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吕雉把刘盈保护的太好,所以刘盈不成器,而薄姬所生的代王刘恒为吕雉所忌惮,在宫中默默无闻,就藩了还要被针对,却是他成为了一代明君。
  他非吕后所生,也是经历一番艰难困苦成长起来的。
  虽然吧,朱丹更想说这验证了玉不琢不成器一说,但单纯梳理历史的话,倒是刚好和破茧丹的效果对应上了。
  搞清楚破茧丹之后,朱丹开始开发生长着灵植的山谷。
  山谷整体呈现一个碗状,不算太大,却刚好适合朱丹做手脚。
  再不济有张良,完全可以以他的气运炼制沙盘丹,想怎么对山谷兴风作浪都可。
  时间就在朱丹两头跑中一点一滴走过,期间云秋盯梢吕雉,她被抽取气运后也倒霉了。
  不过就是她自己倒霉,并不像夏侯婴一样牵连了身边的人。
  朱丹想到夏侯婴将一次次被刘邦踹下去的子女捞上来,站在刘邦的角度,却是夏侯婴连累了他,恨不得杀了她,倒是对上了。
  可能并非汉朝这些君臣特殊,仅仅是夏侯婴一人特殊罢了。
  在朱丹到达沛县的第三个月,咸阳那边来人了。
  两拨人,一拨是从咸阳出发的官吏,专门过来开办三年义务教育。
  是的,义务教育,凡六岁以上孩童,不管是贵族还是黔首都必须入学,在三年间学会拼音与基础的常用字、数算。
  通俗一点的形容就是扫盲。
  三年扫盲班后也才九、十岁,无论男女都可以称得上劳动力,都不妨碍他们家去做活。
  而如果有人在这三年间表现出色,就可以被推荐去咸阳入更高学府。
  此时咸阳已经建设了类似稷下学宫的地方,不过不叫这个名,叫国子监。
  在国子监他们能学到更深入的知识,将来会有两个出路,一是被派遣到基层去为秦朝官吏,若能做出政绩,就可以一步步往上爬。
  二就是转入研究所搞技术。
  此时的大秦本就有一股野蛮之气,不像后世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嬴政非常丝滑地接受了技术人员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利润。
  那么当然要建立学宫,将这类人筛选出来,精心培养。
  所以贵族与黔首一视同仁就很正常了。
  嬴政并不像后世的皇帝,有着非常鲜明的一定要打压氏族提拔寒门的意识,他只是听进去了朱丹的话。
  贵族的人数哪能和黔首相比?
  就算黔首条件不如贵族,从小培养吃饱喝足、广撒网捞鱼,总能赚到几条有潜力的好鱼。
  发展中的大秦非常需要人才。
  这个事朱丹就没有插手了,那些秦吏过来拜见朱丹这个国师时,她也只说让他们按照规矩办差,不要因为自己在沛县就特殊。
  尽管朱丹心里想着沛县出了刘邦的一众兄弟,都是汉朝开国功臣,没准这个地方的平均智商就是高于其他,但这个头朱丹不想开。
  她不会只待在沛县和咸阳两处,今后势必要整个大秦都一一走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