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暮歌甚至在上面看见了很多古代历史上的土地改革方法,甚至连一些现代的承包制度, 都在上面被提了一句。
  颜士玉的脑子是真的很灵活多变, 李暮歌没想到她能想到那么深远的未来。
  但所有改革,最后都只是一纸空谈。
  要说空谈,关于现代社会的大同思想,在历史的两千年前就已经出现过,可想要实现那个概念, 直到现代,也只是初现苗头。
  “殿下,方法有很多,无论是政策还是实行的方法,臣都想了一遍,但最后,臣一一否决了,后面全都是被否决的想法,臣的折子还没写完。”
  颜士玉见李暮歌将后头写得那些全都看了,无奈开口,为李暮歌解释折子上那一大片冗长的内容。
  李暮歌看完了,她合上折子,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想法,其实都言之有物,只要按照上面的政策去进行改革,一旦成功,无论是哪一条都会比现在的情况要好上不少。”
  “殿下所言极是,可无论是哪一条,都不可能成功。”
  颜士玉能想到法子,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些办法比现在的局势要强。
  但她无论怎么推算,都觉得这些办法,不可能安安稳稳地铺开,甚至可能连长宁城都走不出去,就被那些大世家给拦下来了。
  大庄建国两百年,这两百年间,每一任皇帝在位的时候,都想过要遏制世家的发展,想过要将世家手里的土地夺回来。
  但说来讽刺,除了现在李暮歌掌权的当下外,没有一个皇帝夺回过大片土地。
  而李暮歌之所以能够夺回大片土地,还是因为夺嫡之争,有很多世家在此期间押宝失败,败了,连带着家族也败落了。
  后来更是出了西北的事情,凌家和杨家的地,算是拿了回来。
  可惜对于整个世家群体来说,光这么几家,称得上杯水车薪。
  根本无法根治眼下的乱局。
  李暮歌有时候都会想,每一个皇帝都生那么多孩子,还任由孩子夺嫡,争取朝堂上大世家的支持,是不是就是为了,实现赢家通吃的局面。
  赢了的人,可以将那些输了的世家,也吞吃掉。
  但这种方法其实危险性极高,一不小心就可能会养出来一个超级大世家。
  所以李暮歌的想法只能说是她自己想多了,皇帝就是纯纯控制不住自己,同时又很不是人,喜欢把孩子当蛊养。
  “再难,总也得办,大庄的情况远没有表面上那么好,后世人肯定会说,眼下是盛世,可盛世的花团锦簇之下,是腐烂的枯枝,是恶臭的土壤。”
  李暮歌侧过头去,看向花厅外那一盆盆开得正艳的花儿。
  她继续意有所指地说:“况且,花只会开一季,等过了季节后,等待它们的是万物死寂的冬日,入冬之前不做准备,它们全都会死。”
  李暮歌很担心入冬的问题,因为不光去年冬天有雪灾,这些年来,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了。
  连带着全年的温度都在下降,李暮歌很担心是小冰河时期快到了。
  算一算时间,上一次灾厄频频,民不聊生的时间,是前朝立国之前,四百多年前了。
  这个书中的世界,完全是以现实世界作为模版,那么小冰河时期的大概规律,应该也大差不差。
  一旦进入小冰河时期,粮食减产,温度下降,人口减少,死者多,恐生瘟疫,疫病让人死得更多,资源变少,人们就会开始形成许多小团体,然后战争开始,各方掠夺资源过活。
  李暮歌几乎能预见接下来的人间惨状。
  土地改革势在必行,高产的粮种,抗寒的棉花,更好的建房材料,更高效的取暖燃料等等,全都得铺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