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第49节(2 / 4)
“等下咱们在街头吃就好了。”
“那爹呢?”
“他少吃不顿又不会饿。”
“……娘。”林芝面无表情拉着宋娇娘往回走,“爹会哭的,会哭给你看的哦。”
母女俩吵吵闹闹,咋咋呼呼,引得不少人侧目。到最后还是林芝撒腿就跑,方才让宋娇娘歇了心思。
林芝去了生面店,在里面转了一圈却是没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上前寻了掌柜,没曾想对方露出诧异模样:“您要您要绿豆粉?”
林芝点点头:“正是。”
生面铺掌柜摇摇头 :“绿豆粉没现货,您铺里要的话起码得提前十日。”
林芝愣了愣:“……唉?”
回头打听一二,林芝方才知晓原来时下绿豆粉丝虽已面世,但数量极少,能制作的铺面更是屈指可数,价格更是高到让人咋舌。
普通的生面,也就是生索饼不过五到十文一斤,可那绿豆粉丝足要三百文一斤。
林芝听到价格,险些没能撑住面上笑容,拿这玩意做鸭血粉丝汤?那她得卖多少钱?一碗里总要放二三两,成本便是六十文!
生面铺掌柜瞅她一眼:“小娘子还要吗?”
林芝摇摇头,敬谢不敏,她定了定神,索性问起老板可有类似的替代品。
生面铺掌柜见状,弯腰从柜里拿出一袋东西来:“小娘子请看,这个乃是临安那边常见的食材,煮制以后宛如瑶琴丝线,故名银丝,也有人唤其米缆。”
林芝取来一看,倒是认出这物正是后世的细米线,时下铺子里或是放入汤羹作为辅菜,又或是与鸡丝共煮,名为丝鸡面。
“另外还有这个。”掌柜又取出两袋东西,这物颜色要深一些,呈棕褐色:“这个乃是葛根与玉延所制,这个是玉延与普通麦粉所制。”
玉延便是山药的别称,简而言之面前一个是葛根山药面,还要一个是山药面。
林芝想了想两者的模样,摇摇头,果断选择了米缆来。
她提上两袋子米缆,又去豆腐铺里买了油豆腐,回到家里便开始制作起来。
因着前面都已准备就绪,所以林芝三下五除二,便将鸭血鸭杂米线端了出来。
随着林芝撩起帘子,鲜香便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直直钻进林森夫妇的鼻腔内,引得两人不自觉地喉结滚动。
当汤碗送到面前,两人目光齐齐下移,面露惊讶之色:只见清醇的鸭汤上,酱褐色的鸭血、鸭肝、鸭胗和鸭肠等物切得厚薄均匀,与金灿灿的油豆腐一道整整齐齐地堆在碗边,雪白的面线在汤里若隐若现,上面落着翠绿的香菜和葱花。
单看颜色,眼前这道菜品已是上乘,更何况香味亦是如此出众。
林森口齿生津,赶忙舀起一勺鸭汤送入口中,这汤吊得极好,老鸭慢炖而成的汤汁稍稍过头便容易油腻,可这汤用胡椒稍稍调味,让浓鲜里混着胡椒的微辛,汤鲜美醇厚的同时又清冽爽口。
鸭血抿在舌尖,嫩得几乎化开,带着点脏器特有的醇美。
鸭肠脆弹,鸭肝绵密,每口都浸着汤底的厚味,
再来是一勺面线,甚至不用用力吮吸,面线便哧溜一下滑入口中,顺着喉咙直直落入胃袋。
登时暖意四溢而开,从胃里漫开,一阵一阵涌向四肢百骸,教人止不住鼻尖冒汗,浑身皆是熨帖得很。
林森呼的吐出一口长气,正打算细细品尝,才发现面前的汤碗竟是不知何时变得空空荡荡,教人不禁心生遗憾。 ↑返回顶部↑
“那爹呢?”
“他少吃不顿又不会饿。”
“……娘。”林芝面无表情拉着宋娇娘往回走,“爹会哭的,会哭给你看的哦。”
母女俩吵吵闹闹,咋咋呼呼,引得不少人侧目。到最后还是林芝撒腿就跑,方才让宋娇娘歇了心思。
林芝去了生面店,在里面转了一圈却是没寻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她上前寻了掌柜,没曾想对方露出诧异模样:“您要您要绿豆粉?”
林芝点点头:“正是。”
生面铺掌柜摇摇头 :“绿豆粉没现货,您铺里要的话起码得提前十日。”
林芝愣了愣:“……唉?”
回头打听一二,林芝方才知晓原来时下绿豆粉丝虽已面世,但数量极少,能制作的铺面更是屈指可数,价格更是高到让人咋舌。
普通的生面,也就是生索饼不过五到十文一斤,可那绿豆粉丝足要三百文一斤。
林芝听到价格,险些没能撑住面上笑容,拿这玩意做鸭血粉丝汤?那她得卖多少钱?一碗里总要放二三两,成本便是六十文!
生面铺掌柜瞅她一眼:“小娘子还要吗?”
林芝摇摇头,敬谢不敏,她定了定神,索性问起老板可有类似的替代品。
生面铺掌柜见状,弯腰从柜里拿出一袋东西来:“小娘子请看,这个乃是临安那边常见的食材,煮制以后宛如瑶琴丝线,故名银丝,也有人唤其米缆。”
林芝取来一看,倒是认出这物正是后世的细米线,时下铺子里或是放入汤羹作为辅菜,又或是与鸡丝共煮,名为丝鸡面。
“另外还有这个。”掌柜又取出两袋东西,这物颜色要深一些,呈棕褐色:“这个乃是葛根与玉延所制,这个是玉延与普通麦粉所制。”
玉延便是山药的别称,简而言之面前一个是葛根山药面,还要一个是山药面。
林芝想了想两者的模样,摇摇头,果断选择了米缆来。
她提上两袋子米缆,又去豆腐铺里买了油豆腐,回到家里便开始制作起来。
因着前面都已准备就绪,所以林芝三下五除二,便将鸭血鸭杂米线端了出来。
随着林芝撩起帘子,鲜香便迫不及待地涌了出来,直直钻进林森夫妇的鼻腔内,引得两人不自觉地喉结滚动。
当汤碗送到面前,两人目光齐齐下移,面露惊讶之色:只见清醇的鸭汤上,酱褐色的鸭血、鸭肝、鸭胗和鸭肠等物切得厚薄均匀,与金灿灿的油豆腐一道整整齐齐地堆在碗边,雪白的面线在汤里若隐若现,上面落着翠绿的香菜和葱花。
单看颜色,眼前这道菜品已是上乘,更何况香味亦是如此出众。
林森口齿生津,赶忙舀起一勺鸭汤送入口中,这汤吊得极好,老鸭慢炖而成的汤汁稍稍过头便容易油腻,可这汤用胡椒稍稍调味,让浓鲜里混着胡椒的微辛,汤鲜美醇厚的同时又清冽爽口。
鸭血抿在舌尖,嫩得几乎化开,带着点脏器特有的醇美。
鸭肠脆弹,鸭肝绵密,每口都浸着汤底的厚味,
再来是一勺面线,甚至不用用力吮吸,面线便哧溜一下滑入口中,顺着喉咙直直落入胃袋。
登时暖意四溢而开,从胃里漫开,一阵一阵涌向四肢百骸,教人止不住鼻尖冒汗,浑身皆是熨帖得很。
林森呼的吐出一口长气,正打算细细品尝,才发现面前的汤碗竟是不知何时变得空空荡荡,教人不禁心生遗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