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47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问月》,的确像祭祀之曲,沟通天地,打开了束缚在中原民族百姓身上的,名为退一步开阔天空的枷锁,也燃起了,对外族敢于拼搏的热血。】
  【僖宗时期,在僖宗的骚操作下,有为的将领被获罪,被换下,乌合之众统领士兵,海上番邦趁机试探侵扰大梁越府边缘防线,驻守边疆的主将不战而降,早早逃亡。
  守在国线之上的士兵生死存亡之际,带着必死的决心,吟唱着《问月》,守将能逃,他们不能逃,他们的家人只是普通人,他们要守护的不仅是国线,更是千千万万,同他们家人一样的普通人,更是千千万万的孩童。
  不可置信的是,他们这群,被将领抛弃了的两千人的士兵,在牺牲一千四百余人的情况下,依旧选择死战,拖住了对方的三万人,死守住了大梁的百姓,大梁的孩童。让大梁朝堂,有足够的时间,扶持新帝,重塑军纪。】
  元泰帝起身,“添酒。”
  默契地,所有人同时起身,给杯中添酒,面向南方。
  “遥敬,我大梁的好儿郎。”
  《问月》再好,也只是一首歌,歌曲能有用,是因为这些儿郎,本身就有保家卫国的决心,他们,才是最重要的。
  有如此儿郎,才是大梁之幸。
  【《问月》,是他们的牵挂,是他们的羁绊,但问月能有用,离不开军纪,军心,这才是一切的根本。这便又回到了弘德一朝,鹤仙,是如何进行军队建设的。】
  第44章 全能型导员
  【我们先说军队的待遇。
  鹤仙作为一个绝对的主战派……嗯……也不能这么说,鹤仙作为一个重视军防的君主,是会亲自过问抽查军队的待遇问题的。】
  武将们心花怒放,文臣们早已有所猜测,天下百姓只是觉得这阿婆主,其实没必要改口的,反正他们都已经习惯了,都在大梁内部,似乎也没必要藏着捏着。
  文臣们表示,还是有必要维持面上的礼节的,这阿婆主太不注意了。
  【这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是大多朝代,像是军粮军饷军用物资,都是要将军自己去催户部的,能催到的都是对将士好的。
  但是自从鹤仙实际掌权之后,军粮军饷,一定要发满,如果说国库不够,那鹤仙就直接问责户部,军饷乃是朝廷每年必要的预算,预算不够,你户部一没有上报,二没有着手解决,只会说不够,那要你们来干什么?既然不会,那便换会的人来干。】
  “好!”
  “太子殿下千岁!太子殿下千岁!”
  只这一点,就足够军中的士兵拥护太子。
  户部的老大人们开始擦汗了,如今还是开国皇帝时期,还不至于拦截军饷,但是没人催,总是习惯性地拖一拖的。
  如今天幕这么暴露未来的弘德朝军队待遇,那群滚刀肉,难搞咯。
  民间则更是觉得好了。
  “太好了,太好了!我就怕大娃在军队里被克扣,战场无眼,若是待遇再被贪了,那还怎么活啊……”
  自家的孩子自家心疼,他们没办法阻拦军队招人,就只能期盼军中待遇能好一点了。
  只有山东的军营,一个个早就脸上笑得稀烂。
  “哈哈,自从太子接手咱们山东驻军,那军饷,就没慢过!”
  “早就想显摆了,这下不羡慕死周边的那群家伙!”
  【朝廷拨款是一回事,底下人有没有贪污又是一回事。
  鹤仙不会觉得户部没问题了,军队的士兵就能吃饱喝足了,所以鹤仙每年都要随机前往京城附近的军中检阅,直接从底层士兵的精神面貌来判断有无被贪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