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李用和心里也明白,此人这个时候过来,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多半是想要和自家拉关系的。
  所以李用和索性也不戳破他,笑眯眯的跟他聊着天。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聊了许多有的没有,大部分都是套话,一点实在的都没沾上边。
  钱惟演眼看李用和根本不问他的来意,一时间也有些着急了,终于决定主动出击,说起了自己的意图。
  前几日,我在街上看到一少年,俊秀挺拔,文质彬彬,然后又看到他与人论书,竟也是文采斐然,见地不凡,着实让人赞叹。
  李用和一听这话,微微一愣,却只笑着点了点头:有如此俊秀之才,想来也是朝廷之福啊。
  钱惟演却神秘一笑,低声道:那郎君可知道那少年是谁?
  李用和隐隐有所猜测,但是面上还是假作不知,疑惑道:这我如何知道?难道是我相熟之人?
  钱惟演抚掌大笑:此人郎君再熟悉不过了,正是贵府大公子呢!
  李用和的猜测得到了论证,面上却做出惊讶之色,然后失笑般摆了摆手:小儿年幼,哪里有钱相公说的这般好,相公过誉了。
  唉!钱惟演一脸的不赞成:李郎君何必谦虚,贵公子的品性学问,整个汴京城谁人不知,想来日后也定是国之栋梁啊。
  李用和自然不会被这些夸赞的话语给弄昏了头,他心里已经对钱惟演此次的来意有了猜测,因此只是笑而不语。
  钱惟演见着李用和不接茬,心里不由感叹,这位李郎君,虽然出身不高,官职地位也都是极低,可是这气度,却并非一个小官能有的,也怪不得太后一直压着他不让出头了。
  不过感叹归感叹,该干的事儿还是得干,钱惟演也知道李用和不是个好糊弄的,立刻图穷匕见,说出了自己的来意:李郎君,实不相瞒,我此次过来,不为别的,只是想与贵府说一门亲事,我家中有一小女,正与贵府公子年纪相仿,若是能结为连理,便是小女的幸事了。
  李用和一挑眉,并没有十分惊讶:钱相公这是何意,相公门第高贵,我们不过是小门小户,只怕是配不上相公啊。
  如今到了宋朝,虽然所谓的世族政治已经被彻底扫入了烟尘,但是对于所谓的门第还是十分看重的,勋贵与文臣多半不会通婚,高门第也一般不会俯就低门第。
  不过这个钱惟演倒是个异数,自打出道以来,都是靠着姻亲关系打通关节。
  即便如今贵为宰相,也没有半分宰相的高傲,竟是毫不犹豫的来他们家求亲。
  而如今钱惟演听了李用和这话,只是笑着摆手:郎君这话说的实在太客气了,什么门第不门第的,郎君如此人才,贵府日后定然兴盛,我如今也不过是来借个便宜罢了,我那闺女,虽说不能与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相比,却也是识文断字,德行端正之人,她是我独女,我自来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只想着日后给她找一个俊秀有才干之人,这才厚着脸皮上门求亲。
  虽然钱惟演说的很谦卑,可是李用和从他这语气中也能听出来,他是十分得意自己这个闺女的,想来他的这个女儿,定然也非俗人。
  只是不管他这个女儿多么好,这桩婚事,他却不能轻易应下,一方面因为钱惟演可是太后的死党,如今皇帝还没表态要怎么处置他,自己又怎么能应下婚事与他联姻呢?
  另一方面则是,他家的璋哥儿如今也有些太小了,才不过十四岁,这么小就定亲,实在是有些着急了。
  所以李用和只是笑着摇头:承蒙相公看得起犬子,只是如今他还年幼,当年又有高僧断言,犬子的命数不宜早婚,如此也不好耽搁贵府千金年岁,所以只能拒绝相公好意了。
  钱惟演来之前就有了李用和拒绝的准备,因此听到这话时,虽然心中失落,面上还是勉强保持了克制,笑着点点头:郎君所考虑之处,我心中明白,不过若是年岁问题,倒也无妨,或也可以先定下亲事,日后再成婚也无妨,我也想着要将女儿多留几年呢。
  好家伙,竟是丝毫不顾李用和的委婉推辞之意,李用和心里有些无语,但是面上还是诚恳道:相公万不可如此,俗话说一家女有百家求,如何能因为我那孽障,耽误贵府千金的婚事,若是一旦有个万一,却是我的过错了。
  见到此人果真油盐不进,钱惟演竟也是一点都不尴尬,只是一脸失落道:如此,却是我家之失了。
  李用和见他终于不再纠缠,心里也松了口气,急忙道:贵府千金贞静娴雅,又有林下之风,想来日后也定会有个好婚事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