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2 / 3)
崔良变了脸色,今早早朝他出来的急,并未收到什么消息,听到李公公的话,连忙向家中赶去。
一下马车,就见崔修站在家门前,正焦急的看向他,崔良顿时心里一沉,他背过手,大步迈进前厅,崔修紧紧跟在身后,不发一言,待家中的小厮离开后,崔修才道:“父亲,出大事了。”
不等崔良开口询问,崔修自顾自说道:“家中传来消息,昨夜西巷官员死伤无数。”
崔良心里一惊,想起今早不见了一半的官员,急声问道:“谁做的?”
“那些已死官员身旁都留下了纸条。”说着,他将手中拿到的纸张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崔良。
崔良伸手接过,展开染血的纸张,上面干枯的血液写着血淋淋的大字:世族残暴,为祸一方百姓,又把持朝政,致民不聊生,去年盐城饿死百姓无数,今年琉南侵害大梁,世族无用,只知享乐,死不足惜!!
他暮的缩回手,握紧手中的纸张,还带着湿意的纸张染的那双手沾上了血液,崔良沉声道:“叮嘱护卫,保护好府上的小姐和夫人。”
崔修道:“父亲,不做些什么吗?”
崔良单手撑在圆桌上,以往笔挺的背脊,此时也佝偻起来,他叹口气道:“你以为在夜间能悄无声息杀了上百人的幕后之人,能准许我们做些什么?此刻应该小心行事才是,更何况……”
他的目光看向崔修,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陛下手中握着一半兵权,可谢景和手中也有,此事,说不准是两人一同做的。”
崔修脸色骤变,后退两步,半响才苍白着脸道:“是。”
一夜之间,大梁朝堂时局已变,未受到牵连之人,均紧闭门户,观察着朝廷中的变动。
虽说不少人并未查出什么证据,可众人都心知肚明,京城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可陛下和谢家都无人出声。
不少官员每日心惊胆战,生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家人
半月后,京城中又出了一件大事,陛下不见了!
一时间,之前有异心的官员,又起了心思,可还不曾做什么,就被谢景和下令当众处死,朝廷又回到了谢家人手中。
谢家二房谢运死亡一事,并未引起谢老夫人的注意,只是谢家旁支之前借着本家的威风,作恶之人也死了一些,她私下派人去询问谢景和究竟出了何事,却被谢景和轻描淡写几句打发走。
谢老夫人没了法子,只好锁起门,当作不知晓外界发生了何事。
谢琬宜听闻沈知瑶不见一事,当即撂下手中的鞭子,向着静月轩跑去。
静月轩内,一片沉寂,往日的仆从更是沉默,行动间异常小心,生怕惹了谢家公子的霉头,谢琬宜一进静月轩,就被这沉默的气氛搞得有些心惊。
她几步走上前,也没敲门,直接闯进了谢景和的书房。
谢景和放下手中的文书,抬起头看着这个大着胆子闯进来的人,他眼眸深沉,五官深邃,更显立体,此时脸上带着几分不曾见过的病态,沉沉的盯着谢琬宜。
谢琬宜被他看的头皮发麻,身上寒毛竖起,她僵硬着身子,急声询问道:“阿瑶失踪了!你知道吗?”
谢景和并不似她料想中的那般慌乱,他素白的长袍落在脚边,衣衫整洁,只是沉默的点点头,又看向手中拿着的文书。
谢琬宜不敢争夺他的东西,只能又继续道:“莫不是最近几日朝中官员死伤大半,有人盯上了阿瑶?哥哥,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若是阿瑶出了什么事,这可如何是好啊。”
见谢景和仍不为所动,谢琬宜焦急催促道:“哥哥,你与陛下情投意合,怎么一点都不关心她的安危?”
听到情投意合这四个字时,谢景和才有了反应,他狭长的眼眸垂下,浓密的眼睫落下,形成阴影,让人看不清楚情绪。
“陛下与我,怎会是情投意合呢?”他默念出声。
“她对我,有的只是利用。”浓厚的压迫感自书房内散开,谢琬宜后退几步,终于察觉出了不对,她开口问道:“哥哥,你和阿瑶?”
“回去吧,我与陛下早在几日前就断了联系,她是生是死,与我无关。”他语气冷漠,继续翻看起手中的文书。 ↑返回顶部↑
一下马车,就见崔修站在家门前,正焦急的看向他,崔良顿时心里一沉,他背过手,大步迈进前厅,崔修紧紧跟在身后,不发一言,待家中的小厮离开后,崔修才道:“父亲,出大事了。”
不等崔良开口询问,崔修自顾自说道:“家中传来消息,昨夜西巷官员死伤无数。”
崔良心里一惊,想起今早不见了一半的官员,急声问道:“谁做的?”
“那些已死官员身旁都留下了纸条。”说着,他将手中拿到的纸张递给了站在一旁的崔良。
崔良伸手接过,展开染血的纸张,上面干枯的血液写着血淋淋的大字:世族残暴,为祸一方百姓,又把持朝政,致民不聊生,去年盐城饿死百姓无数,今年琉南侵害大梁,世族无用,只知享乐,死不足惜!!
他暮的缩回手,握紧手中的纸张,还带着湿意的纸张染的那双手沾上了血液,崔良沉声道:“叮嘱护卫,保护好府上的小姐和夫人。”
崔修道:“父亲,不做些什么吗?”
崔良单手撑在圆桌上,以往笔挺的背脊,此时也佝偻起来,他叹口气道:“你以为在夜间能悄无声息杀了上百人的幕后之人,能准许我们做些什么?此刻应该小心行事才是,更何况……”
他的目光看向崔修,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陛下手中握着一半兵权,可谢景和手中也有,此事,说不准是两人一同做的。”
崔修脸色骤变,后退两步,半响才苍白着脸道:“是。”
一夜之间,大梁朝堂时局已变,未受到牵连之人,均紧闭门户,观察着朝廷中的变动。
虽说不少人并未查出什么证据,可众人都心知肚明,京城中,出了这么大的事,可陛下和谢家都无人出声。
不少官员每日心惊胆战,生怕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家人
半月后,京城中又出了一件大事,陛下不见了!
一时间,之前有异心的官员,又起了心思,可还不曾做什么,就被谢景和下令当众处死,朝廷又回到了谢家人手中。
谢家二房谢运死亡一事,并未引起谢老夫人的注意,只是谢家旁支之前借着本家的威风,作恶之人也死了一些,她私下派人去询问谢景和究竟出了何事,却被谢景和轻描淡写几句打发走。
谢老夫人没了法子,只好锁起门,当作不知晓外界发生了何事。
谢琬宜听闻沈知瑶不见一事,当即撂下手中的鞭子,向着静月轩跑去。
静月轩内,一片沉寂,往日的仆从更是沉默,行动间异常小心,生怕惹了谢家公子的霉头,谢琬宜一进静月轩,就被这沉默的气氛搞得有些心惊。
她几步走上前,也没敲门,直接闯进了谢景和的书房。
谢景和放下手中的文书,抬起头看着这个大着胆子闯进来的人,他眼眸深沉,五官深邃,更显立体,此时脸上带着几分不曾见过的病态,沉沉的盯着谢琬宜。
谢琬宜被他看的头皮发麻,身上寒毛竖起,她僵硬着身子,急声询问道:“阿瑶失踪了!你知道吗?”
谢景和并不似她料想中的那般慌乱,他素白的长袍落在脚边,衣衫整洁,只是沉默的点点头,又看向手中拿着的文书。
谢琬宜不敢争夺他的东西,只能又继续道:“莫不是最近几日朝中官员死伤大半,有人盯上了阿瑶?哥哥,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若是阿瑶出了什么事,这可如何是好啊。”
见谢景和仍不为所动,谢琬宜焦急催促道:“哥哥,你与陛下情投意合,怎么一点都不关心她的安危?”
听到情投意合这四个字时,谢景和才有了反应,他狭长的眼眸垂下,浓密的眼睫落下,形成阴影,让人看不清楚情绪。
“陛下与我,怎会是情投意合呢?”他默念出声。
“她对我,有的只是利用。”浓厚的压迫感自书房内散开,谢琬宜后退几步,终于察觉出了不对,她开口问道:“哥哥,你和阿瑶?”
“回去吧,我与陛下早在几日前就断了联系,她是生是死,与我无关。”他语气冷漠,继续翻看起手中的文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