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剩下的几人都同意,但何师傅骂道:“但姓韩的太不是东西了,空调冰箱都拉回家去了,那也是公费置办的啊!”
  “我买,今天就买。”禹霏心在滴血,答应马晓福的灌装机还没下单呢。
  小作坊共有教室6间,办公室两间,厕所和食堂都相当简陋,也就是这帮老男人压根不计较这些,但要是用做教学基地,哪哪都不过关。
  走到后操场一看,禹霏更加崩溃,这也太90年代了吧,地面都已经裂得跟被炸过一样,简直就是大破烂。
  “哥,我没钱,要不算了吧,搞研学活动挣不了几个子儿,我里里外外修整说不定得花几十万呢。”
  师嘉恒迅速从裤兜里夹出一张卡,“2000万我都出了,还差这点钱?开整!”
  问题是禹霏已经不想欠债了,摇摇头。
  “算投资,再说你能算得清我、纪云白跟你之间的份额吗?”师嘉恒笑她,“这里也只有你能管着,能不能管好,是我给你的课题。”
  师教授的职业病又来了,禹霏收下卡,问:“那能多退少补吗?”
  “多不退,少了找纪云白给你补,找好装修队之后预算表做好交给我,拿了我的钱就不能用不会和没经验当借口了,必须做好,听见没?”
  不耐烦还凶,跟纪云白比差远了。
  禹霏挺起胸膛回答他:“知道了,师教授!”
  第65章 我想你了
  整个8月,禹霏都不知道怎么就一下子过完了,交完了给中铭的最后一批货,也终于兑现了答应马晓福的全新灌装机。
  丽宁天气火热依旧,而纪云白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出差。两个人偶尔苦中作乐煲半小时电话粥,更多的时间忙得都没空及时回信息,仿佛生活在时差里,她的白天等于他的黑夜。
  小作坊找施工队没那么顺利,几个老师傅推荐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包工头,然后让包工头去找其他施工师傅,按人头和工时算钱,正常的泥瓦匠一天8小时的工钱是300块,找几个人来是包工头说了算。
  梁文鸣只是交代了一句:你一个小姑娘别跟附近的村民打交道。
  禹霏想起点什么,问他:“咱们那些酱油还剩多少?”
  “我们每人拿了一箱,还剩24箱,都在仓库呢。”梁文鸣问她,“要做什么?”
  “送一圈儿呗,我们春鹭跟村民无冤无仇,就当疏通关系,打广告了。”
  梁文鸣说出了过去跟村民闹僵的原因,韩师傅也曾想跟村民合作,鼓励村民种植大豆小麦,他负责收,事情都谈妥了,价格按照市价的85折收,毕竟厂子里是集中大批量买进,便宜但给足了保障,好多村民都种了。
  “他其实还想赚点春鹭的钱中饱私囊,想着85折收进再销给春鹭,但他太乐观了,都没想到春鹭当时根本没生意,马师傅咬死了不买,那么多大豆他也没办法吃,只买了头一批出货的,就失了信了。”
  梁文鸣指指外面,“这村子地方偏,大片的地都是农田保护区,整个镇都比不了你们蓝天镇。这种地的都是老人,老韩办的那事儿只被人举
  报都算轻的。”
  该打,老百姓都骗。
  禹霏心里有数之后就更好办事了,“不能无作为,就用这次机会跟村民缓和下关系,早知道这里有地,我还在我们那租什么呀。”
  “反正也有生意了,可以再租点,请几个人替咱们种地。”梁文鸣瞅了眼在外面翻酱醅的小何师傅,“他就是这附近的,这有多少户村民问他就行。”
  任何打算,禹霏都想尝试,不能让想法只停留在想法阶段。
  中饭都是师傅们自己带的,一向如此,禹霏也带了午饭,跟他们一起吃,顺便说了自己的想法。改造小作坊、在村里租地种大豆,最重要的是先跟村民打好关系。
  “那可不是送点酱油能解决的事,你大方点挨家挨户送红包。”何师傅说得气势昂扬,“按我说的准定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