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3 / 3)
齐军正和负隅顽抗的燕军进行最后的交战。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齐军士兵们正高喊着齐皇之名,将燕国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几十辆攻城车全部就位,蓄势待发。
燕京城墙上,弓兵们拉开弓箭,对准了城楼外的齐军,只要主将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马放开手中箭,将敌人咽喉毫不留情地刺穿。
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如同两只猛虎互相凝视,斗争一触即发,至死方休。
齐军主将孟文山立于齐军战车上,脊背挺直,一身银铠,白袍风风飒然飞舞。他手持一个奇怪的铁漏斗,低沉威严的声音经过这铁漏斗,变得嘹亮如洪钟,无比清晰地传入了燕京守卫军的耳里。
“燕人同胞,齐皇帝盛明,才为世出,不过弱冠,便合南北二齐为一,乃千年难遇之明军。吾等受皇帝庇佑,出事大捷,无往不胜。楚、晋皆拜倒于齐国鼎盛之势下,俯首称臣。齐皇爱民如子,视楚、晋人如亲民,不但不奴役楚、晋之人,反而放粮免税,救万民于水火。汝皆知燕国大势已去,何不放弃抵抗,归顺大齐?”
“齐皇有言,倘若燕人愿放弃抵抗,归顺大齐,则免三年赋税,每户因服兵役而战死之人,皆发十两银子作为抚恤。”
”不知诸位是否听说过‘人皇登基,修界必亡’的谶语?“
“天下分裂几千年,我们凡人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修士奴役凡人,抓壮丁采矿,每年每家每户都会有人离奇失踪,实际上是被送去了南疆,做成了陨落大能们的容器,让他们能够继续长生……中州苦修真界已久,我们凡人是时候团结起来,反抗修界!”
“齐皇帝乃受天召成人皇,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乃天命之子。人皇登基之时,便是修界终结之时!”
“中州大一统乃必成之势,汝等何必执迷不悟,助纣为虐,与天道对抗?”
这一番劝降分析利弊,循循善诱,字字珠玑且均发自肺腑,真挚感人,说得不少燕军士兵,包括燕军守卫军将领心生动摇。
举着弓箭的守卫兵们缓缓放下弓箭,看向站在高台处的燕军主将。
燕军主将身着黑金铠甲,白色羽翎随风飞扬。他冷硬的面庞上看不出喜怒,但也没有立刻下令放箭。
孟文山见燕军的态度,心下稍安,看来很快就能拿下燕京了。
然而下一瞬,无数个紫色火球从天而降,狠狠砸在齐军阵中。火球所过之处燃起熊熊火焰,一时间齐军死伤无数,哀嚎四起。
“哼,小小凡人也敢妄称天命之子?还想要对抗修界?”一道嘹亮的女声自天上响起,如白日惊雷。
天上出现十几艘小型灵舟,每艘灵舟上站着五到十名身着紫白道袍的璇玑门弟子。 ↑返回顶部↑
旌旗猎猎,战鼓雷鸣,齐军士兵们正高喊着齐皇之名,将燕国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几十辆攻城车全部就位,蓄势待发。
燕京城墙上,弓兵们拉开弓箭,对准了城楼外的齐军,只要主将一声令下,他们就会立马放开手中箭,将敌人咽喉毫不留情地刺穿。
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如同两只猛虎互相凝视,斗争一触即发,至死方休。
齐军主将孟文山立于齐军战车上,脊背挺直,一身银铠,白袍风风飒然飞舞。他手持一个奇怪的铁漏斗,低沉威严的声音经过这铁漏斗,变得嘹亮如洪钟,无比清晰地传入了燕京守卫军的耳里。
“燕人同胞,齐皇帝盛明,才为世出,不过弱冠,便合南北二齐为一,乃千年难遇之明军。吾等受皇帝庇佑,出事大捷,无往不胜。楚、晋皆拜倒于齐国鼎盛之势下,俯首称臣。齐皇爱民如子,视楚、晋人如亲民,不但不奴役楚、晋之人,反而放粮免税,救万民于水火。汝皆知燕国大势已去,何不放弃抵抗,归顺大齐?”
“齐皇有言,倘若燕人愿放弃抵抗,归顺大齐,则免三年赋税,每户因服兵役而战死之人,皆发十两银子作为抚恤。”
”不知诸位是否听说过‘人皇登基,修界必亡’的谶语?“
“天下分裂几千年,我们凡人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修士奴役凡人,抓壮丁采矿,每年每家每户都会有人离奇失踪,实际上是被送去了南疆,做成了陨落大能们的容器,让他们能够继续长生……中州苦修真界已久,我们凡人是时候团结起来,反抗修界!”
“齐皇帝乃受天召成人皇,一统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乃天命之子。人皇登基之时,便是修界终结之时!”
“中州大一统乃必成之势,汝等何必执迷不悟,助纣为虐,与天道对抗?”
这一番劝降分析利弊,循循善诱,字字珠玑且均发自肺腑,真挚感人,说得不少燕军士兵,包括燕军守卫军将领心生动摇。
举着弓箭的守卫兵们缓缓放下弓箭,看向站在高台处的燕军主将。
燕军主将身着黑金铠甲,白色羽翎随风飞扬。他冷硬的面庞上看不出喜怒,但也没有立刻下令放箭。
孟文山见燕军的态度,心下稍安,看来很快就能拿下燕京了。
然而下一瞬,无数个紫色火球从天而降,狠狠砸在齐军阵中。火球所过之处燃起熊熊火焰,一时间齐军死伤无数,哀嚎四起。
“哼,小小凡人也敢妄称天命之子?还想要对抗修界?”一道嘹亮的女声自天上响起,如白日惊雷。
天上出现十几艘小型灵舟,每艘灵舟上站着五到十名身着紫白道袍的璇玑门弟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