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2 / 2)
原来的轩辕承稷的记忆,因为数日发热,丢失了一部分,曾经读过的一些书不记得了。而后世的他是名理科生,对文史仅停留在业余爱好者的层面。
上书房有好几位先生授课。几位先生对轩辕承稷如今的情况都达成了共识,又回禀了皇上,让五殿下跟六殿下、七公主、八公主一起重读《四书》。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不过,这些书里的有些内容,是后世中学教材里有的。比如《论语》,他就不陌生。
麻烦在于,自宋代开始,程朱理学兴起,特别是被誉为圣人的朱熹出了本《四书章句集注》。明清的学子们,便要以此书为教材,要以朱圣人对《四书》的理解为标准答案。
轩辕承稷来的这个世界,虽然被原著作者曹公架空了,说“无朝代可考,今我师假借汉唐等年纪添坠”。但是,这个以汉唐为参考塑造出来的年代,却是有鼻烟壶等明清时代才有的物品,也要按朱圣人的理解去读《四书》。
轩辕承稷看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后,默默地心疼了一番这个世界的读书人。因为书中朱圣人的批注,有的地方晦涩难懂,有的地方含糊不清,还有的地方不一定对。
可能古代原住民,对文言文的感觉要亲切一些,读朱子集注会更得心应手。但是,轩辕承稷观察了一下他前边坐着的六皇子、七公主、八公主,似乎也对朱圣人的批注不那么感兴趣。此时六皇子在聚精会神地看窗外,七公主在看手指,最小的八公主以额枕书,好像是睡着了。
先生们其实并不怎么管他们。轩辕承稷的记忆中,只有皇上来了上书房,皇子、公主们才会老实一些,包括曾经被誉为“好圣孙”,每天至少出一篇打油诗的四皇子承历。
三皇子、四皇子都已经相继成年,在外开了府,如今他二人便不在上书房了。
如今上书房里最大的皇嗣便是轩辕承稷。曾经的轩辕承稷,读书很用功学习,一个字一个字背朱圣人的话。但是大病之后的记忆,便只有残句断章了。
可见,没有深刻理解基础上记忆,就是很容易忘。
轩辕承稷是不想把朱圣人的话再那么背一遍。而且他觉得“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就是一个伪命题。搞不懂的东西,读一千遍就能弄懂了?没准写书人自己都没弄明白呢。
背《四书五经》还不如去凤藻宫找贾元春听戏呢。上一次,她讲了贾敏出嫁。若再有机会,轩辕承稷便想打听,王熙凤是如何看上贾琏这个花心大萝卜的?贾赦那般不喜欢邢夫人,原来是怎么就把她娶回去当续弦了的?还有,贾赦明明是嫡长子,怎么就被挤到花园隔出来的东院,把荣国府正中央的荣禧堂给贾政两口子住?荣宁国府诸如此类的奇葩事件,其实还有很多。
前排的六皇子轩辕承瞻在发呆。轩辕承稷顺着他发呆的方向看去。窗外的大柳树上,歇着两只黄鹂鸟,正叽叽喳喳着,唱得真好听。春天来了,真好。
“请五殿下说说,《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解?”先生看到轩辕承稷如今也开始心不在焉了,便给他提了个问题。先生听太医院说,五殿下的记忆因多日高热有些缺损,如今便从最容易的开始,跟六皇子、七公主、八公主重新学过。
这句孔夫子的名言,曾经出现在轩辕承稷的中学课本,大学课本,以及大学选修课的教材上,并且给出过三种互不相同的解释。 ↑返回顶部↑
上书房有好几位先生授课。几位先生对轩辕承稷如今的情况都达成了共识,又回禀了皇上,让五殿下跟六殿下、七公主、八公主一起重读《四书》。
《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不过,这些书里的有些内容,是后世中学教材里有的。比如《论语》,他就不陌生。
麻烦在于,自宋代开始,程朱理学兴起,特别是被誉为圣人的朱熹出了本《四书章句集注》。明清的学子们,便要以此书为教材,要以朱圣人对《四书》的理解为标准答案。
轩辕承稷来的这个世界,虽然被原著作者曹公架空了,说“无朝代可考,今我师假借汉唐等年纪添坠”。但是,这个以汉唐为参考塑造出来的年代,却是有鼻烟壶等明清时代才有的物品,也要按朱圣人的理解去读《四书》。
轩辕承稷看过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后,默默地心疼了一番这个世界的读书人。因为书中朱圣人的批注,有的地方晦涩难懂,有的地方含糊不清,还有的地方不一定对。
可能古代原住民,对文言文的感觉要亲切一些,读朱子集注会更得心应手。但是,轩辕承稷观察了一下他前边坐着的六皇子、七公主、八公主,似乎也对朱圣人的批注不那么感兴趣。此时六皇子在聚精会神地看窗外,七公主在看手指,最小的八公主以额枕书,好像是睡着了。
先生们其实并不怎么管他们。轩辕承稷的记忆中,只有皇上来了上书房,皇子、公主们才会老实一些,包括曾经被誉为“好圣孙”,每天至少出一篇打油诗的四皇子承历。
三皇子、四皇子都已经相继成年,在外开了府,如今他二人便不在上书房了。
如今上书房里最大的皇嗣便是轩辕承稷。曾经的轩辕承稷,读书很用功学习,一个字一个字背朱圣人的话。但是大病之后的记忆,便只有残句断章了。
可见,没有深刻理解基础上记忆,就是很容易忘。
轩辕承稷是不想把朱圣人的话再那么背一遍。而且他觉得“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就是一个伪命题。搞不懂的东西,读一千遍就能弄懂了?没准写书人自己都没弄明白呢。
背《四书五经》还不如去凤藻宫找贾元春听戏呢。上一次,她讲了贾敏出嫁。若再有机会,轩辕承稷便想打听,王熙凤是如何看上贾琏这个花心大萝卜的?贾赦那般不喜欢邢夫人,原来是怎么就把她娶回去当续弦了的?还有,贾赦明明是嫡长子,怎么就被挤到花园隔出来的东院,把荣国府正中央的荣禧堂给贾政两口子住?荣宁国府诸如此类的奇葩事件,其实还有很多。
前排的六皇子轩辕承瞻在发呆。轩辕承稷顺着他发呆的方向看去。窗外的大柳树上,歇着两只黄鹂鸟,正叽叽喳喳着,唱得真好听。春天来了,真好。
“请五殿下说说,《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何解?”先生看到轩辕承稷如今也开始心不在焉了,便给他提了个问题。先生听太医院说,五殿下的记忆因多日高热有些缺损,如今便从最容易的开始,跟六皇子、七公主、八公主重新学过。
这句孔夫子的名言,曾经出现在轩辕承稷的中学课本,大学课本,以及大学选修课的教材上,并且给出过三种互不相同的解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