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2 / 3)
刘季听到樊哙这分析,脸上的神情也慢慢变得认真了起来。
他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同乡,若说家世的话,屠夫家在这小乡邑内虽然谈不上是望族,但家里每日的伙食可是不差的。
樊哙本人生的很威猛,高高大大、健健硕硕的,若是将脸上的络腮胡子好好修一修也是个浓眉大眼的精神青年。
可樊哙差就差在他的气质,因为整日干屠宰的活计,满身血腥味不说,气势也很凶悍,别说小姑娘们了,连一个成年男人都不敢和樊哙走的太近,生怕樊哙拧拧眉,就把他那沙包大的拳头砸到人家的脑门上了。
同他这个有名的混混一样,樊哙在家乡里也是个难结亲的。
此刻听着樊哙都想要从军到战场上博前程了,理智告诉刘季樊哙八成真的适合这条路子,可是情感上又告诉他远征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用手指摩挲着腰间的酒葫芦,拧眉深思,耐心地听完樊哙又说了几句心里话后,才抬手对着樊哙严肃地询问道:
“哙老弟,哥哥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你知道百越那地方究竟是什么情况吗?”
樊哙摇了摇头。
刘季摇头叹息道:
“老弟啊,这朝廷要攻打百越和之前的七雄之战可不一样,你别觉得百越和咱楚地挨着,这征讨百越的战事就适合你了。”
“据我听到的消息,百越那里山林密布,天气热的很,还有很可怕的瘴气!”
“生活在那里的土人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特别难对付,一个个滑得就像是野猴子一样,咱七雄的人若是到了
那里中了瘴气,别说上战场杀敌了,单单一个拉肚子都能把你活活拉死!”
“你想要去百越战场上拿人头,搏爵位,说不定连瘴气这一关都渡不过去呢!”
“若是你在南边回不来了,你家里人可怎么办呢?”
听到自家大哥这话,樊哙也不由一怔,他这还是第一次听到百越的切实情况。
看着樊哙愣住拧着浓眉陷入纠结中了,刘季在心底无声地感慨了一句“年轻气盛,想法太简单了”,就摇了摇头,拿着筷子大快朵颐了起来。
羊肉炖的香味很浓,顺着半开的窗户慢慢往外散。
炎热的夏日午后。
位于沛县东南方向,约莫相距五百多里地的楚地淮阴。
一个腰佩短剑,约莫十岁刚出头的小少年正拿着一根简陋的鱼竿顶着头顶上的刺眼阳光,眼巴巴地盯着河面,盼望着能够钓到一条鱼来满足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
一个端着木盆来河边准备漂洗木棉的老妇人看到这大热天的,这个小孩儿又跑来河边钓鱼了,不由在心底道了一句“造孽”啊。
这小孩儿长得又黑又瘦,在当地靠着“穷”出名了。
两、三岁时他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一人艰难地将他拉扯到八岁也跟着闭眼去了,这三年,成为孤儿的小少年可谓说是靠着吃百家饭才没能饿死。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宽裕,一次两次还没什么,多次下来谁都要厌烦的。
一听这小孩儿肚子叫的这么厉害,显然是又饿得很了。
老妇人在心底叹息一声,端着木盆慢慢走到小少年身后张口喊道:
“狗蛋儿,你又没找到东西吃?”
正在握着自己做的简陋鱼竿默默钓鱼的小少年闻声遂转过头,看到是一个五旬左右、长得和蔼的老妇人,不由抿紧双唇,沉默地低下了头。 ↑返回顶部↑
他仔细打量着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同乡,若说家世的话,屠夫家在这小乡邑内虽然谈不上是望族,但家里每日的伙食可是不差的。
樊哙本人生的很威猛,高高大大、健健硕硕的,若是将脸上的络腮胡子好好修一修也是个浓眉大眼的精神青年。
可樊哙差就差在他的气质,因为整日干屠宰的活计,满身血腥味不说,气势也很凶悍,别说小姑娘们了,连一个成年男人都不敢和樊哙走的太近,生怕樊哙拧拧眉,就把他那沙包大的拳头砸到人家的脑门上了。
同他这个有名的混混一样,樊哙在家乡里也是个难结亲的。
此刻听着樊哙都想要从军到战场上博前程了,理智告诉刘季樊哙八成真的适合这条路子,可是情感上又告诉他远征可不是闹着玩的。
他用手指摩挲着腰间的酒葫芦,拧眉深思,耐心地听完樊哙又说了几句心里话后,才抬手对着樊哙严肃地询问道:
“哙老弟,哥哥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你知道百越那地方究竟是什么情况吗?”
樊哙摇了摇头。
刘季摇头叹息道:
“老弟啊,这朝廷要攻打百越和之前的七雄之战可不一样,你别觉得百越和咱楚地挨着,这征讨百越的战事就适合你了。”
“据我听到的消息,百越那里山林密布,天气热的很,还有很可怕的瘴气!”
“生活在那里的土人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特别难对付,一个个滑得就像是野猴子一样,咱七雄的人若是到了
那里中了瘴气,别说上战场杀敌了,单单一个拉肚子都能把你活活拉死!”
“你想要去百越战场上拿人头,搏爵位,说不定连瘴气这一关都渡不过去呢!”
“若是你在南边回不来了,你家里人可怎么办呢?”
听到自家大哥这话,樊哙也不由一怔,他这还是第一次听到百越的切实情况。
看着樊哙愣住拧着浓眉陷入纠结中了,刘季在心底无声地感慨了一句“年轻气盛,想法太简单了”,就摇了摇头,拿着筷子大快朵颐了起来。
羊肉炖的香味很浓,顺着半开的窗户慢慢往外散。
炎热的夏日午后。
位于沛县东南方向,约莫相距五百多里地的楚地淮阴。
一个腰佩短剑,约莫十岁刚出头的小少年正拿着一根简陋的鱼竿顶着头顶上的刺眼阳光,眼巴巴地盯着河面,盼望着能够钓到一条鱼来满足自己饥肠辘辘的肚子。
一个端着木盆来河边准备漂洗木棉的老妇人看到这大热天的,这个小孩儿又跑来河边钓鱼了,不由在心底道了一句“造孽”啊。
这小孩儿长得又黑又瘦,在当地靠着“穷”出名了。
两、三岁时他父亲就病逝了,母亲一人艰难地将他拉扯到八岁也跟着闭眼去了,这三年,成为孤儿的小少年可谓说是靠着吃百家饭才没能饿死。
这年头家家户户都不宽裕,一次两次还没什么,多次下来谁都要厌烦的。
一听这小孩儿肚子叫的这么厉害,显然是又饿得很了。
老妇人在心底叹息一声,端着木盆慢慢走到小少年身后张口喊道:
“狗蛋儿,你又没找到东西吃?”
正在握着自己做的简陋鱼竿默默钓鱼的小少年闻声遂转过头,看到是一个五旬左右、长得和蔼的老妇人,不由抿紧双唇,沉默地低下了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