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躺平开摆 第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过在船上的磨合,两个丫头也大概摸清了新主子随和大方的性子,故而也去了刚伺候时的小心翼翼,多了几分松快随意。
  二人头抵着头透过小窗一角看风景,双巧时不时发出几声低低的惊叹。
  汤婵笑笑,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梳理着脑海中关于庆祥侯府的信息。
  庆祥侯是开国功臣,爵位世袭罔替,传到如今已经是第五代。汤母的父亲是上一代庆祥侯的庶弟,母亲是信勇伯府的远亲,两位如今都已不在人世。
  汤母出嫁前,所在一房便已经分了出去,出嫁后更是与侯府本家疏远了不少,故而原身的记忆里,除了逢年过节给老夫人等本家长辈请安,并没有太多关于侯府的画面。
  老庆祥侯的子嗣不多,活到成年的只有二子,其中一子是嫡出,也就是如今的庆祥侯庞弘善,另外一子庞弘义是妾室所出,不过生母早逝,记在老夫人名下,由老夫人抚养长大,同嫡子也无甚差异。
  如今的庆祥侯不是什么上进之辈,只在京营挂了个四品的闲职,平日里除了打理侯府庶务,便是四处游玩。
  世子庞逸子承父业,也是个不学无术的小纨绔,不过倒不是欺男霸女草芥人命那一款,只是爱好华灯烟火,斗鸡走马,游手好闲正事不干。
  倒是庆祥侯的弟弟庞弘义,年少从武,娶了一位得力的妻子,在岳父运作之下,外放到福建都司任三品都指挥佥事,已经攒够资历与功劳,马上就要被调回京中前军都督府,升任二品都督佥事,老夫人之前的来信还说,二房抵京的时间应该正好与汤婵她们差不多。
  两房下头各有子女若干,原身关于这些表亲的记忆中很是模糊,虽然汤婵都记下了名字,也只能等见面之后重新认识了。
  大半个时辰后,马车抵达了庆祥侯府。汤家一行人从角门入府,在府门换了小轿,到垂花门下轿子,先往老夫人的福禧堂而去。
  阔别多年,汤母看到眼前熟悉又陌生的景色,不由感慨万千。
  庆祥侯府曾是前朝某个郡王爷别院,太—祖定鼎分封功臣,将别院改制后赏给了庆祥侯府的老祖宗,整个侯府更像是个大园子,亭台楼阁一应俱全,可谓三步一画五步一景。
  汤婵一边观赏一边跟脑中记忆做对比,还不忘感叹,搁在后世,怕得是个需要花钱才能进的景点。
  秋月和双巧这回才算见识到了什么叫京城的豪门贵胄,二人没了马车上的活泛,脸色严肃,唯恐行将踏错给主子惹来麻烦。
  只是二人面上的拘谨都被老夫人派来接人的婆子暗自看在眼里。
  婆子不由暗自撇嘴,果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奴婢,比不得高门大户的训练有素。
  不过出身庶房的姑奶奶不提,这位表姑娘倒也让人高看一眼,到底是有侯府血脉,神情自若,没有拘束敬畏。
  一路到了福禧堂,已经有小丫鬟等在门口,见了汤母与汤婵,立刻露出笑意问好,替二人打了帘子迎二人进房。
  屋里卧着冰盆,一进门,凉爽之气扑面而来。一位满头银丝,身形微胖,慈眉善目的老妇人靠在罗汉床上跟丫鬟说话,正是庆祥侯府的老夫人欧阳氏。
  故人相见,汤母瞬间便红了眼,跪地向老夫人问好,“老祖宗!”
  “欸!”老夫人也很高兴,她被丫鬟搀扶着走下来,亲自将汤母扶起,“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以后就把这儿当自己家……”
  汤母顺着力道起身,有些赧然地擦擦眼泪,“侄女失态,让老祖宗见笑了。”
  老夫人语带嗔怪,“跟我还这么见外?”
  “老祖宗教训的是。”汤母不好意思地笑,“老祖宗还是那么精神。”
  老夫人笑,“早都老得不能看啦,自你随远山南下赴任,都多少年过去了?”
  提到汤父,老夫人叹了口气,“当时我还说,远山是个有能耐的,谁承想……唉,着实可惜了。”
  汤母脸上也略过黯然之色。
  她不愿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便把汤婵拉到身边跟老夫人介绍,“老祖宗,这是……婵姐儿。”
  汤婵认命跪地磕头请安,“见过老祖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