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暮歌还是没有展开基础教育,想要将学堂开遍大庄,难度太大了,钱现在是不缺,书笔纸都不缺,缺得是老师。
  再怎么努力培养,人才长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若是急于求成,培养出一堆酒囊饭袋当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好不到哪儿去。
  李暮歌是着急,但她还没有着急到什么香的臭的都要的程度。
  不过也就这几年的事情了,按照李暮歌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来看,五年之内,有望实现大庄境内的基础教育遍地开花。
  到时候不求出多少个文曲星,只盼着每个大庄的百姓,能自己读报,让新一代大庄人里没有文盲。
  接着慢慢去扫盲,争取让全大庄的人都能认识字,自己读个报纸,看个公文能看明白。
  这样一来,就能有效避免地方官员欺上瞒下,两头吃,两头贪的情况了。
  百姓知法懂法,明白国家是怎么个运行方式,才能有效遏制贪官污吏横行。
  相对应的监管机构,李暮歌也早就开始安排起来,就以宫中情报机构为原型,第三方监管机构,干脆就交给了立场较为中立的宫人们。
  因为宫人有一个入宫后就不允许自行婚配的规定,这个规定,原本是因为太监没有资本,宫女名义上全都是皇帝的女人,所以才会有规定如此。
  现在,这个规定方便了李暮歌建立第三方机构。
  联姻是腐蚀权力的一种办法,当昔日的同僚或仇敌通过联姻,成为“一家人”后,权力的公正性就会受到人情世故的挑战。
  关键是,人身为群居生物,还没法彻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李暮歌也是在建立反腐机制的过程中,才更加明白,为什么历朝历代的皇帝都那么喜欢用太监和没有牵绊的宫中女官。
  实在是太好用了。
  虽然宫人也是人,但是宫人已经通过后天人为,被斩除了腐败的一条大路,而且宫人还没法形成家族,这一点甚至比朝中的寒门子弟更好。
  毕竟当高官久了,寒门就是第二个世家。
  不过李暮歌并没有想延续这种扭曲人性的传统习俗,反正以后太监是不太可能出现了,真出现,也只会出现在牢狱里。
  至于宫女,她们以后就是宫中女官,这是个正儿八经的职位,以后肯定还会有。
  只要皇权不灭,宫中女官就会一直存在。
  这个冬天,注定过得不会安静。
  在生活中奔波的人们,偶尔停足细想,会发现,自打新帝上位后,每一个冬天似乎都没有平静过。
  或者说,一年到头,就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人们变得非常忙碌,不是在上工就是在上工的路上。
  以前的日子过得也很忙,每天天不亮就要开始起来干活,干上一整天,往往晚上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收拾自己的小家。
  那个时候,每一个人都很麻木,没有任何出去玩乐的心思,当然,手头也没有玩乐的钱。
  现在却完全不同。
  赵雪娘今年十八,她现在在长宁城外的纺织厂里做工,因为她会绣花,胆大心细,所以她才入厂不到三个月,就已经是厂里的管事了。
  每月能拿到的月钱,从一两半上升到了四两半。
  大庄银子值钱,若是在村里,一家三口一年的花销,大概是三两左右,长宁城花销大,赵雪娘家中人不多,但一年也得花个四五两。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