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我们誓死跟随主帅!”
  李桥盘点了一下人,要上京城这一路不能没有准备,当时她说不在意钱财也没有什么攒钱的想法,温娇娇不让。现在看来红灯笼果的买卖和温娇娇那袋子首饰摆件攒下的钱,还真有了正经用处。李桥在清河买了一批马匹,和路上能用的东西,剩下的贴身放着当路上的盘缠,几人骑马日夜兼程,除了睡觉吃饭几乎一刻不耽误。
  但谢沙一行人神出鬼没,他们想令外人发现踪迹时会大张旗鼓地烧杀抢掠,刻意隐藏行踪又如同消失了一样,这是多年与官兵消磨锻炼出来的本事。
  不过好消息是,她们得了夏照影的消息。沿途车马驿站也有夏家人传递信物,谢沙将人马分成了三队,两队并没有上京城而是绕路去了漷恩和津安。
  李桥当下明了,是去勘察火药埋点了。她当时点了平宁刘府的火药,导致平宁现在是京城周围巡查最严的县城,谢沙再想在平宁动作怕是不易,那就只剩漷恩和津安能储备剩余火药。
  谢沙必然会亲自带有温娇娇的队,夏照影得了李桥的命令是保护温娇娇,她便没管另外两队往后的去向,专心致志跟着谢沙去,不过留下了消息给李桥。
  于是李桥也将手边的几人分作三队,一队追漷恩一队追津安,一但查到反叛军关于火药的线索,传信京城夏家,原地待命。
  而李桥带剩余的人继续赶往京城。
  他们反应准备和与夏家人接应耽误了时间,但快马一个多月也到了京城。夏家消息网灵通,李桥刚到京城夏照影就联系到她了。
  “人我抢出来了,但又丢了。”
  见到李桥,夏照影直接一句话概括的简略,但李桥知道这中间发生的事绝对不简单。温娇娇是邑王后嗣这件事出乎所有人预料,谢沙从夏照影手上把人抢走也是筹谋许久,边追边临时反应再把人抢出来已是十分不易。
  李桥难得想说点感谢的客套话,夏照影却直接打断了,“只要他们敢进上京城,那也算是我们官宦人家的地盘,谢沙不好施展,把人抢出来不难。”
  但她没想到上京城也已埋好了炸药,她险些被炸伤,温娇娇为了不连累她,趁乱和她分头跑了。
  也不知道是被抓回去了还是自己藏起来了。
  夏照影知道温娇娇对李桥来说很重要,安慰道:“没事,那小子机灵,说不定早就给自己找着安全的藏身之处了。”
  李桥也只能这样安慰自己,毕竟来上京城也不全是为了温娇娇,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上京城这一炸,皇宫里是彻底乱了。反叛军的势力竟然已经渗透到了上京城,不可能再熟视无睹下去。最开始皇帝下令是全京城彻查,哪怕把上京城给翻个底朝天也得把火药都搜出来,但被大臣给劝住了。
  一来会在民间引起大规模恐慌乱象,敌人不过点了两处火药便自乱阵脚,反叛军在暗处,藏火药的地方多了去了,总不能给整个顺天府都翻个面。且大规模搜查逼得太紧,万一反叛军一时情急,点了所有火药一举进攻皇城怎么办?
  说来说去,还是劝皇帝不要轻举妄动,但众臣也说不出个具体解决方法来,只能先临时组建出了一支缉火队,没想到都察院左都御史夏大人上折子举荐了个人当缉火队队长,说此人对火药颇有了解云云,皇帝正着急这事,也没细看细问,一听是个懂火药的,素日也信任左都御史,便大笔一挥准了。
  于是李桥成了新组建的缉火队队长,划了一批巡防营和禁军调遣,京城的士兵都是年轻力壮的新人,每三年就进来一茬新的出去一批老的,换得人连邑王都没见过,自然也没人见过李桥,就是见过也早就忘了,当年邑王风头太盛,他身边的人名声是响,真正见过的人不多。
  李桥先前派到到漷恩津安的两队人都传回来了消息,缉火队先挑了这两处的火药库和埋线点,解决了两个大头。这批火药原本是准备一点点运进京城的,所以谢沙才会先派两队人来查验,果然存量不少。
  这两处藏货点被掘了,估计对谢沙打击不小,直接提前了计划,开始在上京城中大肆散播邑王后嗣归来的消息,并声称如今人已在上京城中,待到长青军军至便扶上位尊为新帝。这一消息又给皇帝气个够呛,势必要掘地三尺找出这个邑王后嗣。
  彼时温娇娇依旧没有任何消息,李桥分出了小队信任的邑王府旧人,一直在暗中找他的踪迹,但温娇娇也像消失了一样。
  难道谢沙已经将他抓回去了?
  一月过去,缉火队共找出了七处火药埋藏点,但除了漷恩和津安那两批大货,其他的都是规模不大的货量,还都是受了潮的废品。
  李桥开始觉得不对劲了,谢沙好像故意在留给她破绽,让她将时间都花在找火药上无暇顾及其他。
  而他真正的计划已经开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