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梨花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见识都有很大的进步,只是大家日日相处,并不察觉,一与外界交流,就十分明显。
  黎源见双方沟通顺利,又见事情不急不缓进行着,一箱箱灵芝谨慎有序地被搬运到马车上,虽然场面喧闹,但并不混乱。
  陈家小子带着掌柜验货。
  田小子正与对方认真记录核对称重数量。
  每等各是什么价格,分毫不差。
  交易地在祠堂旁新建的灵芝堂进行。
  村人们有事帮忙,无事远远站着看热闹。
  没有人大声喧哗。
  突然有人问到,“今年中等品数量不够,下等品却要多出不少,跟合同要求的有出入,不知如何处理,源哥儿呢?让他拿个主意。”
  众人都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但黎源讲课也讲过合同的重要性,他们都知晓达不到对方的要求是要给赔偿的。
  众人顿时在人群里搜寻里黎源的身影。
  负责销售的村长二儿子倒是有办法,但他第一次主持交易,还是有些紧张,担心自己思虑不足,也跟着寻找黎源的身影。
  倒是埋头记数字的田小子头也不抬地说,“黎大哥说要家去给祖母做吃食。”
  众人顺着敞开的大门看见绿意蔓延的田埂上,黎源远去的身影,更远的地方有两只大白鹅,遥遥看见主人高兴地扇动翅膀,发出明亮高亢的叫声。
  那道身影清晰明亮,显得主人闲时惬意,可抚摸鹅冠的动作似乎带着某种思念。
  众人惊觉,小夫郎已经离开大半年。
  村中每有事情发生,无论大小,黎源必定现身,从不推诿,但一旦事情走上正轨,他又不见身影,总有种……
  他在教会学习行走的幼儿如何努力地迈出第一步,一旦走稳便放手站在一旁。
  可是他也才二十二岁呀!
  有时候一些心思灵敏的人会想,小夫郎离家那么久,接人要这般久吗?又不是生活在北地,小夫郎真的还会回来吗?
  但是小夫郎的祖母子侄都还在,他们便不往坏处想。
  只期待小夫郎一切都平平安安才好。
  这次灵芝每户均创收五百银两,主要初期损失的有些多,中等品质按每亩产量比去年低不少,去年的产量村里几位重要人物都知道。
  世界上本无秘密,经一年发酵,许多家庭都知道,一对比顿时扼腕叹息,这要是初期注意点,严格遵守种植要求,起码还要再多两三百两,于是不用黎源提醒,梨花村在灵芝种植方面越发严格。
  不过当下更多人都喜笑颜开。
  这么多银两可得辛苦好几年才能挣到。
  不等大家开心,村长召开紧急会议,这次大家都要参与,村人嘻嘻哈哈拎着板凳,还以为要商量明年的种植计划,不少人想扩大种植面积,一些人力不足的就想拉上亲戚朋友一起干。
  谁会嫌钱少。
  村长组建了村委会,不止有得力的年轻人,也有地位高的老人,还有能说会道人缘好的妇人。
  村委会宣布了两件事,第一:钱不露白,要露也晚点露,想帮衬亲友没问题,拿出去炫耀就不行,点名批评梨花家。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