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就在简昀他们在创作新歌的时候,这几天里,羲和仿星器又进行了一次实验。
  这一次的实验结果又在首次运行的结果上推进了几分钟,从75分钟到了80分钟!
  在这上面的每一个突破都是东夏在可控核聚变上新的突破。
  这种稳中向上的局面,让任世安在请教过众多能源部的几位专家,以及多位等离子体物理领域和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专业人士后,终于做了一个决定:
  启动“可控核聚变示范堆DEMO”计划,建造属于东夏的DEMO!
  这个决定意味着东夏的可控核聚变领域正式从实验室转向工程验证阶段,迈出了核聚变商业化应用前的最后一步。
  即使,这同时意味着上百亿的投资和漫长而艰难的攻坚期。
  羲和仿星器的成果终究是实验层面的,没人能知道在示范堆建立之后,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但会遇见什么样的困难却是大家都知道的。
  不过好在,他们有简昀,系统在简昀身上,他们能通过简昀得到系统的建立,从而武装自己。
  研究人员已经对新获得的核心控制系统和架构图,以及第三个简昀不太了解的模型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这些奖励与其说是用在仿星器身上,不如说,它们就是为了聚变示范堆的落地而准备的。
  这些奖励恰好契合聚变示范堆落地的痛点。
  也正是有这几个奖励,任世安才能大胆的做出“建立DEMO示范堆”的决定。
  他做出了这个决定后,一点也没有迟疑,立刻召开了由科技部、能源局、发改委和财政部等核心机构组成的会议,就东夏是否正式启动“可控核聚变示范堆(DEMO)工程”达成一致意见。
  会议最终确定,将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工程纳入国家重点工程,由国家层面统筹部署,多部门协同配合,分工负责,共同推动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工程进入实质性阶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