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剧透我是太宗 第3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弘德十四年,鹤仙不得不暂停变法,弘德十五年至二十八年期间:
  立太子以释放信号,缓和君臣关系;
  追封儒家圣人,同时加码法家地位,相互制衡;
  对外收复失地后,将扎根族地极深的大世家迁移至边区;
  推行海贸,发展海运,给予漕运压力;
  扶持江南纺织等新兴势力,重塑江南商业环境;
  科举考试逐步分科,算科,农科,工科,除传统科举外,招收技术型人才,儒学独尊地位大幅度下滑;
  大力研发火器,投入军工生产,牢牢把控军队,提高军事实力。】
  这就是弘德帝的慢下来吗?哪儿慢了?
  东宫内,以杨乐安为首的,在东宫负责文字类工作的世家小团体连忙凑在了一起。
  “我还记得天幕上的地图,边区,这是要我们去蛮夷的区域长住啊,这怎么能生活?”
  “是啊是啊,北方草原冷死了。”
  “岭南以南也好不到哪儿去。”
  “西南更是偏远,还难走。”
  杨乐安倒是稳得住,“我都没慌,你们怕什么?”
  “莫非杨兄有法子?”
  “没有哇,可是我们现在已经在东宫了,而且以殿下的性子,不会不给补偿的。”
  几人面面相觑,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大不了,苦一苦本家。
  而他们的本家,各个皆是当地的名门望族,此刻,族人们却有些上火了。
  脱离了本地,那可是一切都要重来,底蕴,有地盘的情况下,底蕴才有用。
  这可比元泰帝让他们的小辈去贫困区域当官扶贫困难多了!
  “当年汉武帝将豪强迁移至茂陵,如今……”
  如今的豪强当然比不上西汉时期的豪强,碰瓷都不够,但他们世家,哎!弘德帝未免太看得起他们了。
  而还没有科举的学子,许多都有些着急了,“完了呀,我算学差得要死,九章算术我都看不明白!”
  “得抓紧时间背书了,越早考上越安全,谁知道以后怎么变?”
  不少商人家庭则感觉迎来了希望,“算学,分科?谁有我们商人会算?”他们可是从小抱着算盘长大的!
  家里的孩子读书比不上旁人,但算学一定不能差,等以后改革了,自家孩子考上的概率岂不就大了?
  云南某地,周均在田坎上坐着歇息,观看天幕,看见农科,大笑出声,圣天子果真重视农桑!
  不过科举开设农科,在他看来效果不如在经业书院开设农学专业,因为农业,是要实践的。
  一个示意,周围便有同样农人打扮的绣衣卫上前,周均将他的观点一一说明,由绣衣卫传达。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