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2 / 3)
他们曾订过亲,瓜田李下,二人不好到内寝去,便一起行到院子里的槐树下面,相对站着说话。
叶潜单刀直入:“我适才到灵堂吊唁,瞧着姜伯父脸色青黑,不似病逝,反倒像是中毒而亡。”
姜姝知道叶潜聪颖,却没想到他会敏锐至此,叶潜是信得过的人,她也不做隐瞒,低声道:“父亲的确是被人毒害而死,他的饮食一直由杨氏照料。我疑心是杨氏给父亲下的毒,却一直没寻到证据。”
“你可查过给伯父煎药的药渣,亦或药锅、煲汤的汤盅?”叶潜问道。
赵氏每日都会给姜文焕煲汤,虽然每次下的药微乎其微,但日久天长,毒性便会沁到汤盅里面去,姜姝最先查的就是汤盅,却半点下毒的印记都没寻到。
她摇摇头:“自得知父亲中毒以后,我便派人把姜宅把守起来,莫说用具,便是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我让人把厨房的用具都查验了一遍,却什么都没查出来。”
叶潜在翰林院当差,他虽不坐堂,却整理过很多案宗,颇有见识。
他道:“若真是杨氏动的手,你需得快些找到证据,到了出殡的那天,人来人往,什么证据都送得出去。”
姜姝点点头,神色愈加凝重,这时忽听叶潜道:“筷子,你去查一查伯父生前所用的筷子。”
姜姝恍然大悟,也顾不得向叶潜道谢,忙潜人去查验姜文焕所用的象牙筷子。
那筷子乍一看没什么不寻常,与之相触的银针却慢慢变成了乌色。事情没有定论之前,姜姝不想把消息散播出去,忙让人去请相熟的温大夫。
温大夫把筷尖细细查看了一番,低声道:“这筷子的尖端瞧着跟象牙无异,却是由勾棠粉所制,勾棠粉无色无味,遇水即溶,初食无碍,日久天长便会夺人性命。”
如此解释,便都对得上了……
可惜,这药无色无味,遇水即溶,便是杨氏所下,恐怕也已把证据尽数销毁,她又哪里寻得到蛛丝马迹。
姜姝重重叹了一口气,不由皱起眉头。
叶潜倒是十分沉稳,他道:“也不是非得找到物证才能下定论,杨氏买药、制药、下药,俱都会留下痕迹。
只不过她有所防备,定会有意把这些痕迹抹除,除非刑部或者大理寺插手,常人很少有手段能把这事挖出来。”
叶潜顿了一下,接着对姜姝道:“毕竟是家宅阴私,捅出去恐怕有损姜家的颜面。”
“你不若把这件事托付给陆尚书,陆尚书是你的大伯,他提辖刑部,若由他经手,不日当能查出真相。”
陆长稽、陆长稽……
只听到他的名字姜姝心里就发虚,耳朵尖热辣辣的,她刚上了他的榻,躲着他尚且来不及,又哪里好意思求他帮忙。
姜姝不好把这件事告诉叶潜,只含糊着点了点头,匆匆折到花厅,低声对珠儿道:“你让人把杨氏看好了,莫说姜家的大门,便连寝屋都不许让她出去。”
珠儿道是,杨氏不是省油的灯,她不放心旁人,亲自到杨氏门前守着去了。
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女眷们不好去灵堂吊唁,纷纷到花厅和姜姝说话,有人问到杨氏,姜姝便做悲痛状:“父亲去的突然,母亲受不住打击,现下卧病在床,连身都起不来了。”
众人不免唏嘘:“哎,谁能想到呢,姜大人好端端的,竟突然就病逝了,莫说你家太太,便是我们都接受不得。”
姜姝低声叹道:“可不是嘛,父亲待母亲一向情深,二人举案齐眉了这么些年,忽得有一个人去了,另一个必得黯然神伤。”
姜姝跟着赵氏操持过不少庶务,信阳侯府的大宴她都能支应下来,操办姜家的丧事更是不在话下。
可惜,姜家现下没有主事的主母,大事小事都要过她的手,难免费心劳神。
好容易送走了最后一波女眷,姜姝怏怏地歪到贵妃榻上假寐,约莫休憩了一炷香的时间,房门被人打开,方玉提脚进了门。 ↑返回顶部↑
叶潜单刀直入:“我适才到灵堂吊唁,瞧着姜伯父脸色青黑,不似病逝,反倒像是中毒而亡。”
姜姝知道叶潜聪颖,却没想到他会敏锐至此,叶潜是信得过的人,她也不做隐瞒,低声道:“父亲的确是被人毒害而死,他的饮食一直由杨氏照料。我疑心是杨氏给父亲下的毒,却一直没寻到证据。”
“你可查过给伯父煎药的药渣,亦或药锅、煲汤的汤盅?”叶潜问道。
赵氏每日都会给姜文焕煲汤,虽然每次下的药微乎其微,但日久天长,毒性便会沁到汤盅里面去,姜姝最先查的就是汤盅,却半点下毒的印记都没寻到。
她摇摇头:“自得知父亲中毒以后,我便派人把姜宅把守起来,莫说用具,便是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我让人把厨房的用具都查验了一遍,却什么都没查出来。”
叶潜在翰林院当差,他虽不坐堂,却整理过很多案宗,颇有见识。
他道:“若真是杨氏动的手,你需得快些找到证据,到了出殡的那天,人来人往,什么证据都送得出去。”
姜姝点点头,神色愈加凝重,这时忽听叶潜道:“筷子,你去查一查伯父生前所用的筷子。”
姜姝恍然大悟,也顾不得向叶潜道谢,忙潜人去查验姜文焕所用的象牙筷子。
那筷子乍一看没什么不寻常,与之相触的银针却慢慢变成了乌色。事情没有定论之前,姜姝不想把消息散播出去,忙让人去请相熟的温大夫。
温大夫把筷尖细细查看了一番,低声道:“这筷子的尖端瞧着跟象牙无异,却是由勾棠粉所制,勾棠粉无色无味,遇水即溶,初食无碍,日久天长便会夺人性命。”
如此解释,便都对得上了……
可惜,这药无色无味,遇水即溶,便是杨氏所下,恐怕也已把证据尽数销毁,她又哪里寻得到蛛丝马迹。
姜姝重重叹了一口气,不由皱起眉头。
叶潜倒是十分沉稳,他道:“也不是非得找到物证才能下定论,杨氏买药、制药、下药,俱都会留下痕迹。
只不过她有所防备,定会有意把这些痕迹抹除,除非刑部或者大理寺插手,常人很少有手段能把这事挖出来。”
叶潜顿了一下,接着对姜姝道:“毕竟是家宅阴私,捅出去恐怕有损姜家的颜面。”
“你不若把这件事托付给陆尚书,陆尚书是你的大伯,他提辖刑部,若由他经手,不日当能查出真相。”
陆长稽、陆长稽……
只听到他的名字姜姝心里就发虚,耳朵尖热辣辣的,她刚上了他的榻,躲着他尚且来不及,又哪里好意思求他帮忙。
姜姝不好把这件事告诉叶潜,只含糊着点了点头,匆匆折到花厅,低声对珠儿道:“你让人把杨氏看好了,莫说姜家的大门,便连寝屋都不许让她出去。”
珠儿道是,杨氏不是省油的灯,她不放心旁人,亲自到杨氏门前守着去了。
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女眷们不好去灵堂吊唁,纷纷到花厅和姜姝说话,有人问到杨氏,姜姝便做悲痛状:“父亲去的突然,母亲受不住打击,现下卧病在床,连身都起不来了。”
众人不免唏嘘:“哎,谁能想到呢,姜大人好端端的,竟突然就病逝了,莫说你家太太,便是我们都接受不得。”
姜姝低声叹道:“可不是嘛,父亲待母亲一向情深,二人举案齐眉了这么些年,忽得有一个人去了,另一个必得黯然神伤。”
姜姝跟着赵氏操持过不少庶务,信阳侯府的大宴她都能支应下来,操办姜家的丧事更是不在话下。
可惜,姜家现下没有主事的主母,大事小事都要过她的手,难免费心劳神。
好容易送走了最后一波女眷,姜姝怏怏地歪到贵妃榻上假寐,约莫休憩了一炷香的时间,房门被人打开,方玉提脚进了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