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3)
大殿里静了一瞬,接着就压不住嗡嗡的议论声,越来越响,终于哗然。
一位御史猛地出列,扑通跪地,声音发颤却响亮:“陛下!万万不可啊!祖宗规制,后宫之主当选贤德女子,才能母仪天下、延绵皇嗣!楚员外郎虽是男子,又与陛下情深……可这中宫之位,实在不合礼法!这是悖逆纲常、动摇国本啊!求陛下收回成命!”
户部一位老臣也跟着跪下,急声道:“陛下!《凌安祖训·恩赏篇》写得清清楚楚:‘非军功卓著者,不可破格逾制,享超品之封’。立后是国之大事,更要依祖法行事!楚员外郎未曾上过沙场、未立战功,若执意册封,只怕难以服众!请陛下三思!”
有人带头,其他反对的臣子也纷纷出列跪倒:
“请陛下收回成命!战功规矩不能破啊!”
“陛下三思!无军功而立后,边关将士的心都要寒了!”
“陛下若真心喜爱楚公子,厚赏便是,何至于此啊!”
劝谏的声音此起彼伏,跪倒的臣子超过了一大半。
只有一些武将、几个和楚家交好或中立的官员还站着,面面相觑,神色复杂。苏明锐也在其中。
楚文晨站在队列里,脸色变了几变,最终仍是低头不语,袖中的手攥得死紧。
这场面,比他想的还要激烈。
林枕书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喧哗声稍弱,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压人的气势,瞬间镇住了场面:
“你们的意思,朕听明白了。”
他目光扫过跪了一地的臣子,语气转冷:“祖宗规制?纲常伦理?战功?——朕倒要问问,祖宗规制能保边境太平吗?纲常伦理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吗?边关将士的汗马功劳,朕什么时候忘记过?赏赐抚恤,朕何时亏待过?”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你们张口祖训、闭口战功,朕现在就以朕从前的战功为他正名!立他为凤君,不是朕的一己私欲,而是为国选贤、安朕的心,也安天下人的心!”
“至于皇嗣,”林枕书嘴角一挑,带点嘲弄,“朕自有安排,轮得到你们来指手画脚?难道在你们眼里,朕就是个传宗接代的工具?”
最后一句,重得吓人,跪着的臣子连连磕头:“臣等不敢!”
“不敢?”林枕书猛地起身,声音扬起,“朕看你们敢得很!朕心意已决,诏书已下,即刻昭告天下。谁再敢非议凤君、阻挠册封——”
他目光冷厉,一字一句道:“以忤逆论处!”
“退朝!”
说完,再不管朝臣什么反应,拂袖转身就走,留下一殿面色惨白、惊惶失措的官员。
退朝后,林枕书径直回了寝殿。
楚卿辞正站在廊下,显然早听说了朝堂上的风波。
“回来了?”他转过身来,声音温和,抬手替林枕书理了理微乱的衣襟。
其内心隐有担忧,面上却是笑意深深:“怎么,朝臣让堂堂一国之主吃瘪了?”
林枕书握住他的手,顺势抬起在他手背上落下一吻,语气登时软了下来:“没事,一些老臣守着老规矩不肯放罢了。”
他拉着楚卿辞在窗边的榻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对方微凉的指尖:“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什么祖制、伦理……还搬出祖训,说你没军功,不配这个位置。我都驳回去了,你无须放心上。”
楚卿辞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望向窗外,好像能一直看到边关的黄沙似的。
他反手握住林枕书,轻声说:“他们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祖训确实有这一条。”
他声音低了些:“我不怕别人议论,只是不愿看你为我一个人,面对千夫所指,损了帝王威严,更不愿你为我担一个违背祖训的名声。如果真有需要……” ↑返回顶部↑
一位御史猛地出列,扑通跪地,声音发颤却响亮:“陛下!万万不可啊!祖宗规制,后宫之主当选贤德女子,才能母仪天下、延绵皇嗣!楚员外郎虽是男子,又与陛下情深……可这中宫之位,实在不合礼法!这是悖逆纲常、动摇国本啊!求陛下收回成命!”
户部一位老臣也跟着跪下,急声道:“陛下!《凌安祖训·恩赏篇》写得清清楚楚:‘非军功卓著者,不可破格逾制,享超品之封’。立后是国之大事,更要依祖法行事!楚员外郎未曾上过沙场、未立战功,若执意册封,只怕难以服众!请陛下三思!”
有人带头,其他反对的臣子也纷纷出列跪倒:
“请陛下收回成命!战功规矩不能破啊!”
“陛下三思!无军功而立后,边关将士的心都要寒了!”
“陛下若真心喜爱楚公子,厚赏便是,何至于此啊!”
劝谏的声音此起彼伏,跪倒的臣子超过了一大半。
只有一些武将、几个和楚家交好或中立的官员还站着,面面相觑,神色复杂。苏明锐也在其中。
楚文晨站在队列里,脸色变了几变,最终仍是低头不语,袖中的手攥得死紧。
这场面,比他想的还要激烈。
林枕书面无表情地听着,直到喧哗声稍弱,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压人的气势,瞬间镇住了场面:
“你们的意思,朕听明白了。”
他目光扫过跪了一地的臣子,语气转冷:“祖宗规制?纲常伦理?战功?——朕倒要问问,祖宗规制能保边境太平吗?纲常伦理能让百姓吃饱穿暖吗?边关将士的汗马功劳,朕什么时候忘记过?赏赐抚恤,朕何时亏待过?”
他顿了顿,声音更沉:“你们张口祖训、闭口战功,朕现在就以朕从前的战功为他正名!立他为凤君,不是朕的一己私欲,而是为国选贤、安朕的心,也安天下人的心!”
“至于皇嗣,”林枕书嘴角一挑,带点嘲弄,“朕自有安排,轮得到你们来指手画脚?难道在你们眼里,朕就是个传宗接代的工具?”
最后一句,重得吓人,跪着的臣子连连磕头:“臣等不敢!”
“不敢?”林枕书猛地起身,声音扬起,“朕看你们敢得很!朕心意已决,诏书已下,即刻昭告天下。谁再敢非议凤君、阻挠册封——”
他目光冷厉,一字一句道:“以忤逆论处!”
“退朝!”
说完,再不管朝臣什么反应,拂袖转身就走,留下一殿面色惨白、惊惶失措的官员。
退朝后,林枕书径直回了寝殿。
楚卿辞正站在廊下,显然早听说了朝堂上的风波。
“回来了?”他转过身来,声音温和,抬手替林枕书理了理微乱的衣襟。
其内心隐有担忧,面上却是笑意深深:“怎么,朝臣让堂堂一国之主吃瘪了?”
林枕书握住他的手,顺势抬起在他手背上落下一吻,语气登时软了下来:“没事,一些老臣守着老规矩不肯放罢了。”
他拉着楚卿辞在窗边的榻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对方微凉的指尖:“翻来覆去就是那些话,什么祖制、伦理……还搬出祖训,说你没军功,不配这个位置。我都驳回去了,你无须放心上。”
楚卿辞沉默了一会儿,目光望向窗外,好像能一直看到边关的黄沙似的。
他反手握住林枕书,轻声说:“他们说的,也不是完全没道理,祖训确实有这一条。”
他声音低了些:“我不怕别人议论,只是不愿看你为我一个人,面对千夫所指,损了帝王威严,更不愿你为我担一个违背祖训的名声。如果真有需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