第170章(2 / 3)
“希望汉王能稍稍东南行,出周鼎于定陶。”
刘邦让谋士们商量此事,大家都同意去定陶出鼎,只有张良和陈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刘邦最重视的就是他们的意见。
于是又开了个小会议。
张良:“戚氏的目的恐怕不只是捞鼎。”
政哥家丢掉的鼎,刘邦自然是想找出来的,刘邦觉得,政哥家的秦王朝只有两世寿命,肯定跟人他们家的鼎不全有关。
“子房,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去了?”刘邦想给政哥证明自己其实也没有小凹说得那么没本事,瞧瞧,赢家掉的鼎,我捞出来了。
张良:---
想去捞鼎,就明说好了。
陈平说道:“捞鼎可以,但是您一定要顶住诱惑,千万不能答应戚氏的任何要求。”
他跟张良的感觉一样,戚氏此举必有他图。
刘邦轻轻松松道:“这是自然。”
陈平和张良还是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多年相处已经足够他们了解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乐意看到别人的优秀才能得到发挥,最大的缺点越是这个,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都非常容易把他劝动。
用小凹的话来说就是渣爹非常容易飘。
彭城被项羽三万人突袭,到现在都是张良心里最大的一块阴影,很怕汉王会在戚氏的吹捧下再次飘飘然做出什么比较容易带来后患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张良时刻不离刘邦左右,就为了避免他答应戚氏什么不好处置的事。
两天后,旌旗飘扬的汜水河畔,几十个光着膀子的健儿在水中潜伏下去又探上来,终于有一个人在河中心的位置喊道:“王上,鼎,鼎在这里。”
不以为意的武将们这一下子都震惊了。
“真的有鼎?”
“是周鼎吗?”
韩信身边是曹参,两人经常一起出征打配合,关系还不错,曹参揣着袖子问道:“大将军,你相信传说中的周鼎,真就这么巧地落在了这里?”
韩信一半信一半不信,信是因为他见过更神奇的事,不信则是因为戚氏族人主导了这一切。
那戚姬虽然死了,可他还有个儿子呢。而戚氏论出身,可比王后的吕氏深厚多了。
刘邦提着衣摆向前走了两步,喊道:“捞,快捞。”
过了足有二十几分钟,一座沾满水草的青铜大鼎被拴着草绳打捞上来,放在了岸边平整的草地上。
汉军将领们是什么反应且不论,护送王上而来的士卒们却是都很激动。
“周鼎,那就是周鼎啊。”
“听说当年还是秦始皇的父亲,去洛阳拉鼎的。”
“他们掉的鼎我们王上找到了,这皇帝合该我们王上来当。”
终于找到渣爹分流出来的这股小部队的小凹,停在半空中揉了揉眼睛。
渣爹不赶紧回去关中,这是在干毛? ↑返回顶部↑
刘邦让谋士们商量此事,大家都同意去定陶出鼎,只有张良和陈平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但是刘邦最重视的就是他们的意见。
于是又开了个小会议。
张良:“戚氏的目的恐怕不只是捞鼎。”
政哥家丢掉的鼎,刘邦自然是想找出来的,刘邦觉得,政哥家的秦王朝只有两世寿命,肯定跟人他们家的鼎不全有关。
“子房,你的意思是我们就不去了?”刘邦想给政哥证明自己其实也没有小凹说得那么没本事,瞧瞧,赢家掉的鼎,我捞出来了。
张良:---
想去捞鼎,就明说好了。
陈平说道:“捞鼎可以,但是您一定要顶住诱惑,千万不能答应戚氏的任何要求。”
他跟张良的感觉一样,戚氏此举必有他图。
刘邦轻轻松松道:“这是自然。”
陈平和张良还是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多年相处已经足够他们了解刘邦,最大的优点是乐意看到别人的优秀才能得到发挥,最大的缺点越是这个,耳根子软,别人说什么都非常容易把他劝动。
用小凹的话来说就是渣爹非常容易飘。
彭城被项羽三万人突袭,到现在都是张良心里最大的一块阴影,很怕汉王会在戚氏的吹捧下再次飘飘然做出什么比较容易带来后患的事。
接下来的两天,张良时刻不离刘邦左右,就为了避免他答应戚氏什么不好处置的事。
两天后,旌旗飘扬的汜水河畔,几十个光着膀子的健儿在水中潜伏下去又探上来,终于有一个人在河中心的位置喊道:“王上,鼎,鼎在这里。”
不以为意的武将们这一下子都震惊了。
“真的有鼎?”
“是周鼎吗?”
韩信身边是曹参,两人经常一起出征打配合,关系还不错,曹参揣着袖子问道:“大将军,你相信传说中的周鼎,真就这么巧地落在了这里?”
韩信一半信一半不信,信是因为他见过更神奇的事,不信则是因为戚氏族人主导了这一切。
那戚姬虽然死了,可他还有个儿子呢。而戚氏论出身,可比王后的吕氏深厚多了。
刘邦提着衣摆向前走了两步,喊道:“捞,快捞。”
过了足有二十几分钟,一座沾满水草的青铜大鼎被拴着草绳打捞上来,放在了岸边平整的草地上。
汉军将领们是什么反应且不论,护送王上而来的士卒们却是都很激动。
“周鼎,那就是周鼎啊。”
“听说当年还是秦始皇的父亲,去洛阳拉鼎的。”
“他们掉的鼎我们王上找到了,这皇帝合该我们王上来当。”
终于找到渣爹分流出来的这股小部队的小凹,停在半空中揉了揉眼睛。
渣爹不赶紧回去关中,这是在干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