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4)
第一次进入议政堂, 李皓棠特地提前了半个时辰过去。
皇帝尚未入殿,堂下众臣便三三两两地各自闲聊着。
李皓棠没让内监通传,自己悄然入内,想偷偷听一听大臣们在聊些何事。
刚踏进议政堂,李皓棠便听见众人一阵笑:谢大人又要开始炫耀他家姑娘了。
谢文涛手里拿着一篇文章,面上毫不掩饰地满是得意:小女不到八岁,便能有如此见地,如何不能炫耀。
这样的神情让李皓棠忍不住开口:可否给我一阅?
这是谢云韶写的第一篇政论,平心而言其观点还是比较幼稚的。但考虑到谢云韶的年龄,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也算是难得。
太子殿下觉得如何?谢文涛恭敬地将那篇文章呈上,但丝毫未曾掩饰脸上期待又骄傲的神情。
他瞥了眼落款的谢云韶三个字,无端地竟有些羡慕这个不认识的姑娘,下意识地就开口赞道:确有过人之处。
谢文涛闻言大笑的模样让李皓棠印象极深。
后来,在政事堂出入久了,李皓棠才知道,谢文涛是朝中人人皆知的爱女狂人,三句话不离自己的长女谢云韶。
也是自谢文涛口中,李皓棠知道了谢云韶的种种。
话说回来,今日宣赏赐字一事,如果只是发生在君臣之间,其实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龙椅上的那人,不仅仅是君上,更是父亲。
王爷,可能说来你会不信。如果你没有告诉我这些,我根本不知道父亲如此为我骄傲。
谢云韶提及此事,情绪也有些低落:虽然我自小由父亲亲自开蒙教导,但这么多年,父亲说的最多的,还是我的短处。
谢云韶自己都不知道,原来在谢文涛眼里她是如此优秀。
李皓棠抱着谢云韶的手臂不由得紧了紧。
有人轻轻扣了扣书房的门。
谢云韶挣开李皓棠,回头望门口看去。
小姐,宣赏御使他们说要立即启程回京了。门外是阿念的声音。
嗯,知道了。李皓棠回道,你们去送送就行。
阿念领话而去,谢云韶有些不赞成道:王爷这样,恐怕会落人口实。
李皓棠看了看那张已经污损的圣旨,道:这封圣旨也是在试探,若是我们反应太过平静,恐怕后面的日子会更难过。
如此,他才会当众不给御使情面,领完旨意连应有的客套都没有便回来了。
谢云韶将沾了墨的金裱圣旨拈了起来,小心翼翼地收在了柜子里,这才叫人进来收拾书房。
李皓棠看着她做这些,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没讲出来。
接过李皓棠递过来的擦手帕子,谢云韶对他道:前几日有人送了王府几坛酒,是去年秋收后酿的丰收酒。王爷可想尝尝?
谢云韶还记得,那日在誉县,李皓棠喝酒的神情很是愉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