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说实话冷的咸豆花下肚后有些不舒服。
  下次选冷甜豆花试试。
  珍珠就爱吃浇了各种果酱的甜豆花。
  原以为他年岁小贪口甜食,没想到这是珍珠家乡的吃法。
  黎源顿住,他知道该做什么了,具体的内容还不清楚,但是方向有了。
  心中事情大落,黎源脚步轻快地前往海市。
  他要购置商贩所需的一应物品。
  第74章 靠近
  置办摊贩的价钱不高,一副担子,两个箱子,一头放置吃食,另一头放置碗筷工具,若是卖需要加热的东西,还要买个小炭炉和些许煤炭。
  以卖豆花为例,一碗豆花十五文,除去成本净赚八文左右,一天卖二十碗就是一百六十文,一个月接近五两银钱,一年近六十两,商贩的税收高于农户,但小商贩一年只需缴纳一两银钱左右的税收即可。
  商铺的税收要高不少,最高是海运贸易。
  难怪大朝的商业如此发达,更多人都愿意来大城市,虽然物价高房价高,但是赚得也多,运气好过几年返乡,就能在乡下过上富足的生活。
  像梨花村的老郎中便是如此,稍微有见识的年轻人也更愿意去大城市发展,跟黎源所在的后世区别不大。
  但大城市的不方便也是显而易见,逼仄的居住地,各种生活开支,所以真的要想赚钱养老,在大城市也要省吃俭用,就像黎源的父母,他的父母其实都是技术工,工资并不低,但夫妻两人并不舍得吃用。
  黎源算了算,他卖的豆花要绕地球两圈半才能成为大朝首富,兴许到时候珍珠的父亲会让他们两人见面。
  算了,还是去跑海运吧!
  富贵险中求,但是他目前没有门路,黎源按捺住心中的想法,就算去跑海运也要是跟珍珠见面后,两人商量好再出发,若是他一声不吭就去跑海运,珍珠肯定会很生气。
  卖担子的老板见黎源颇有干劲的模样好意提醒,“后生刚来京城?”
  见黎源点头又说,“你来的还算是时候,早两年不是这样,你看街上来来往往都是人,似乎做什么营生都赚钱。”
  实则不然,小贩的收入除去交税,还有打点关系和孝敬,实则就是层层盘剥,到手的银钱并不多,若是运气不好得罪不该得罪的人,地痞流氓天天缠着你,再好的生意也做不下去。
  除去这些还有同行恶意竞争。
  如果百姓日常生活便能遭遇作奸犯科,横征暴敛之事,统治阶级便腐烂到根系,溃烂坍塌是迟早的事情。
  看来大朝改革是迟早的事情,若不改只有亡国的结局,黎源第一次生出妖相不易的感受。
  老板又笑着解释,“不过这两年有所改善,但小哥最好还是找熟人带带,大家只是想赚点小钱,谁又知政令如何变化,即便执行但阳奉阴违,苦的还是我们老百姓。”
  看来跟海运政令一样,其他各项领域的改革,老百姓也持谨慎观望态度。
  这是人之常情,政令改革未带来显著利好时,更多面对的是质疑,即便拿到实打实的好处,亦会有不同的声音。
  但黎源还是觉得有些违和,每日去告示栏阅读时政成为他新的爱好,议事局大力推进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是毋庸置疑的事情,且没有任何隐瞒试探,政策的利好也是清晰明了的。
  亦没看见明显的反对和质疑。
  这般看来,议事局及其背后推手已经掌握朝政大权。
  但民众的反应却非常谨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