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10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娇娘捧着脸儿,吃得好生幸福。
  林森则捧着瑶柱虾干馅粽子,光嗅着香味便是双眼放光。
  他手里的这只粽子,成本仅次于鳆鱼咸肉粽,需要用到河虾籽、河虾脑、河虾酱、河虾肉与虾油,配以足有半个掌心大的瑶柱,以及特制的海鲜酱油,先用虾油将河虾虾仁、瑶柱、圆糯米、圆葱等物炒制熟透,然后再加上一些特制的小咸菜,辅以虾汤和酱油炒制均匀,最后用粽叶包裹。
  这一口下去,满嘴都是虾肉的鲜甜香味,脑门里被一个字所霸占:香。
  这种极致的鲜香味道让林森一时失语,只记得再来一口,软嫩q弹的瑶柱又裹着一股海鲜味霸道地冲入口腔。
  又是一阵失神过后,舌尖终于尝到了一丝咸香。林芝自制的倒笃菜咸香脆嫩,那一丁点的咸香,仿佛成为荒漠中的绿洲,教沉迷的味蕾有了稍适休息的落脚处。
  等全身心放松下来时,林森陡然捕捉到那一抹回甘,鲜香、咸香和回甘交错,好吃到根本停不下来。
  直到把最后一口咽下去,林森才长长喟叹一声:“真好吃啊。”
  林芝也一口一口,吃得干干净净。
  一家三口填饱了肚子,而后宋娇娘进灶房里取了几碟子水果出来,一边将荔枝杨梅送到桌上,一边念叨:“喏,这是陶郎送来的杨梅,这个荔枝呢是砚哥儿送来的。”
  “也不知道咱们请的人,有没有到杭州府,赶没赶上把东西送到陶郎府上,也不晓得他们两个喜不喜欢咱们送的粽子、扇子和香囊。”
  宋娇娘心中担忧,陶应策和戚娘子时下在杭州府任通判,请人捎带回来一盒当地特产果子、一匣子当地产的杨梅、几大壶杭州产的黄酒、一幅陶应策亲手画的张天师画像与一对戚娘子亲手做的香囊。
  “放心吧,肯定来得及。”林芝笑道,“人牙行有担保的,要是与咱们下单时说得不同,还得赔钱呢。”
  “也是。”宋娇娘想了想,点点头。她剥开一颗荔枝,把水润润的果肉放进嘴里,又想到:“瞧着荔枝,我就想起砚哥儿,这几日砚哥儿怎么累得脸色那么差?”
  “估计又有案子了。”
  “有案子也不能这样糟蹋身体啊。”宋娇娘叹着气,念叨着:“说不得也是陶郎走了的缘故,你看吕三哥他们几个也跟着陶郎去杭州府了,怕是没几个能帮得上忙的。”
  林芝安慰宋娇娘:“娘,你想陶郎走了,砚哥儿的上峰应当也换了人,这段时间定然得勤勉低调一些,免得遭人忌讳。”
  “咱们最近也做了不少补身子的汤汤水水,我瞧着砚哥儿脸色不好,但身量也没差。”
  被林芝一家担心的沈砚,近来的确忙碌。他虽是递交了辞职书信,但要将所有事务交接完成以后方才得已离开,甚至若不是说自己要重回国子监读书,并参与秋闱,恐怕上峰还不愿意放他走。
  好不容易离开以后,想重回国子监读书又要多方发力。
  这不端午节次日,沈砚便跟着陶应衡前往好味斋参宴。
  李博士坐在席上,看着进门的沈砚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冷哼道:“某个小子怎么来了?不是说当个小吏就好?”
  坐在旁边的周博士哭笑不得,抬起胳膊肘撞他一下:“砚哥儿莫要放在心上,李博士那是三天两头便要说起你,你问问在场学子,哪个上课时没听过你的大名。”
  顿了顿,他又道:“砚哥儿已经辞了吏职,忙活了一个月才把事务都交接好,时下打算重新回到国子监读书呢。”
  “你看看他瘦的,多憔悴啊!”
  “回国子监读书?”直到听到这话,李博士才双眼放光,站起身来。他下意识也想感叹一句沈砚受苦什么的话语,可看着沈砚高出不少,甚至胖了一些的脸庞,欲言又止:“……憔悴?”
  “是啊……额。”周博士瞥了一眼沈砚,表情一僵。别说是瘦了,这孩子比他上回见着时,还胖了一点。
  顶多,黑眼圈深了点。
  第111章
  周博士嘀咕一句,赶忙改口:“来来来,快入坐,瞧瞧你这黑眼圈,大理寺怎把人累成这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