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紧抿的薄唇显然着帝王此刻极其不平静的心情。
  一心求长生的始皇帝不仅根本不能接受自己连五十岁都没能活到的稀少命数,更不能接受自己与自己用半生时间好不容易创立的庞大帝国竟然会有如此潦草的结局。
  呵——
  [二世而亡,二世而亡。]
  始皇攥紧着双拳,狭长的凤目深处燃烧着熊熊怒火,心情极其压抑地在脑海中反复咀嚼着这杀人诛心的八个
  大字!
  看了《史记》后,他算是彻底明白,为什么贴心的孙儿对他十八叔那般恼恨,又对自己的亲父只有六十分的喜欢了!
  也明白了,为何孙儿明明知道张良是隐藏在宫中的余孽,还不忍心杀他了!
  吕雉、张苍、韩信又为何被孙儿给予厚望!
  这一个个人与一桩桩、一件件原本到死都不会让他知道的事情在机缘巧合下,被他洞察,玄鸟是多么偏爱他与大秦,始皇在心潮澎湃的同时也忍不住情绪低迷。
  他长叹一声合上《史记》,闭眼倚靠在身后的椅背上,两条拧到一起的长眉,让他整个人分外难受。
  诚然,书中记载的秦末乱象令他看得触目惊心,但他并不是一个随意迁怒的人,明白大秦最后的下场也与他本人脱不开关系,而他造成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在有生之年根本就没有为大秦帝国培养出一个优秀又合适的“秦二世”继承人。
  扶苏是他第一个孩子,出生于他即位后的第七年,那时他二十一岁,尚未亲政正忙着推翻压在他头上的几座大山,他虽然疼爱这个儿子,却根本无暇去多关注他。
  后来随着他推翻几座大山,亲政收权,儿子、女儿越来越多,他也愈来愈忙,忙着增加秦国实力,忙着扩张秦国的领土,忙着横扫六合。
  忙忙碌碌二十六年,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抱负将秦国的实力推到了最巅峰的位置,然而这时他的儿女们都已经慢慢定性了。
  史书上的记载直白又残忍,那一行行墨字令自信威严了几十年的始皇帝在此刻不得不承认一个令他十分蒙羞的事实——
  与祖辈、父辈们相比,他辛苦半生创立下来的诸多政绩虽然无一人能匹敌,可是在培养儿女、教育儿女这方面,他属实是差的不得了。
  虽然看着他膝下有十八个儿子、十个女儿,开枝散叶不算少了,可惜,在关键时刻无一人是真的顶用的。
  长子“扶苏”最后于边塞拔剑自刎,这个结局虽然令他悲怆不已,但他冷静下来细细思量,这确实是那个犟种能做出来的事情!
  而幼子“胡亥”最后被“赵高”所把持,“李斯”在“赵高”的威胁、拉拢、蛊惑之下,最终决定冒险地弃“扶苏”、选“胡亥”,也在他的预料范围之内。
  可是超出他预料的是——“胡亥”本人泯灭人性的残暴与恍若野猪般的愚蠢!
  “他”在篡位后,逼死“扶苏”这个对他有最大威胁的“长兄”,他姑且还能拧着长眉,用处理政治对手来解读,但这个孽障后来杀尽自己其余的哥哥们,甚至残忍的杀害对他根本没有威胁的姐姐、妹妹们,这就让他这个做父亲的根本想不出半句话来解读!恨不得直接将残暴的小儿子给抓去北郊王陵,当着列祖列宗们的面活活将这个小孽障给直接掐死!
  属实是历朝历代都没有见过这般荒唐的事情!
  他的小儿子——胡亥一人屠戮了整个嬴秦皇室!令他这一脉绝嗣!
  而等叛贼们杀进函谷关后,项羽这个有勇无谋的楚地莽夫不仅屠戮了整个嬴秦宗室,还在咸阳城内大肆屠城,最后还愚蠢地一把火烧了他的咸阳宫宫殿群!简直是愚不可及!难道这个莽夫的脑袋里想不出来各国王宫内会保存多少珍贵的典籍与竹简记录吗?
  他覆灭六国时是将六国的宫殿给一比一“搬”到了渭水边上,除了令他深恶痛绝的赵王室和赵都贵族外,其余几国的王室和贵族们他都没有赶尽杀绝!更没有做出什么屠城焚宫的蠢事!
  而项燕的孙子——
  呵——
  怨不得最后是刘邦这个落魄的寒门亭长打败了一个楚地的名门望族之后,兜兜转转地接手了他庞大的遗产!
  始皇越想越气,骨节分明的两只大手捏的指节发白、青筋直冒,纵使是他心中燃烧着的满腹怒火都能烧遍整片荒原了,但从内而外散发出来的气息却变得越来越低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