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酒不吃吃花酒(重生) 第5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报——!!!”
  殿外,一声尖利急促的通传声划破了凝重的气氛,带着一种不同寻常的惊慌。
  “何事惊慌?!”江尧心头一跳,厉声喝问。
  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扑进殿内,脸色煞白,声音带着颤音:“启禀陛下!宫门急报!太后......太后娘娘的凤驾已到宫门!未......未经通传,直闯宫禁!此刻......此刻已过了承天门,正往......正往紫宸殿方向而来!随行......随行的还有......于姑娘!”
  “母后?!”江尧和元灯欢同时一惊,脸上都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太后?
  太后在定国公府事发、朝局动荡之初,便以“静心礼佛”为由,就带着在此时身份敏感的于敏盼悄然离宫避居皇觉寺了。
  江尧和元灯话都没有想到太后竟在这个最敏感、最混乱、皇帝即将御驾亲征、贵妃有孕的节骨眼上,毫无征兆地突然回宫了。
  而且是直闯宫禁。
  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重预感瞬间攫住了江尧的心。
  母后此举,绝非寻常,她选择在此时回来,带着于敏盼,意欲何为?况且于敏盼不是疯了吗?
  沉重的脚步声、仪仗的肃穆碰撞声,以及一种无形的、属于上位者多年积累的威压,如同实质般由远及近,迅速笼罩了整个御书房区域。殿内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哐当!”
  御书房沉重的雕花殿门被两名太监用力推开,力道之大,显示出开门者内心的急迫或惶恐。
  殿外的风雨似乎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威势所慑,风声雨声都小了许多。一道身影,在宫人簇拥下,逆着殿内略显昏暗的光线,昂首阔步走了进来。
  太后!
  她穿着一身极为庄重的玄色镶金凤纹宫装,发髻高绾,簪着象征身份的九尾凤钗,凤口衔着硕大的东珠,在幽暗中流转着冷冽的光华。
  她的面容保养得宜,但眼角深刻的纹路和略显削瘦的脸颊,透露出这段时日清修并非全然平静。然而,最令人心悸的是她的眼神。
  那双历经沧桑、洞悉世事的眼睛,此刻锐利如鹰隼,带着一种久居上位、不容置疑的威严和一种山雨欲来的沉凝,冷冷地扫视过殿内相拥的帝妃二人,最终落在江尧紧握着元灯欢的手上,以及元灯欢那身素净宫装下、虽未显怀却已截然不同的姿态上。
  她的目光在元灯欢脸上停留了一瞬,那眼神复杂难辨,有审视,有探究,或许还有一丝极淡的、不易察觉的异样,随即又恢复了深潭般的平静。
  在她身后半步,跟着一位身着月白素裙、低眉顺目的女子,正是于敏盼。她容颜清丽依旧,只是比离宫时更显清减,脸色带着一丝旅途劳顿的苍白,始终垂着眼,不敢直视前方。
  这么看来,于敏盼的疯病,好像是好了。
  “皇帝,”太后的声音响起,不高,却异常沉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瞬间打破了殿内凝固的气氛,“哀家不在宫中这些时日,看来发生了不少‘大事’?”
  她的目光掠过江尧眉宇间深重的疲惫和元灯欢苍白的脸色,最后落在了那张巨大的、标注着触目惊心敌情的南境舆图上,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了然和凝重。
  江尧深吸一口气,松开了元灯欢的手,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压抑的复杂情绪:“儿臣参见母后。母后一路辛苦,怎的突然回宫,未曾提前告知儿臣,也好安排迎接?”
  “迎接?”太后微微挑眉,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带着深意的弧度,“哀家若提前告知,皇帝怕是更‘辛苦’吧?”她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元灯欢,然后缓缓走向御座旁的位置坐下,姿态雍容却带着无形的压力。
  “哀家昨夜得先帝托梦,”太后的声音平静无波,却让江尧和元灯欢的心都提了起来,“先帝忧心社稷,责问哀家为何在国难当头之际,置身事外。故,哀家星夜启程,赶回这风雨飘摇的京城。”她顿了顿,目光如电,直射江尧,“皇帝,南越之事,哀家在路上已听闻。你,可是要御驾亲征?”
  “是。”江尧挺直脊背,迎着太后的目光,没有丝毫闪避,“云州危殆,武安侯受困,朝中无人可用。儿臣别无选择。”
  太后沉默了片刻,殿内的空气仿佛又凝固了几分。她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发出笃笃的轻响,每一下都敲在人心上。
  “别无选择。”太后缓缓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却转向了静静侍立在一旁、脸色依旧苍白却眼神坚定的元灯欢,“那宸贵妃呢?哀家方才在殿外,似乎听到贵妃有意随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