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3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让朕不安生,那就都不安生吧!】
  百官不忍直视,合着“好日子”是你们自找的啊?
  不过他们大概也能猜出来原因,还留在朝堂的,不是一直受重视的老人,就是一心为国的清正之臣,亦或者——小年轻们。
  前者觉得广宁侯经验不足,怎么能统领朝堂,中者纯为国家和君主名声考虑,这个是最难处理的,后者——后者要么被前者当枪使,要么空有一腔热血。
  【于是鹤仙有了以下的行为:
  场景一:隔三差五召集几个幸运臣子,与鹤仙一起论道,论道结束后,请明天交一份论道感悟上来帮朕修仙吧。
  至于臣子原本的公务,那关元鹤真人什么事?公务不是广宁侯在管吗?】
  “这不就是布置作业吗?”这是年轻的学生们。
  “……”这是加班一年多的老臣们。
  【场景二:臣子惹鹤仙不开心了,把太子召来问责,你是怎么监国的?再让太子手写一份自我检讨,并每次都要查重,不许人代笔,太子之后找不找人麻烦,鹤仙不管。
  至于实际掌权的广宁侯,人家只是辅政的!关人家什么事儿!】
  众人无言,您不觉得前后矛盾吗?合着太子就是背锅的对吧?您双标是不是太明显了?
  安王不顾形象在家翻了个白眼,皇帝都一个死样,谁家太子都一样倒霉!
  【场景三:清正的臣子劝谏鹤仙,试图让鹤仙修仙“防沉迷”,鹤仙转头跟人对着干,要么封泰山上的一颗松树为长青仙翁,要么转头让臣子给他设计一套新的道袍,还要让史官记下某某特意给君父献上道袍,这不挖臣子们的心吗?
  次数多了,臣子迟疑了,不劝了,就上朝骂这些臣子白拿俸禄,根本不是真心忠于君父,连谏言都不敢谏言,臣子只能绞尽脑汁尽量委婉的劝,然后鹤仙又不听,说他们只知道拉踩君父,转头又不开心的给臣子找事。】
  朝臣擦了擦汗,这……这不是故意折腾人吗?
  元泰帝听着听着,都这样了,朝臣还只能被折腾,说明权力没有旁落,那就没有大问题了,孩子精神状态都不好了,放肆一点怎么了?
  姜衡:又没炼毒丹给你们吃,老小孩儿不都这样吗?我甚至只是折腾你们加班,又没国事上乱来。
  【但鹤仙放手朝政,折腾朝臣,与后面画虎不成反类犬的一些皇帝不同的最重要一点,便是鹤仙放出的权力随时能够收回,且手握兵权。
  纵然看似“摆烂”,精神状态也不太美丽,可鹤仙脑子是一直没有掉线的,折腾也不在政事上折腾。
  广宁侯摄政,并未触及兵权相关,这一切都在鹤仙手里。
  且即使是摄政,还有个比他更名正言顺的太子在。
  鹤仙虽然没有掩饰不喜太子,但太子应该有的权力,却并没有剥夺,东宫禁卫也全部配齐,让朝臣和天下都知道,公是公,私是私,在国事上,只要太子不出错,太子始终是太子,下任之君,从而稳固国本,减少夺嫡带来的混乱。】
  元泰帝不顾朝臣的死活,露出欣慰的笑容。
  安王脸色则黑了下来,“呵,姜桓,废物!”
  他当太子的时候,东宫禁卫都没全部配齐,结交朝臣也有风险。
  弘德帝只是给他黑脸找麻烦而已,权力一点没少给,是,太子辅政,结果权臣朱批,看起来是委屈,可年轻的皇帝都要受的委屈,你太子就受不得了?
  懂不懂什么叫禁卫配齐的含金量?废物!大大的废物!
  赵王也不禁气得想骂人,之前还觉得自家儿子委屈,这委屈在哪里啊,啊?
  都相当于保送了,皇帝还亲自唱白脸给太子送人情,被骂几句算什么呀!啊啊啊啊气死了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