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公主、八公主对六皇子道:“六皇兄,我们一道走吧。”
  却见六皇子仍呆呆地看着林姑娘的背影,她们便笑嘻嘻地道:“六皇兄,我们先走了。”
  出门便有各自的嬷嬷、宫女们,将七公主、八公主接回各自的宫中。
  只留下六皇子,呆呆地看着五皇子护着林姑娘离去的背影。
  潘先生摸着胡子,眯着眼睛笑着。该给皇上进言,给六皇子找个伴读了。
  潘先生想起一人,河道总督,何渭之子,何辅城。那何辅城,年十二,通诗书,精六艺,懂礼仪,有当世“张九龄”的神童之称。潘先生在何渭面前曾笑称,生子当如何辅城。
  潘先生想推荐何辅城,一来是他素有贤名,二来是他比六皇子要大不少,可以引导引导六皇子。
  且说轩辕承稷,此时正送黛玉去宫门的路上。黛玉的随从不能进宫,正在宫门外候着。
  轩辕承稷跟黛玉在前走着。侍从远远地在后边跟着。
  两人穿过上书房旁边的小花园,里边花香四溢,馥郁芬芳。
  轩辕承稷一直没有说话,静静地陪着黛玉走着。
  太阳已经升老高了,在五彩的鹅卵石铺的花丛小道上,留下了他二人的身影。
  轩辕承稷今日穿着一件月牙色的宽松的长衫,发上束着金冠,沿着金冠,两边垂下洁白的发带。那发带跟襟袍此时正随风起着舞。
  黛玉只看着地上的影子,都觉一阵心怦然。以前以为他是内侍,便跟自己说,她将来若要嫁人,便嫁如际哥哥那般的男子。谁知,他不是内侍。她的欢喜,铺天盖地般而来。
  黛玉不再看他,快走两步,走在前头,道:“五殿下很是眼熟。我们可曾见过?”
  轩辕承稷笑着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酒逢知己千杯少,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知道,自己已经掉马夹了。但是黛玉非但没有怪他隐瞒身份,却因此而十分高兴。他此时也坦然。
  黛玉听到“知己”二字,便觉得心噗噗的。
  她定了定神,回头道了一句:“五殿下,小女子认为,人生最激动的事,莫过于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黛玉骤然想起那首诗后边还有两句,人生四大喜,还有“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她对自己刚刚脱口而出的句子,羞红了脸,便又转了过去。
  “怎称五殿下了?不是稷哥哥吗?”轩辕承稷笑着道:“林姑娘,在下不是有意隐瞒。在下却是叫承稷,是“承上启下”的承,“江山社稷”的稷。”
  能每天见到她,他亦十分欢喜。再也不用扮成内侍,溜出宫找她了。
  黛玉已经猜到他的名字了,她亦是笑着道:“稷哥哥,不该是喊玉儿吗?怎么林姑娘前,林姑娘后了?”
  “玉儿。”
  风吹过,鹅卵石的路上,落了点点花瓣。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轩辕承稷伸手去接落花。
  他想着,最好的时节,便是此吧。不,会有无数个好时光,在前头等他。
  第14章 护花(11)
  出上书房,穿过章政殿的东花园,再行一段两边都是高墙的青石路直道,便是东大门。荣国府派来接黛玉的马车,便歇在东大门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