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4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没有运动可做,汤婵只想好好睡觉。美酒助眠,她卷着棉被一裹,片刻便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睡到天亮,她裹着被子坐起来打了个哈欠,“他人呢?”
  秋月告诉汤婵,“二爷去晨练了。”
  汤婵挑了挑眉,话音刚落,一个高大的人影从屋外踏了进来。
  是解瑨。
  分明是冬日,解瑨穿得却很单薄,利落的短衫勾勒出一副挺拔身材,身上似乎还带着运动后的热气。
  汤婵视线状若不经意地扫过他的腰身,低头问好,“您回来了。”
  见汤婵已经醒了,解瑨冲她点了点头当作招呼,随即自然地稍微错开视线,“今日要奉茶认亲,早些起罢。”
  汤婵感觉到对方礼貌地挪开目光,垂下眼睛看了看只穿着中衣的自己,眉毛又挑了挑。
  丫鬟打来热水让汤婵梳洗,解瑨则是转到净房。
  他再出来的时候已经穿戴齐整,汤婵则是刚刚坐到镜前绾发上妆。
  解瑨没有催促,转身坐到外间榻上,随手拿了本书翻阅。
  过了一会儿,脚步声起,汤婵走到解瑨面前,“久等了。”
  “无碍。”解瑨放下书起身,“走罢。”
  不似江南园林一般的庆祥侯府,解府是个布局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共五进三跨,占地极大。
  除了西路第一、二进被修成了花园,解府的每一路每一进都是一个单独院子。太夫人本来与丈夫住在中路第二进院,谢阁老去世以后,太夫人就搬到西路花园后面的松鹤堂颐养身体,正院自此空了下来。
  解瑨的院子就在原来的正院后头,离松鹤堂不远,汤婵跟在解瑨后面缓步而行,很快就到了地方。
  儿子新婚是喜事,太夫人早早便等在正堂。没用通报,解瑨和汤婵一到,守门的丫鬟就让二人进了门。
  这是汤婵第二次见到太夫人,上一次还是在庞雅的喜宴上。
  太夫人年过花甲,身材清瘦,气质典雅,银发梳得一丝不苟,浑身饰品只有一支簪子、一双耳环与一对镯子,但三样成套,都是成色极为通透温润的白玉,华贵却不张扬。
  汤婵想到解瑨屋子里的陈设风格,感觉摸到了一点脉门。母子两个一脉相承,好似都比较喜欢这种低调内敛、简单精致的路子。
  丫鬟端了热茶过来,汤婵跟随解瑨恭敬跪在太夫人身前,端起茶盏敬给太夫人,“儿媳见过母亲。”
  她穿着杏黄缂丝云纹银鼠袄,群青色织金马面裙,发髻间点缀着赤金红宝鬓花,一身打扮沉稳端庄却不沉闷,礼仪规范,举止得体,太夫人看着,心里不由点了点头。
  她含笑接过汤婵敬来的茶,喝了一口表示满意,“地上凉,快起来罢。”
  随后她从任妈妈手里接过早备好的礼,递给汤婵,笑着说道:“我年轻时的一些玩意儿,拿去玩罢。”
  汤婵道谢接过。
  府中只有老夫人一个长辈,汤婵敬过茶,随即便是小辈们给汤婵见礼了。
  当年解瑨的兄长解磐夫妻意外去世,身后留下了一儿一女,儿子解桢今年二十,如今在国子监读书,这两日特意告假,回家参加小叔叔的婚礼。
  解桢已经在两年前成婚,妻子姓于。因两家母亲交好,二人自幼便相识,中间因解桢随祖母小叔回乡而分隔多年,再次相见时,两人已经从幼童长成少男少女,解桢见了于氏一面,便暗生情愫,后得太夫人成全,顺利娶于氏为妻。
  自成婚以来,二人从未有红过一次脸,感情越发要好,认识的人都说这是一对神仙眷侣,只是还未有子嗣。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