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暗戳戳的瞥向张良,却见对方听得很认真,目光闪动间似乎还在记忆。
  当然他不可能是记那些彩虹屁,所以他是在记录火炕的制造之法。
  朱丹眼神闪了闪,想看到张良能做到哪一步。
  二林已经算是擅长言辞的黔首了,不过他知道女公子是个实在的人,吹捧归吹捧也要有干货。
  可是他肚子里的东西就那点,掏完了,他也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就有些尴尬的笑了笑。
  朱丹又看了一眼张良,张良欲言又止,但到底没有张嘴问。
  于是朱丹交代二林继续弄火炕,最好把柳叶里的住房都改造一遍,然后领着张良离开。
  同坐在马车上,张良终于开口:“国师既然有火炕这样的过冬之法,为何还要借我的气运?”
  这段时间朱丹在蒙家别院领着管家一众人也在改造火炕,虽然熟练的匠人都在柳叶里,但朱丹参与过火炕的制作,一人就能顶一群人。
  好多匠人都是她带出来的,自然也能重新带出熟手,期间使唤张良没有手软。
  她直白的告诉他:“我这里不养吃白饭的。”
  对于要干活才能吃饭,张良倒是并不抗拒。
  或许是觉得这样付出一点劳动换来食物不算投效秦国?
  蒙家别院改造火炕,他全程在场,此时朱丹听到他
  的问话,也反问了一句:“那你都记住了蒙家别院是怎么改造火炕的?为何还要记柳叶里的?”
  张良一怔,嘴唇嗫嚅着没有说话。
  朱丹却是一笑,相当笃定的说:“因为蒙家别院是贵族居所,你也想看看黔首们能不能用这火炕取暖吧?”
  张良没有否认。
  朱丹心头一松,张良出身富贵,他父亲是韩国丞相,过得锦衣玉食,不知晓人间疾苦。
  所以国破家亡之初,如一个冲动的少年般敢想敢干,但多年后,他周游各处,想来也穷困潦倒过,被迫看到了一些黔首的生活。
  人站在高处时,总是对脚下的苦难视若罔闻,等真正跌下来,身处同样的境地,才能感同身受。
  朱丹长长的叹了一声:“火炕是好东西,可惜我想起来已经比较晚了。别说是蓝田县,就连最近的咸阳居民都没来得及在进入冬天时都用上火炕。而且就算火炕是好东西,造价低廉,也绝对会有一大批人用不起,或许他们得等到来年、再几年,才能存够大钱置办好一个火炕。”
  此时的张良当然不会傻的说,火炕也就用了一些黄泥和粘土,怎么就置办不起了?
  这两样是可以去野外挖,但挑回来需要劳动力,同时其他材料用的虽少,却也不是没有……总会有人用不起。
  “你准备怎么做?”说这话时,张良的心情非常复杂。
  朱丹身为大秦国师,自然不会缺钱,若她愿意给咸阳人、给蓝田县的人家家户户都置办一个火炕,也不是什么大事。
  可这天下除了这两处,还有其他人,有秦国人,也有……韩国人,这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
  身为秦国的国师会有这样的心胸吗?
  朱丹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很干脆的说:“这个钱我是不会出的,我也不会建议政哥使用官方的财政,由官府为黔首们免费制造。”
  张良看向她,朱丹自信的一笑:“因为没有必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