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3)
轩辕承稷忍住笑,道:“我老人家,今日不见你家老爷太太。宫里贵人让我带了东西给林姑娘,麻烦爷爷帮忙通传一下林姑娘的人来。”
黛玉这会儿正在李纨处。昨儿宝玉一通闹腾,她刚刚缓过来。今儿一大早,她随众姊妹,给王夫人请安。方知,金陵王家来了信,说是金陵的薛姨妈之子薛蟠,仗势依财,打死人,现在应天府下了案。其母舅王子腾来信告诉这边,想让薛家来京都避一避。好巧不巧,黛玉等姊妹跟王夫人请安,正遇到这档子事,王夫人便把她们几个都赶去了寡嫂李纨房里来。
来人说,宫里有人来,说是给林姑娘送东西,让林姑娘的人去接。
诸姐妹皆十分诧异。李纨便让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去接。
黛玉心头一亮,会不会是那位内侍哥哥来送的呢?便跟王嬷嬷一道去见宫里来的人。
但见门外,来人就是那位内侍哥哥。
他背着光,负手而立。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看着还是半人高的小黛玉,想到她来贾家的这些遭遇,王夫人摆谱,宝玉不顾及她的感受,轩辕承稷心中怜悯不已。
他将小弦子手里的大包小包接过,递给王嬷嬷。又取出一块帕子包着的物件,递给黛玉。
黛玉打开手帕,但见一对颜色润泽的镯子。她道:“这太贵重了。哥哥,这倒底是宫里哪位贵人给我的啊。”
轩辕承稷笑着道:“姑娘跟旁人说是七公主送的便好。”
黛玉心道,她又不曾见过七公主。七公主为何送她东西?而且,这位内侍哥哥说,让她跟旁人这般说,那便不是了。宫里的人,她只认识这位内侍哥哥。这镯子只怕是他送的。
昨儿宝玉见她没有玉,便要摔自己的玉。他怪那通灵宝玉,不会择人高低。偏生他有,林妹妹没有,便要摔。黛玉心想,若是宝玉表哥真有心,见她没有玉,大可以像内侍哥哥这般,私下送她一块,哪用得上大庭广众一顿闹,把她置于何处?
然而,这位哥哥是因为知道玉的事情,来送她玉的吗?不然怎么会这么巧?想必是宫里人的神通吧。都说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离不了天家的眼。黛玉如今就有这般感觉。
她又问:“请问哥哥贵姓?”
轩辕承稷可以蒙贾家的人,但不想骗她,便道:“在下名叫陈际。耳东陈,因缘际遇的际。”前世他用了二十一年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他就告诉她了。
黛玉心里一阵暖,际哥哥是她来到京都后,除了外祖母,对她最好的人。
她接过帕子,那帕子上有淡淡的香味,想必是宫里的熏香吧。随后,便抬起头,给了他一个笑容。
第9章 护花(6)
且说黛玉拿了那镯子,跟大包小包的回来,府里众姊妹皆来问。
寡嫂李纨的父亲原是国子监祭酒。李纨自她夫君贾珠过世后,便看上去如朽木死灰一般,每日只侍亲养子,或者陪姑娘们针线诵读。
这会儿,李纨正兴致冲冲地看着黛玉带回来的一对镯子。
“这镯子是糖白玉的,极其珍贵呐。”李纨啧啧称奇,“姑娘是怎么跟七公主有故的?”
黛玉笑了笑,道:“想是太上皇原来南巡时,我父亲曾去过太上皇下榻的甄家。因缘际遇,跟皇家的人结过缘。”
上述的话,倒也不假。黛玉曾听父亲提起过,太上皇六次南巡,甄家就接待了四次,花的银子,跟流水一般。父亲也曾伴驾过。
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七公主送来的,际哥哥说是,那便当七公主送的了。
“出手这般阔绰,是皇家的手笔。”李纨道。
黛玉又将轩辕承稷带给她的糕点、笔墨纸砚、针线,以及女孩子的饰品,跟诸姐妹们一分。
李纨拿了些糕点,给贾兰吃。迎春拿了些糕点、针线、饰品。探春和惜春都拿了糕点、笔墨纸砚和饰品。
李纨故意抬高声调,对着窗外道:“姑娘跟七公主有缘,我们跟着沾光。” ↑返回顶部↑
黛玉这会儿正在李纨处。昨儿宝玉一通闹腾,她刚刚缓过来。今儿一大早,她随众姊妹,给王夫人请安。方知,金陵王家来了信,说是金陵的薛姨妈之子薛蟠,仗势依财,打死人,现在应天府下了案。其母舅王子腾来信告诉这边,想让薛家来京都避一避。好巧不巧,黛玉等姊妹跟王夫人请安,正遇到这档子事,王夫人便把她们几个都赶去了寡嫂李纨房里来。
来人说,宫里有人来,说是给林姑娘送东西,让林姑娘的人去接。
诸姐妹皆十分诧异。李纨便让黛玉的乳母王嬷嬷去接。
黛玉心头一亮,会不会是那位内侍哥哥来送的呢?便跟王嬷嬷一道去见宫里来的人。
但见门外,来人就是那位内侍哥哥。
他背着光,负手而立。阳光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
看着还是半人高的小黛玉,想到她来贾家的这些遭遇,王夫人摆谱,宝玉不顾及她的感受,轩辕承稷心中怜悯不已。
他将小弦子手里的大包小包接过,递给王嬷嬷。又取出一块帕子包着的物件,递给黛玉。
黛玉打开手帕,但见一对颜色润泽的镯子。她道:“这太贵重了。哥哥,这倒底是宫里哪位贵人给我的啊。”
轩辕承稷笑着道:“姑娘跟旁人说是七公主送的便好。”
黛玉心道,她又不曾见过七公主。七公主为何送她东西?而且,这位内侍哥哥说,让她跟旁人这般说,那便不是了。宫里的人,她只认识这位内侍哥哥。这镯子只怕是他送的。
昨儿宝玉见她没有玉,便要摔自己的玉。他怪那通灵宝玉,不会择人高低。偏生他有,林妹妹没有,便要摔。黛玉心想,若是宝玉表哥真有心,见她没有玉,大可以像内侍哥哥这般,私下送她一块,哪用得上大庭广众一顿闹,把她置于何处?
然而,这位哥哥是因为知道玉的事情,来送她玉的吗?不然怎么会这么巧?想必是宫里人的神通吧。都说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离不了天家的眼。黛玉如今就有这般感觉。
她又问:“请问哥哥贵姓?”
轩辕承稷可以蒙贾家的人,但不想骗她,便道:“在下名叫陈际。耳东陈,因缘际遇的际。”前世他用了二十一年的名字,在这个世界,他就告诉她了。
黛玉心里一阵暖,际哥哥是她来到京都后,除了外祖母,对她最好的人。
她接过帕子,那帕子上有淡淡的香味,想必是宫里的熏香吧。随后,便抬起头,给了他一个笑容。
第9章 护花(6)
且说黛玉拿了那镯子,跟大包小包的回来,府里众姊妹皆来问。
寡嫂李纨的父亲原是国子监祭酒。李纨自她夫君贾珠过世后,便看上去如朽木死灰一般,每日只侍亲养子,或者陪姑娘们针线诵读。
这会儿,李纨正兴致冲冲地看着黛玉带回来的一对镯子。
“这镯子是糖白玉的,极其珍贵呐。”李纨啧啧称奇,“姑娘是怎么跟七公主有故的?”
黛玉笑了笑,道:“想是太上皇原来南巡时,我父亲曾去过太上皇下榻的甄家。因缘际遇,跟皇家的人结过缘。”
上述的话,倒也不假。黛玉曾听父亲提起过,太上皇六次南巡,甄家就接待了四次,花的银子,跟流水一般。父亲也曾伴驾过。
至于这些东西是不是七公主送来的,际哥哥说是,那便当七公主送的了。
“出手这般阔绰,是皇家的手笔。”李纨道。
黛玉又将轩辕承稷带给她的糕点、笔墨纸砚、针线,以及女孩子的饰品,跟诸姐妹们一分。
李纨拿了些糕点,给贾兰吃。迎春拿了些糕点、针线、饰品。探春和惜春都拿了糕点、笔墨纸砚和饰品。
李纨故意抬高声调,对着窗外道:“姑娘跟七公主有缘,我们跟着沾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