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夜里,饭罢,轩辕承稷跟黛玉聊着惠儿跟何辅城二人的事情。
  “我皇叔父吧,清廉刚正是没得话说,便是平素言行谨慎过头,给人不好亲近的印象。我父皇跟他的关系,那是比同母的兄弟都亲,但我皇叔父比以往更谨小慎微,恪守礼仪。在朝中,也是不结朋党。何大人不跟我皇叔父提亲,也有这层原因。
  原来跟她提过让皇上赐婚。只是惠儿儿时说要嫁给何辅城一事,人尽皆知。何木头一直不表露心迹,要靠赐婚嫁过去,惠儿觉得委屈。我便就此作罢。”
  黛玉笑着道:“去年我出嫁那会儿问惠儿,她不是这般说的。”
  “噢,她是哪般说的?”轩辕承稷问。
  黛玉笑着道:“惠儿说总是这两年。且看就好了。何家哥哥心里有她的,只差这层窗户纸了。”
  轩辕承稷道:“原来她坐我们后边时,总是她吃瓜看戏,现在轮到我们了。”
  二人说笑一番,跟往日那般合衣相拥而眠。
  这一夜,黛玉又梦入太虚幻境。手边依旧是那本《金陵十二钗副册》。
  她翻着册子,原本画着枯池,败藕的那一页,连画带判词,竟是消失了。
  梦中醒来,已是天明。
  她已不再害怕了。
  从茜雪,金钏儿,到香菱,她们的生活发生改变后,她们的判词便能从薄命司的册子上消失。
  可见,事在人为,命是能变的。
  黛玉心道,她亦是如此。
  轩辕承稷听到她的动静,也起了床,去驿馆厨房吩咐了早饭。
  不一会儿,小弦子带着两个内侍,便把可口的早饭带了进来。
  惠儿屋里有些动静,跟着她的嬷嬷说她还未醒。轩辕承稷便告诉其早饭已经做好,让待会儿被惠郡主拿去。
  鱼片粥,小菜,馒头,米糕,水煮蛋。黛玉觉得美味又可口,吃了不少。
  “在外边不比在家中,可还习惯?”轩辕承稷给她夹着菜,问着。
  “只要在稷哥哥身边,哪里都好。”黛玉道。
  轩辕承稷心中甚暖,有妻如此,此生无憾。
  二人饭罢,他便换上朝服,刚要出驿馆,便来一癞头和尚来化缘。
  眼下时候尚早,轩辕承稷便折回驿站的厨房,亲自跟黛玉一道,给那和尚拿新鲜素食。
  那和尚也不客气,喝了粥,又将馒头糕点塞进袖带。遂又笑着对黛玉道:“姑娘,好久不见。”
  黛玉奇道,她何时见过那和尚?仔细一想,又忆起曾经父母说过的一件旧事。她三岁那年,有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她出家,父母没有答应。那和尚说,若是舍不得她,便不能让她见哭声,除父母外,外姓亲友一概不见,方可治这不足之症,平安了此一生。莫非刚刚这位来化缘的和尚,是那位癞头和尚?
  那和尚道:“姑娘这些年,可有按老衲说的不见外姓人,不见哭声?”
  黛玉道:“哭声近年是没有了,外姓人倒是见了不少。”
  轩辕承稷道:“高僧可有指示?我是不得让爱妻受半点委屈,让她见眼泪的。”
  他读原著时便知道,这个世界的和尚道士,都是高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