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宋文彩的加入对黎源来说是个大方便,像办理营业执照,店铺租赁等,他作为本地人就要熟悉便捷许多,随便找个熟人就能快速办理此事,还不用走弯路。
  这段时间黎源主要办理两件事:寻找合适的店铺,注册“喜茶”商标。
  古代也有商标保护意识,例如在行当前加上姓氏是最常用的方式,但即便这样也有人山寨,毕竟姓氏不具备唯一性,这就需要正版商家花钱找人不断宣传自己,再就是报官抓山寨的。
  官府抓的是制假,并不保护专利权和专属权。
  黎源在打造品牌方面非常熟练,子都山灵芝就是他和珍珠一手打造出来的,独特的商标,超越同行的经营模式,即便没有律法保护,已经打出名气。
  若再加一个具有法律效应的注册权,就“无敌”!
  他几乎每日都去昭示栏读政令,不巧,前段时日议事局商业部刚刚通过注册商标权的法令。
  黎源不会在“喜茶”前面加自己的姓氏。
  这样做的话,以后会冒出张氏喜茶,赵氏喜茶,时日一久,等咖啡普及开,人们记住的是姓氏,而不是喜茶。
  他要将“喜茶”两字注册为独一无二的商标,以后若有人卖咖啡,就不能叫喜茶,可以叫黑茶、苦茶,唯独不能叫作喜茶,他还有更大的畅想,以后世界各地,这种提神醒脑的饮料就叫“喜茶”!
  他还希望那句酸不拉几的话能流传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年,以宣示他对某个人的主权。
  但是这件事有难度。
  法令刚通过的注册权并不完善,主要保护民间惯用商标,像“喜茶”这种看似囊括性较广的名称能否注册并无说明。
  就像大家都认识的“绿茶”、“白茶”这种物品名称并不能被注册。
  黎源决定跟商业部谈谈此事。
  商务部在下城区设立四所办事中心,它们不管日常商业活动,而是处理一些无法解决的事情,和收集各类信息意见。
  黎源准备过两日就去走一趟。
  铺子其实他也看好了,离海市极近,走出去就能看见他们摆摊的那棵大榕树。
  直白点,就在大榕树后面那个坡上。
  优点是这里是看海的绝佳位置,视线一点不挡,因离开下面的主干道,看不见人摊杂乱的场景,但是又能听见熙熙攘攘的人流声。
  缺点也很明显,这里不属于任何一条主干道,只在路口有几家茶楼酒肆,针对海市客户,然后就要走一截带着坡度的小路才能抵达。
  小路不算窄,可过一辆马车。
  宋文彩和花三看着这家屋舍无言以对。
  “黎老弟,我们开的是茶铺,不是小食肆,要那种门面大大的,特别气派的,位置非常好的地方才行,这,这,这……”
  黎源问,“谁喜欢那种?”
  宋文彩指指自己,花三也指指自己。
  黎源再问,“番邦人呢?”
  宋文彩很肯定,“自然喜欢,这些番邦人最喜欢我们的茶楼。”
  黎源不否认,“那他们为什么喝我的喜茶?”
  花三举手,“黎大哥做的味道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