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3)
“现在买不起,不过不代表以后也买不起,我先给陛下你打个样。”
嬴政想到用了高炉后铁块融化成铁水的效率,默默点头。
铁刀的成本在降低,黔首却在发展,总有一日他们能买得起。
在这方面他从不低估朱丹的决心。
“我现在的计划是开一家炸鸡店。”朱丹说起美食,那叫一个眉飞色舞,“现在铁锅还没打好,陛下你肯定不懂油炸食物的魅力,不过没关系,要不了多久你就能懂了,人类对高油高糖的追求是刻在基因里的。先做炸油条,有水力磨坊在,面粉的价格可以打下来,不过油还是稀罕物,这油条终究只有少数人吃得起。至于我想要的炸鸡也得发展一下大规模养鸡,左右猪都养了,再加鸡鸭也没什么……”
她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目前黄豆榨油效率很低,不仅是工具,还有黄豆的品质也有待改良。
而榨油的除了黄豆还有油菜籽,朱丹不知道大秦有没有种植,就暂时把目光放在黄豆上。
再一次惋惜除草丹不能改良种子。
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驯化,这个时间就很漫长了,所以必须提前做。
“这是我所熟悉也了解的民生,至于武器方面我不懂,要看陛下你自己,我只能就我在后世看到的,说一些粗浅的建议。军队贵精不贵多,陛下可以优中选优,为他们装备上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铠甲。”
“虽然大秦已经没有外战了,但不代表要舍弃军事力量的储备。”朱丹表情非常坚定,“火力这种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火力不足就没有安全感。
这一说法获得了嬴政的认同。
但优中选优就要涉及到裁撤军队。
嬴政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大秦以军功立国,无数人靠着在战场上厮杀获得爵位,获得良田。寡人一直忧虑,若大秦没有了战争,是否以后都只能看到一些熟面孔?”
嬴政是实打实在赵国落魄过,所以不像一些贵族,觉得选用熟人就很安心,有所谓门第之见,他来者不拒,选贤任能。
可谁是能人?谁能走到他面前?
如李斯这般的文臣到底是少数,以军功进位,是无数人所能看到的清晰的渠道,这是一个希望,不能一刀切掉。
对此朱丹祭出了科举制:“科举有文举,也有武举。文举考量治国之术,当然,初期不用多么高端,能治理一方乡里就很不错了,这种基础人才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缺的。所以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个出题,选拔出是否有真实水准的,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武举那就更不用说,政哥你肯定不会觉得将军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够了,他的文化素养可以没有文臣那么高,但一定不能不识字,所以面试要有,笔试也要有……”
朱丹侃侃而谈科举制度。
嬴政双目发亮,几乎是立刻的联想到了朱丹让人造的纸,还有她拿出来的简体字。
通过考试优中选优,建立在大部分人可以识字的基础上。
这后世当真是奇妙,嬴政心想若能也去看一看就好,必定有诸多可取之处。
朱丹就武器与政哥达成了共识后,就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如何攻克高炉会爆炸的问题上。
她带着人换更好的耐火砖,改变高炉结构,点火前进行检查,降低一批生铁矿的投入分量……尝试各种手段调整高炉。
后面倒是没有在发生之前那么恐怖的爆炸了。
但也或多或少会出问题。
像是煤气泄漏中毒,风箱失控发生故障……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直接崩塌了。
朱丹忙得焦头烂额,幸好她后面吸取了教训,每一次开炉时不是汤圆盯着,就是她用神识盯着,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返回顶部↑
嬴政想到用了高炉后铁块融化成铁水的效率,默默点头。
铁刀的成本在降低,黔首却在发展,总有一日他们能买得起。
在这方面他从不低估朱丹的决心。
“我现在的计划是开一家炸鸡店。”朱丹说起美食,那叫一个眉飞色舞,“现在铁锅还没打好,陛下你肯定不懂油炸食物的魅力,不过没关系,要不了多久你就能懂了,人类对高油高糖的追求是刻在基因里的。先做炸油条,有水力磨坊在,面粉的价格可以打下来,不过油还是稀罕物,这油条终究只有少数人吃得起。至于我想要的炸鸡也得发展一下大规模养鸡,左右猪都养了,再加鸡鸭也没什么……”
她兴致勃勃地说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目前黄豆榨油效率很低,不仅是工具,还有黄豆的品质也有待改良。
而榨油的除了黄豆还有油菜籽,朱丹不知道大秦有没有种植,就暂时把目光放在黄豆上。
再一次惋惜除草丹不能改良种子。
只能通过一代又一代的驯化,这个时间就很漫长了,所以必须提前做。
“这是我所熟悉也了解的民生,至于武器方面我不懂,要看陛下你自己,我只能就我在后世看到的,说一些粗浅的建议。军队贵精不贵多,陛下可以优中选优,为他们装备上最好的武器,最好的铠甲。”
“虽然大秦已经没有外战了,但不代表要舍弃军事力量的储备。”朱丹表情非常坚定,“火力这种东西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火力不足就没有安全感。
这一说法获得了嬴政的认同。
但优中选优就要涉及到裁撤军队。
嬴政说出了自己的忧虑:“大秦以军功立国,无数人靠着在战场上厮杀获得爵位,获得良田。寡人一直忧虑,若大秦没有了战争,是否以后都只能看到一些熟面孔?”
嬴政是实打实在赵国落魄过,所以不像一些贵族,觉得选用熟人就很安心,有所谓门第之见,他来者不拒,选贤任能。
可谁是能人?谁能走到他面前?
如李斯这般的文臣到底是少数,以军功进位,是无数人所能看到的清晰的渠道,这是一个希望,不能一刀切掉。
对此朱丹祭出了科举制:“科举有文举,也有武举。文举考量治国之术,当然,初期不用多么高端,能治理一方乡里就很不错了,这种基础人才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缺的。所以我们可以围绕着这个出题,选拔出是否有真实水准的,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武举那就更不用说,政哥你肯定不会觉得将军只要有一把子力气就够了,他的文化素养可以没有文臣那么高,但一定不能不识字,所以面试要有,笔试也要有……”
朱丹侃侃而谈科举制度。
嬴政双目发亮,几乎是立刻的联想到了朱丹让人造的纸,还有她拿出来的简体字。
通过考试优中选优,建立在大部分人可以识字的基础上。
这后世当真是奇妙,嬴政心想若能也去看一看就好,必定有诸多可取之处。
朱丹就武器与政哥达成了共识后,就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投入到如何攻克高炉会爆炸的问题上。
她带着人换更好的耐火砖,改变高炉结构,点火前进行检查,降低一批生铁矿的投入分量……尝试各种手段调整高炉。
后面倒是没有在发生之前那么恐怖的爆炸了。
但也或多或少会出问题。
像是煤气泄漏中毒,风箱失控发生故障……以及使用一段时间后直接崩塌了。
朱丹忙得焦头烂额,幸好她后面吸取了教训,每一次开炉时不是汤圆盯着,就是她用神识盯着,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