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出了这样的事,百姓们都惶惶不安,心头恐惧着接受商行施粥是不是就等于和衙门作对。一时间门户紧闭,根本不敢踏出门槛半步。
  可吃不饱饭的人数还是占比多,过了午时眼瞧衙门那边风平浪靜,竟真没再派出多的差役前来找茬。
  有个别胆子大的畏畏缩缩摸到粥铺前,仍然得了满碗白粥和厚实棉衣。听着丫鬟小厮轻声细语的关怀,不禁对态度恶劣动仄拿威勢压人的官差生出几分怨怼。
  病症泛滥,物价暴涨,身为父母官本該推出决策来稳定民心,官差的威严也该用在生事抢掠的暴徒身上。
  可他们收受好处助纣为虐,对无权无势的百姓敲诈勒索,甚至还要对施粥救民的商行掌柜进行欺压。
  种种行径,这不是明摆着要活生生逼死老百姓么?!
  不论哪朝哪代,民心都是上位者最难以舍弃的利刃。用得好就是民之所向,顺应天意,用得不好则民愤滔天,官位难保。
  深谙官场法则的樊旭当然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当差役回去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展示受欺惨状,樊旭非但没有拿出衙门的气势派人捉拿凶手,反而还勒令差役们避开粥厂不许再去找麻烦。
  差头当众丢了那么大的面子怄得几差吐血,可舌根发麻,让他使劲张着下巴却愣是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
  樊旭被他唔唔啊啊比手画脚的噪音搅得心烦,抬腿就是一记窝心脚狠踹在他胸口:“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欺负成这样,还有脸来找本官诉冤?!滚!滚得越远越好!再让本官看见你,当心你的脑袋!”
  那差头本来还想描述下简言之表情是多么的淡定,语气又是多么的嚣张,没成想樊旭这一脚不留情面,踹得他胸口一痛,顺着口水真吐出血沫来。
  领头的都受了重惩,手下人哪还敢再多话,忙藏起脸把昏迷不醒的差头给抬了下去。
  樊旭气得额角暴出青筋,一扫人前端正儒雅的做派,抓起欒師爺奉来的茶水就一饮而尽。
  “大人别生气,若气坏身子就不值当了。无非是办几个粥廠笼络人心,等弟兄们伤好全,咬准一个粥廠杀鸡儆猴,谅那些掌柜也不敢挑衅律法,非要和衙门闹得鱼死网破。”
  “你懂什么!”樊旭重重坐回软椅上,眼里淬出火光:“本官还未下令,他们就敢抢在官府前賑济施粥,这分明是不拿本官当回事!也怪本官当日心慈手软放过郑家,给了商行可乘之机,叫他们挑唆官民不和,蓄意往本官政绩史上泼脏水!”
  您老可真是谦虚了,上任小半年除了四处敛财外您老还有个啥政绩啊?欒師爷如是腹诽。
  只是这话他绝不敢当着樊旭的面说,脸上更是堆出讨好的笑来:“大人息怒,这都是外边那起子糊涂人起的糊涂心思,您是朝廷官员,无人不真心敬服。纵然商行办廠施粥意图笼络人心,可有人为您出资,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啊。”
  好事?
  在欒師爷看来确实是好事,樊旭贪财,一点银子看得比命还重。商行的掌柜自掏腰包给百姓们提供物资,既免了民愤滋长又无需动用县衙錢财,这不是很合樊旭一贯只进不出的德行么?
  可栾师爷不知道,樊旭打的根本就是放任百姓自生自灭好让朝廷多拨些賑灾金的主意。
  商行掌柜办厂施粥,那些没染病的百姓得到救济便很难冻饿而死,这样一来,他还怎么靠死亡人数去贪那么些银子?
  樊旭原想收押几个出头的掌柜就能唬住商行,毕竟士农工商的阶级根深蒂固,看似风光的富商们在官府面前连大声说话的资格都没有。
  不成想郑家顶风作案,浑然无视官府,和简言之那个秀才联起手来闹出那么大的动靜。
  若是差役办事得力,一举攻破防线捣毁了粥厂还好,偏偏几个不中用的,叫人打得屁滚尿流的撵回来。
  要再派人去难免会落人口实,佐证了衙门见不得有人施以援手,越发激起民愤不好把控。
  樊旭一想到这个就气不打一处来,手头用力,将那个青窑藤花茶盏砸了个粉碎。
  栾师爷看他动这么大的气,吓得不敢吭声。
  樊旭兀自烦了半晌,倏然眸光一冷,召他到跟前:“本官交给你一样差事,你亲自去办。他们不是想借此笼络人心,挑唆百姓和衙门作对么?那本官就成全他们。你这样........”
  樊旭低声耳语,说罢那冷似刀剐的目光在栾师爷面上逡巡:“本官的意思,你可明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