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1 / 2)
而这件事一旦成了,那姐姐日后的日子也算是有个保障了, 哪怕日后会在刘皇后眼皮子底下讨生活, 总比去给皇帝守陵好吧。
**
李用和搞定了宫外,如今的宫里李顺容也开始谋划了。
她第一次尝试着给皇帝送了一次汤水,结果被皇后给拦了下来, 说是皇帝如今身子不适,入口的东西得配合着太医的医嘱来, 不能随便用。
理由很充分,但是也表明了一点,皇后没这么容易让她与皇帝有接触, 毕竟皇后也不是个傻子,如今这般危急的关头, 自然是把皇帝拢在自己手上最保险。
不过李顺容也并没有气馁,毕竟她从一开始就知道, 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现在既然皇后已经给出了理由,那李顺容也就乖乖听从了皇后的建议,开始去找太医问了问关于皇帝的身体状况,以及吃食上应该避讳的东西。
太医自然是不敢隐瞒的,一五一十的都和李顺容说了, 不过等说完之后,转脸就告诉了皇后。
皇后听到禀报的时候,正在和杨淑妃坐在一处说话,等听完太医的禀报之后,先摆了摆手让太医退下,然后坐在一旁的杨淑妃便忍不住爆发了。
真是个心机深沉的,都这个时候了,倒是想起讨好皇上了,真真是其心可诛!
刘皇后此时倒没有杨淑妃这般气愤,只是笑了笑道:这世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就是至理。
杨淑妃被皇后这话说的一堵,但是还是忍不住反驳:若是没有娘娘,她如今不过是一个伺候人的奴才,哪能有今日的风光,现下娘娘到了紧要的时候,她不想着为娘娘赴汤蹈火,倒是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如何不可恶!
皇后神色淡淡的看了杨淑妃一眼,却是轻笑了一声:淑妃也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些,这世上哪有什么理所应当,我无福诞下皇嗣,能有如今地位,也多亏了李顺容。
这话说的极冷,杨淑妃一时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许久,才小心翼翼道:娘娘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如今谁不知道,娘娘是太子殿下生母,娘娘日后的福分还多着呢。
皇后眸色微寒:有些事骗骗旁人也就罢了,可别把自己也给骗了。
杨淑妃再也说不出话来,心里却是止不住的恐慌,皇后突然说起这事儿,难道是对太子殿下有了什么不满?
一想到这个,杨淑妃便忍不住咬牙,心中暗骂李顺容不懂事儿,到了这种关键时刻,竟然还出来碍眼,要是妨碍了皇后与太子之间的母子情分,她便是死了都不够换!
可是不管心中多恨李顺容,面上杨淑妃还是得替太子打掩护,她勉强露出一个笑来,道:娘娘这话说的怪,这满宫上下谁不知道太子殿下对娘娘的孝顺,有句话说得好,养恩大过天,以娘娘对太子殿下的慈爱,太子殿下心中难道会不知吗?
至于李顺容,不过是个无知蠢妇罢了,一心只求自己的富贵,这样的人,哪里劳的娘娘上心。
要说杨淑妃别的本事没有,揣摩皇后心思的本事却是大大的有,一听这话,皇后的神色果然缓和了许多,她叹了口气道:你也莫要如此说她,李顺容出身贫寒,在这宫里也是没着没落的,自然对自身更看重些,不过他到底是太子生母,我也不好对她有什么规训。
杨淑妃听出了几分端倪,立刻站出来道:娘娘心慈不肯训导她,不如就让臣妾去吧,她这几日也实在是太过跳脱了些。
见着杨淑妃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刘皇后心中十分满意,不过面上还是推辞了几番,最后在杨淑妃数次恳求之下,这才点了头:既然你愿意去,那我也就不拦你了,只是有句话你一定记住,莫要太过分,她膝下到底还有永安公主在,总得留几分情分。
刘皇后心中早就已经把李顺容的下场定下了,那就是等皇帝离世之后,立刻就将李顺容送出宫去守皇陵,至于李顺容膝下的永安公主,则是随便找个听话的宫妃塞过去。
她可不想替旁人做嫁衣裳。
即便李顺容再老实也不行,她不能冒这个风险。
可是没想到如今李顺容自己倒是先走动了起来,如此便更不能让她得逞了,得将她这股气压下去才成。
**
而杨淑妃虽然愚钝,但是在这件事上却把刘皇后的心思摸了个七七八八,因此等一离开庆寿殿,便大张旗鼓的往景福殿去了,她心里拿定了主意,这次一定得把李顺容给唬住了,让她不敢再上蹿下跳。
这个其实也不难,毕竟在杨淑妃记忆中,李顺容本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等一行人呼呼喝喝的到景福殿时,却扑了个空,殿中的侍女道,李顺容去给官家送汤水了,连永安公主也跟着一起去了。 ↑返回顶部↑
**
李用和搞定了宫外,如今的宫里李顺容也开始谋划了。
她第一次尝试着给皇帝送了一次汤水,结果被皇后给拦了下来, 说是皇帝如今身子不适,入口的东西得配合着太医的医嘱来, 不能随便用。
理由很充分,但是也表明了一点,皇后没这么容易让她与皇帝有接触, 毕竟皇后也不是个傻子,如今这般危急的关头, 自然是把皇帝拢在自己手上最保险。
不过李顺容也并没有气馁,毕竟她从一开始就知道, 这事儿没这么简单。
现在既然皇后已经给出了理由,那李顺容也就乖乖听从了皇后的建议,开始去找太医问了问关于皇帝的身体状况,以及吃食上应该避讳的东西。
太医自然是不敢隐瞒的,一五一十的都和李顺容说了, 不过等说完之后,转脸就告诉了皇后。
皇后听到禀报的时候,正在和杨淑妃坐在一处说话,等听完太医的禀报之后,先摆了摆手让太医退下,然后坐在一旁的杨淑妃便忍不住爆发了。
真是个心机深沉的,都这个时候了,倒是想起讨好皇上了,真真是其心可诛!
刘皇后此时倒没有杨淑妃这般气愤,只是笑了笑道:这世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就是至理。
杨淑妃被皇后这话说的一堵,但是还是忍不住反驳:若是没有娘娘,她如今不过是一个伺候人的奴才,哪能有今日的风光,现下娘娘到了紧要的时候,她不想着为娘娘赴汤蹈火,倒是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这如何不可恶!
皇后神色淡淡的看了杨淑妃一眼,却是轻笑了一声:淑妃也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些,这世上哪有什么理所应当,我无福诞下皇嗣,能有如今地位,也多亏了李顺容。
这话说的极冷,杨淑妃一时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许久,才小心翼翼道:娘娘这是说的哪里的话,如今谁不知道,娘娘是太子殿下生母,娘娘日后的福分还多着呢。
皇后眸色微寒:有些事骗骗旁人也就罢了,可别把自己也给骗了。
杨淑妃再也说不出话来,心里却是止不住的恐慌,皇后突然说起这事儿,难道是对太子殿下有了什么不满?
一想到这个,杨淑妃便忍不住咬牙,心中暗骂李顺容不懂事儿,到了这种关键时刻,竟然还出来碍眼,要是妨碍了皇后与太子之间的母子情分,她便是死了都不够换!
可是不管心中多恨李顺容,面上杨淑妃还是得替太子打掩护,她勉强露出一个笑来,道:娘娘这话说的怪,这满宫上下谁不知道太子殿下对娘娘的孝顺,有句话说得好,养恩大过天,以娘娘对太子殿下的慈爱,太子殿下心中难道会不知吗?
至于李顺容,不过是个无知蠢妇罢了,一心只求自己的富贵,这样的人,哪里劳的娘娘上心。
要说杨淑妃别的本事没有,揣摩皇后心思的本事却是大大的有,一听这话,皇后的神色果然缓和了许多,她叹了口气道:你也莫要如此说她,李顺容出身贫寒,在这宫里也是没着没落的,自然对自身更看重些,不过他到底是太子生母,我也不好对她有什么规训。
杨淑妃听出了几分端倪,立刻站出来道:娘娘心慈不肯训导她,不如就让臣妾去吧,她这几日也实在是太过跳脱了些。
见着杨淑妃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刘皇后心中十分满意,不过面上还是推辞了几番,最后在杨淑妃数次恳求之下,这才点了头:既然你愿意去,那我也就不拦你了,只是有句话你一定记住,莫要太过分,她膝下到底还有永安公主在,总得留几分情分。
刘皇后心中早就已经把李顺容的下场定下了,那就是等皇帝离世之后,立刻就将李顺容送出宫去守皇陵,至于李顺容膝下的永安公主,则是随便找个听话的宫妃塞过去。
她可不想替旁人做嫁衣裳。
即便李顺容再老实也不行,她不能冒这个风险。
可是没想到如今李顺容自己倒是先走动了起来,如此便更不能让她得逞了,得将她这股气压下去才成。
**
而杨淑妃虽然愚钝,但是在这件事上却把刘皇后的心思摸了个七七八八,因此等一离开庆寿殿,便大张旗鼓的往景福殿去了,她心里拿定了主意,这次一定得把李顺容给唬住了,让她不敢再上蹿下跳。
这个其实也不难,毕竟在杨淑妃记忆中,李顺容本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
等一行人呼呼喝喝的到景福殿时,却扑了个空,殿中的侍女道,李顺容去给官家送汤水了,连永安公主也跟着一起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