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位婆婆,似曾相识。即便记性一般,阮茵茵也记得这位喜欢喝汾酒的老人。
  老人家怎么也来了辽东?还是儿子乔迁,跟过来了?
  阮茵茵记得老人说过,家中有一子,尚未婚配,还问她有无合适的适龄女子。可她的儿子不是在京城做生意吗?
  而且,老人没有辽东口音......也不能说没有,就是不太纯正。
  与韩绮耳语几句,阮茵茵在用膳后,没有同她一道去第二家店铺,而是尾随老人走向镇子的巷陌。
  长长的巷尾,老人打开一家房门,大步走了进去。
  阮茵茵跟周围的住户打听后,方知老人在此住了三年,家中有几个扈从,姓董,没有名字,附近的人习惯称她董婆婆。
  “董婆婆有个儿子,在京城做生意,我们都没有见过,也不知老太太是不是在扯谎,强撑门面。不过她前阵子去了一趟京城,还给我们带了伴手礼呢。而且她那几个扈从人高马大,看着挺像回事儿,应是儿子花重金聘请的。”
  阮茵茵道了谢,没有去打扰老人,默默离开巷陌。
  小宅的廊庑内,董夫人贴着宅门听了许久,等巷中没了动静,才直起腰。
  段崇显的一名扈从上前,“夫人,您偷听什么呢?”
  “有人跟踪我。”
  “啊!”扈从立马变脸,眼露杀意。
  董夫人白他一眼,抬起来拍他的脑门,“一个小姑娘,是我儿朋友的心头肉,不准伤她。”
  扈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段先生朋友的心头肉,这是什么比喻啊。
  “啧啧。”董夫人拿手点点他,一副嫌弃他没媳妇也没开窍的表情,“回屋睡你的午觉吧,傻大个儿。”
  当晚,董夫人坐在木桌前,给段崇显写了一封信,都是些闲话家常,还让段崇显好好照顾自己。
  信的末尾,快要署名时,董夫人执笔重新舔墨,又写下几行额外的话,与他们母子无关。
  夜深人静,谁都有梳理不开的心事,董夫人如此,贺斐之亦如此。
  打听阮茵茵下落的隐卫全部回城,齐齐跪在贺府书房内请罪。
  贺斐之知道不该责怪他们,可心里拧不过这股劲儿,“滚。”
  几人怯怯散去,不敢触碰主子的霉头。
  贺斐之左手支颐,右手描绘着阮茵茵的轮廓,可那双杏眼和腮上浅浅的酒窝,怎么也勾勒不好。
  他甚是烦躁地揉皱画纸,想要丢进纸篓又舍不得,摊开后细细地展平,压在了镇尺下。
  阮茵茵失踪几日,镇尺下的画像就多几幅,他不知画完多少张,才能重遇想见的人。
  随着影卫铩羽而归,最后的希望也已湮灭,从不会出现在他身上的焦躁越来越浓,他不知,若是调换立场,阮茵茵会如何做,她那么开朗,应该不会如他般沉醉不醒吧。
  赵管家端来宵夜时,瞄了一眼镇尺下的画像,“主子,茵茵姑娘已经不在了,别再折磨自己了。”
  不在了?
  贺斐之长指一颤,眸光转冷,即便知道赵管家是为了他好,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赵管家还在语重心长地劝着:“茵茵姑娘爱笑,也一定不希望主子颓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