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2 / 3)
高氏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也只能被瑶娘转移话题,拉着去了花厅用膳。
其实平日里李家用膳都是在正房,但是今日因为新人见礼的事儿,到底将饭摆在了花厅,他们一进去,就见饭菜已经上了桌,原本一家人就这么几个,也就不分什么男女桌了,坐下一起用膳便是。
这顿饭还算吃的愉悦,瑶娘是个细心的人,早早就着人打听了儿媳妇的喜好,因此高氏吃着饭竟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只是在落座的时候,高氏原本要起来站规矩,被瑶娘给拒绝了:都是一大家子的人,何必如此生疏呢?再说了,这么多侍女伺候,也没有让儿媳妇站着伺候的道理,你坐下便是。
高氏心中越发触动了,她虽然也是头一次出嫁,但是自家家里的嫂嫂进门如何,自己亲近的闺中密友出嫁了如何,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就这么多前车之鉴,也从未见过如此宽厚的人家。
她思索半天,也只能认为是,这位李家大娘子,只怕是因为进门时就没有被婆婆磋磨过,这才如此和气的对待儿媳妇。
想到这儿,她倒是有些庆幸了,能遇到如此宽厚的婆婆,真是万中无一。
一家人用完膳,李用和便领着新人去了祠堂,当着众人面,给新妇上了族谱。
这也是成婚的标准流程,不过在很多人家,都是成婚一两年或者生下孩子之后才给上,李用和懒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而且李家本就是泥腿子出身,没那么大的规矩,自然用不着顾虑这些。
高氏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在族谱上,心中竟也踏实了几分,她突然觉得,自己即使是出嫁,日子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
**
这次成婚李璋得了三日的假期,李用和作为父亲也得了一日假期,正是昨日成婚那天。
今日给儿媳妇上完族谱,李用和便也老老实实的去上朝办公了。
这一日并非朝议之日,因此李用和直接去了自己办公的衙门,结果凳子还没坐热,便被皇帝传召。
李用和猜想皇帝也想知道昨日成婚的情况,虽然昨日皇帝也曾送来贺礼,但是到底没有亲至,他又看重母家,肯定也是操心的。
因此李用和一边往皇帝的殿中赶路,一边也在心中打腹稿。
等到了地方,皇帝果然问起了昨日成婚的情形。
李用和自然一五一十的说了,皇帝听了也是觉得欢喜,笑着道:如今表弟成婚,也算是大人了,该给他请个差事才是。
李用和一听这个,却只是摇头:承蒙圣上看重,只是这孩子虽则成了婚,却还是孩子心性,还是得再磨炼几年才成。
皇帝笑着摇头:舅舅高风亮节,总不能耽误了表弟的前程。
李用和也只能苦笑:圣上谬赞,臣这话却也是真心实意,璋儿他自打出生起,便是在这汴京城里打转,平日里也只是读书习字,未经过什么事,如今更是因为圣上恩泽,才有了这般体面,臣还请官家且观一观他的德行,再做定夺。
李用和深知如今李家面对的局势,说一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为过,而对于如此处境,冷一冷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他也不敢确定,若是真把这一出戏唱到了高潮,家里的人还能不能保持初心,对于李家的未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皇帝在听了这番话之后,竟也露出了深思的模样,许久点了点头:舅舅考虑周全,如此,就按照舅舅的意思来做吧。
李用和立刻行礼:臣多谢皇上成全。
舅甥俩说完家事,一旁的宦官也瞅准时机,端了药上来,恭敬道:官家,该喝药了。
李用和见此,有些惊讶,忍不住看了一眼宦官手中的药。
而皇帝看着有些尴尬,干笑了几声敷衍道:前几日舅舅寻得的医者果然有几分本事,不过入宫几日,便给朕开了补药,我喝了几日,竟也觉得身上舒坦了几分。
李用和一听这话,便知道之前的谋划成了,便也不再去戳大外甥的痛处,笑着道:既如此,倒也是他们的福分了。
-----------------------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
其实平日里李家用膳都是在正房,但是今日因为新人见礼的事儿,到底将饭摆在了花厅,他们一进去,就见饭菜已经上了桌,原本一家人就这么几个,也就不分什么男女桌了,坐下一起用膳便是。
这顿饭还算吃的愉悦,瑶娘是个细心的人,早早就着人打听了儿媳妇的喜好,因此高氏吃着饭竟也没什么不适应的。
只是在落座的时候,高氏原本要起来站规矩,被瑶娘给拒绝了:都是一大家子的人,何必如此生疏呢?再说了,这么多侍女伺候,也没有让儿媳妇站着伺候的道理,你坐下便是。
高氏心中越发触动了,她虽然也是头一次出嫁,但是自家家里的嫂嫂进门如何,自己亲近的闺中密友出嫁了如何,她也是看在眼里的,但是就这么多前车之鉴,也从未见过如此宽厚的人家。
她思索半天,也只能认为是,这位李家大娘子,只怕是因为进门时就没有被婆婆磋磨过,这才如此和气的对待儿媳妇。
想到这儿,她倒是有些庆幸了,能遇到如此宽厚的婆婆,真是万中无一。
一家人用完膳,李用和便领着新人去了祠堂,当着众人面,给新妇上了族谱。
这也是成婚的标准流程,不过在很多人家,都是成婚一两年或者生下孩子之后才给上,李用和懒得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而且李家本就是泥腿子出身,没那么大的规矩,自然用不着顾虑这些。
高氏看着自己的名字写在族谱上,心中竟也踏实了几分,她突然觉得,自己即使是出嫁,日子倒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过。
**
这次成婚李璋得了三日的假期,李用和作为父亲也得了一日假期,正是昨日成婚那天。
今日给儿媳妇上完族谱,李用和便也老老实实的去上朝办公了。
这一日并非朝议之日,因此李用和直接去了自己办公的衙门,结果凳子还没坐热,便被皇帝传召。
李用和猜想皇帝也想知道昨日成婚的情况,虽然昨日皇帝也曾送来贺礼,但是到底没有亲至,他又看重母家,肯定也是操心的。
因此李用和一边往皇帝的殿中赶路,一边也在心中打腹稿。
等到了地方,皇帝果然问起了昨日成婚的情形。
李用和自然一五一十的说了,皇帝听了也是觉得欢喜,笑着道:如今表弟成婚,也算是大人了,该给他请个差事才是。
李用和一听这个,却只是摇头:承蒙圣上看重,只是这孩子虽则成了婚,却还是孩子心性,还是得再磨炼几年才成。
皇帝笑着摇头:舅舅高风亮节,总不能耽误了表弟的前程。
李用和也只能苦笑:圣上谬赞,臣这话却也是真心实意,璋儿他自打出生起,便是在这汴京城里打转,平日里也只是读书习字,未经过什么事,如今更是因为圣上恩泽,才有了这般体面,臣还请官家且观一观他的德行,再做定夺。
李用和深知如今李家面对的局势,说一句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也不为过,而对于如此处境,冷一冷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因为他也不敢确定,若是真把这一出戏唱到了高潮,家里的人还能不能保持初心,对于李家的未来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而皇帝在听了这番话之后,竟也露出了深思的模样,许久点了点头:舅舅考虑周全,如此,就按照舅舅的意思来做吧。
李用和立刻行礼:臣多谢皇上成全。
舅甥俩说完家事,一旁的宦官也瞅准时机,端了药上来,恭敬道:官家,该喝药了。
李用和见此,有些惊讶,忍不住看了一眼宦官手中的药。
而皇帝看着有些尴尬,干笑了几声敷衍道:前几日舅舅寻得的医者果然有几分本事,不过入宫几日,便给朕开了补药,我喝了几日,竟也觉得身上舒坦了几分。
李用和一听这话,便知道之前的谋划成了,便也不再去戳大外甥的痛处,笑着道:既如此,倒也是他们的福分了。
-----------------------
作者有话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