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1 / 3)
他是该回去劝家族改弦更张早早押宝“皇长孙”还是继续在长公子身上干耗呢?
这是一个要好好抉择的重大问题!
平生非常爱读书,也酷爱学习的始皇,发自肺腑地认为自己的乖孙和他一样是个极其追求不断进步的人。
瞧着孙儿一听到他的话后,都惊喜的说不出来话了,始皇遂又笑道:
“缨可是也想要开蒙久了”
早晚都得“上学”的,秦缨惊讶过后,也放平心态,看着自己大父困惑地询问道:
“大父,缨要学什么呢?”
“学七雄语言,君子六艺,诸子百家,历代史书,以及帝王之道。”
“前三项内容大父会安排专门的老师教你,后两门内容大父亲自教你。”
听到大父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就说出来了这一个比一个硬核的课程,缨小胖墩儿的两个眼睛都惊得瞪大了,他这不是要上“幼儿园”吗?怎么大父一上来就给他把当成“高中生”整!
不是,这对吗?!
瞧着小家伙似乎被这些课程给惊吓到了,始皇又笑着哄道:
“缨不用担心,这些课程不会让你一下子全部学的,你的老师们会根据你的年龄合理安排,慢慢教的。”
[这还差不多。]
秦缨听到这话瞬间松了口气,忙一脸乖巧地点头笑道:
“多谢大父,缨要读书。”
看着孙儿如此上进,始皇眼中的笑意就变得更浓了。
站在一旁听完爷孙俩对话的蒙毅已经是雷的外焦里嫩了。
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小皇孙开裆裤里的天外尿布还没脱下,奶粉还没有断呢吧?!
瞧着小胖墩儿满脸笑容的可爱模样,蒙毅心中一叹,唉,还垫着尿布的小殿下明显是吃了年龄小的亏啊!完全不知道他这一串预定的课业量可是要他父亲读书时的整整多出两倍多呢?!
别的课程不提,单单说七雄语言,皇室内除了陛下一人精通外,长公子也只会秦、赵、韩、魏、楚五雄的语言,小皇孙一上来就是“七雄语言”,嗯……只能说,陛下对皇长孙寄予厚望啊!
完全听不到蒙毅心声的秦缨就这样傻乎乎的被自己大父带到了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求学路上。
爷孙俩达成一致意见,等二月初扶苏和王灵知道他们儿子要读书的消息时,秦缨已经坐在章台宫侧殿内看到自己的十一个老师了。
从法家到儒家,从老缭头到老泽头,从楚人老师到齐人老师,十一个老师,十个老头加一个壮汉,其中六个都是熟人。
以后,小胖墩儿可有的说了——
我幼时,廷尉李斯亲自教我法家学问,太尉缭教我兵家内容,四朝老臣纲成君蔡泽教我杂家学问,治粟内史许旺为我传播农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亲爹的老师淳于越同样想要偷偷摸摸地将我拐到儒家学问的殿堂。
临淄博士教我齐语,新郑博士为我讲授中原韩语,郢都博士为我讲解像鸟叫一样的楚语。
我穿着尿不湿,抱着奶瓶,跟着大梁而来的博士学魏语,跟着蓟都的博士学燕语,蒙毅内史亲自教我老秦人的秦语,甚至每天日理万机的大父都会特意抽出一个半时辰为我讲史,传授帝王之道。
我亲爹一辈子都没住进去的章台宫,我从半岁开始就几乎日日往里跑。
章台宫侧殿是我读书、午休的地方,章台宫餐厅是我陪着大父一起用膳的地方。 ↑返回顶部↑
这是一个要好好抉择的重大问题!
平生非常爱读书,也酷爱学习的始皇,发自肺腑地认为自己的乖孙和他一样是个极其追求不断进步的人。
瞧着孙儿一听到他的话后,都惊喜的说不出来话了,始皇遂又笑道:
“缨可是也想要开蒙久了”
早晚都得“上学”的,秦缨惊讶过后,也放平心态,看着自己大父困惑地询问道:
“大父,缨要学什么呢?”
“学七雄语言,君子六艺,诸子百家,历代史书,以及帝王之道。”
“前三项内容大父会安排专门的老师教你,后两门内容大父亲自教你。”
听到大父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就说出来了这一个比一个硬核的课程,缨小胖墩儿的两个眼睛都惊得瞪大了,他这不是要上“幼儿园”吗?怎么大父一上来就给他把当成“高中生”整!
不是,这对吗?!
瞧着小家伙似乎被这些课程给惊吓到了,始皇又笑着哄道:
“缨不用担心,这些课程不会让你一下子全部学的,你的老师们会根据你的年龄合理安排,慢慢教的。”
[这还差不多。]
秦缨听到这话瞬间松了口气,忙一脸乖巧地点头笑道:
“多谢大父,缨要读书。”
看着孙儿如此上进,始皇眼中的笑意就变得更浓了。
站在一旁听完爷孙俩对话的蒙毅已经是雷的外焦里嫩了。
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小皇孙开裆裤里的天外尿布还没脱下,奶粉还没有断呢吧?!
瞧着小胖墩儿满脸笑容的可爱模样,蒙毅心中一叹,唉,还垫着尿布的小殿下明显是吃了年龄小的亏啊!完全不知道他这一串预定的课业量可是要他父亲读书时的整整多出两倍多呢?!
别的课程不提,单单说七雄语言,皇室内除了陛下一人精通外,长公子也只会秦、赵、韩、魏、楚五雄的语言,小皇孙一上来就是“七雄语言”,嗯……只能说,陛下对皇长孙寄予厚望啊!
完全听不到蒙毅心声的秦缨就这样傻乎乎的被自己大父带到了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求学路上。
爷孙俩达成一致意见,等二月初扶苏和王灵知道他们儿子要读书的消息时,秦缨已经坐在章台宫侧殿内看到自己的十一个老师了。
从法家到儒家,从老缭头到老泽头,从楚人老师到齐人老师,十一个老师,十个老头加一个壮汉,其中六个都是熟人。
以后,小胖墩儿可有的说了——
我幼时,廷尉李斯亲自教我法家学问,太尉缭教我兵家内容,四朝老臣纲成君蔡泽教我杂家学问,治粟内史许旺为我传播农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亲爹的老师淳于越同样想要偷偷摸摸地将我拐到儒家学问的殿堂。
临淄博士教我齐语,新郑博士为我讲授中原韩语,郢都博士为我讲解像鸟叫一样的楚语。
我穿着尿不湿,抱着奶瓶,跟着大梁而来的博士学魏语,跟着蓟都的博士学燕语,蒙毅内史亲自教我老秦人的秦语,甚至每天日理万机的大父都会特意抽出一个半时辰为我讲史,传授帝王之道。
我亲爹一辈子都没住进去的章台宫,我从半岁开始就几乎日日往里跑。
章台宫侧殿是我读书、午休的地方,章台宫餐厅是我陪着大父一起用膳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