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3)
一个小太监走来,小心翼翼地禀报:“皇上,琉璃姑娘求见。”
琉璃?她来做什么?胤禛挑了挑眉,有些好奇她的目的。“宣。”
“嗻——”太监退下,很快引着琉璃过来。
“参见皇上。”琉璃匍匐在地,向着胤禛恭声请安。
胤禛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有事吗?”
“回皇上话,琉璃是来向皇上告密的。”虽然低着头,可是琉璃依旧可以感觉到他目光中的冰冷。心中颤了几颤,趴得更加卑微了。
告密?胤禛暗自冷笑一声。选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这个女人真是会挑时间啊。
“哦,你说——”
“九阿哥意图谋反,与其勾结的官员名录都在这里。”见胤禛没有赶她出去,琉璃心中略定,从怀中取出一本名册,跪爬到他的脚边双手高高呈上。
胤禛没有接,倨傲地站在她的面前,用眼角不屑地瞥着她嘲讽道:“九阿哥的事你怎么这么清楚?”
“这……”琉璃无言以对。
“朕知道,你是墙头草两边倒,一手抓着老九,一手抓着十三。如今看老九倒了,就来告密,想挽回十三,是也不是?”胤禛没有耐心和她废话,直截了当将她的小算盘说了出来。
琉璃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辩解道:“不,不是的,皇上误会了,臣妾深知九阿哥狼子野心,这才跟他接近,企图能帮皇上和十三阿哥分忧……”
“真的吗?”胤禛低下头慢慢地靠近她,唇角边的弧度越发冰冷。
“真……真的……”琉璃哆嗦了一下,舌头都吓得有些僵了。之前几次见到胤禛,始终觉得他是那种儒雅温和的性子,所以她才敢壮起胆子跑来告密。没想到今夜一见,他竟然与之前判若两人。不动声色中,已经摄人心魄。
“够了,朕没有心情听你废话。”胤禛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这话你去跟十三说,倘若他相信你,朕就相信你。该何去何从,朕会让十三自己决定。”
胤禛说完,转身离开。
琉璃跪在地上紧紧咬着嘴唇,懊恼地握紧了拳头……
公元1722年,清圣祖康熙皇帝驾崩,遗命四子胤禛继位,年号雍正。
登基伊始,便册封十三阿哥胤祥为怡亲王,世袭罔替,重用之情可见一斑。
庄严隆重的登基大典结束之后,胤禛信步来到了御花园的一个凉亭之中。亭内石桌上早已经摆好了糕点水酒,一个老者低着头坐在对面。
将旁边服侍的宫女太监尽数遣退,胤禛亲自端起酒壶为老者将杯子斟满:“此番多亏你用心良苦,朕才有今日。为表谢意,朕先敬你一杯。”
“皇上这酒怕是有毒吧?”老者伸手接过酒杯,垂着头嗅了一下杯中醇香的味道,忽地轻轻笑了。
胤禛眼睛蓦地眯起,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高人就是高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本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老者端起酒杯送到唇边慢慢饮下,声音波澜不惊,对于即将来临的死亡没有半点恐惧和不甘。
对于他的反应,胤禛有些意外:“既然知道是这个结局,那你为何还要帮朕?”
老者淡淡一笑,将空了酒杯放到了桌上,“帝王之道在于为民,皇上是个好皇上,我为黎民而已。”
“以命来换天下太平,令朕钦佩。”胤禛点头赞叹。
“老夫没这么高尚,既然能来,亦能去,皇上若不能勤政爱民,小的依然会出现在有缘人中间。”老者站起身来,朗声大笑之后突然倒在地上。头上戴着的帽子连同头发一并滚落,露出一张雕刻精细的木纹人脸。
胤禛一愣,伸手将它拎了起来。衣衫滑落,失去了控制的木偶耷拉着手脚死气沉沉地看着他。 ↑返回顶部↑
琉璃?她来做什么?胤禛挑了挑眉,有些好奇她的目的。“宣。”
“嗻——”太监退下,很快引着琉璃过来。
“参见皇上。”琉璃匍匐在地,向着胤禛恭声请安。
胤禛淡淡地扫了她一眼:“有事吗?”
“回皇上话,琉璃是来向皇上告密的。”虽然低着头,可是琉璃依旧可以感觉到他目光中的冰冷。心中颤了几颤,趴得更加卑微了。
告密?胤禛暗自冷笑一声。选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这个女人真是会挑时间啊。
“哦,你说——”
“九阿哥意图谋反,与其勾结的官员名录都在这里。”见胤禛没有赶她出去,琉璃心中略定,从怀中取出一本名册,跪爬到他的脚边双手高高呈上。
胤禛没有接,倨傲地站在她的面前,用眼角不屑地瞥着她嘲讽道:“九阿哥的事你怎么这么清楚?”
“这……”琉璃无言以对。
“朕知道,你是墙头草两边倒,一手抓着老九,一手抓着十三。如今看老九倒了,就来告密,想挽回十三,是也不是?”胤禛没有耐心和她废话,直截了当将她的小算盘说了出来。
琉璃面红耳赤,结结巴巴辩解道:“不,不是的,皇上误会了,臣妾深知九阿哥狼子野心,这才跟他接近,企图能帮皇上和十三阿哥分忧……”
“真的吗?”胤禛低下头慢慢地靠近她,唇角边的弧度越发冰冷。
“真……真的……”琉璃哆嗦了一下,舌头都吓得有些僵了。之前几次见到胤禛,始终觉得他是那种儒雅温和的性子,所以她才敢壮起胆子跑来告密。没想到今夜一见,他竟然与之前判若两人。不动声色中,已经摄人心魄。
“够了,朕没有心情听你废话。”胤禛的耐心终于到了极限,“这话你去跟十三说,倘若他相信你,朕就相信你。该何去何从,朕会让十三自己决定。”
胤禛说完,转身离开。
琉璃跪在地上紧紧咬着嘴唇,懊恼地握紧了拳头……
公元1722年,清圣祖康熙皇帝驾崩,遗命四子胤禛继位,年号雍正。
登基伊始,便册封十三阿哥胤祥为怡亲王,世袭罔替,重用之情可见一斑。
庄严隆重的登基大典结束之后,胤禛信步来到了御花园的一个凉亭之中。亭内石桌上早已经摆好了糕点水酒,一个老者低着头坐在对面。
将旁边服侍的宫女太监尽数遣退,胤禛亲自端起酒壶为老者将杯子斟满:“此番多亏你用心良苦,朕才有今日。为表谢意,朕先敬你一杯。”
“皇上这酒怕是有毒吧?”老者伸手接过酒杯,垂着头嗅了一下杯中醇香的味道,忽地轻轻笑了。
胤禛眼睛蓦地眯起,随即哈哈大笑起来:“高人就是高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本就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老者端起酒杯送到唇边慢慢饮下,声音波澜不惊,对于即将来临的死亡没有半点恐惧和不甘。
对于他的反应,胤禛有些意外:“既然知道是这个结局,那你为何还要帮朕?”
老者淡淡一笑,将空了酒杯放到了桌上,“帝王之道在于为民,皇上是个好皇上,我为黎民而已。”
“以命来换天下太平,令朕钦佩。”胤禛点头赞叹。
“老夫没这么高尚,既然能来,亦能去,皇上若不能勤政爱民,小的依然会出现在有缘人中间。”老者站起身来,朗声大笑之后突然倒在地上。头上戴着的帽子连同头发一并滚落,露出一张雕刻精细的木纹人脸。
胤禛一愣,伸手将它拎了起来。衣衫滑落,失去了控制的木偶耷拉着手脚死气沉沉地看着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