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2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交好的契机,便落在汤婵身上了。
  侯夫人扬起笑意,带着汤婵来到庄华长公主身前问好。
  庄华长公主戴着赤金镶红宝头面,身穿大红缂丝牡丹袄,百鸟朝凤马面裙,是位极雍容的贵妇。
  她颔首回应,看见跟在侯夫人身边的汤婵,眉心一动,“这是?”
  侯夫人笑着道:“是我家表姑娘婵姐儿,老侯爷弟弟的外孙女。”
  她叫汤婵给长公主行礼,嘴上介绍道:“……她父亲是个能耐人,靠着自己,不到四十就做到一府同知,只可惜命不好,撇下妻子女儿早早去了。老夫人把人接上京,处了不几日,便喜欢得不得了,只当亲孙女一样疼……”
  庄华长公主眯着眼不语。
  她一眼就看穿了侯夫人的所图为何。
  ……
  庄华长公主的生母戚太妃一直有块心病,那就是侄孙锦平侯的婚事。
  锦平侯府也是开国时便传下来的世袭爵位之一,第一代锦平侯镇守西北,战功赫赫,然而许是杀孽太过,锦平侯府几代单传,人丁单薄,最后到了现任锦平侯戚鸿良这一辈,就只剩下他一根独苗。
  戚鸿良三岁时,府中长辈就全都去世了。
  无人管教,加上宫中的戚太妃溺爱,锦平侯不可避免地长歪了。他仗着祖辈蒙阴,在京中横行跋扈,只是因着戚太妃和庄华长公主两个靠山,才无人敢惹。
  到了年纪说亲时,戚太妃看中了兵部尚书黄大人的小女儿,看在戚太妃跟成国公府的面子上,黄家应允了婚事。
  结果人刚嫁进去没多久,黄家就闹得满城风雨——黄家姑娘嫁进去才知道,锦平侯整日出入勾栏瓦舍,什么香的臭的都往院子里拉。锦平侯府满后院的漂亮丫头,各个斗得乌烟瘴气,庶子女接连出生,成亲那年锦平侯不过十八,可最大的儿子都有五岁了!
  顾忌着戚太妃,黄家没敢闹和离,只是想给锦平侯一个教训,让他不要那般嚣张。
  经这么一遭,锦平侯确实有所收敛,可惜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没过多久,锦平侯便故态复萌。
  黄家姑娘许是婚姻不顺,心情郁结,怀孕生产时一尸两命,香消玉殒。
  戚太妃很是遗憾,但侄孙不能孤单一人,她很快又张罗着给锦平侯续弦。
  她觉得在宫中能接触到的好姑娘太少,这桩事就落在了庄华长公主这个姨母头上。
  庄华长公主就犯了难。
  当年黄家那么一闹,满京城的人家都知道了锦平侯什么德行,那是个整日花天酒地,钻进女人帐子里就出不来的主儿,哪家贵女愿意填这个火坑?
  可若是往门第低点的人家里寻,戚太妃又不乐意。
  戚太妃身处深宫,京里的传言传不到她老人家跟前,故而戚太妃把娘家唯一的独苗当成宝贝蛋,总想着要给她的宝贝良哥儿娶一个哪儿哪儿都好的媳妇儿。
  她觉着良哥儿只是还没懂事,只要娶对了人,良哥儿肯定就能学好。
  出身太低、奔着一品侯夫人位置来的,戚太妃瞧不上,可戚太妃瞧得上的,没人愿意当这个冤大头。
  庄华长公主被为难得要命,寻了许久,总算是寻摸到一个戚太妃满意的,二品大员左都御史的女儿,还是嫡出。
  结果婚事刚定下,这家姑娘就急病去了——说是急病去了,可私底下谣言都在说,姑娘是不愿嫁给锦平侯,听到消息当晚便上了吊。
  原来允了这桩婚事的是左都御史的继室,被许嫁的那位姑娘是前头夫人留下来的女儿。这事儿到现在还有人私下议论,提到左都御史的夫人,便一脸微妙地感慨,果真是继母,心肠狠呐。
  最后庄华长公主没办法,给锦平侯娶了一个伯府的庶出姑娘,谁想到这姑娘嫁进来,也是没几个月便病逝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