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酷暑的热气已经散去, 渐凉的风吹得杨树叶开始慢慢变黄。
  而田间的麦子此时已是金灿灿一片,放眼望去,满眼丰收的金黄, 映得天空都愈发干净湛蓝。
  出燕州城往东二十里,有一片肥田,那是属于燕州官府的田产。
  官府的田产, 按例律是要租种给本地农户, 以接济当地贫弱的农民。
  但经历了二十余年的休养, 即使是偏远如燕州, 本地的农户也都开垦出了属于自己的新田。
  官府的田庄也就渐渐地无人租种,只能在农时雇佣帮工来耕作收割。
  每年的夏末便是燕州太守最为头疼的时候,农民都以自家田作为先, 官府即使出价也难以寻人帮忙收割。
  但何杨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
  谢云韶提前给了他建议, 让他按照户籍上登记的,去寻暂住于燕州的流民来帮忙。
  蔚州战事已经止息,各处官府也开始遣返流民。
  谢云韶跟何杨商议过,决定将今年的新麦全部散发给在燕州城的流民, 以便他们返乡后能度过今冬和明年春天。
  何杨也是官宦子弟出身,对于乡野诸事本来不大擅长。加上后续送流民返乡一事, 何杨这些日子过得也是脚不沾地。
  前些日子, 谢云韶又主动地给他送了一个帮手来。
  何杨本来是不愿意与赵文虞打交道, 但碍于谢云韶的情面, 他还是将赵文虞放到了城郊田庄上去。
  这日, 谢云韶带了谢灵歆出城赏秋, 顺路便来了田庄这里。
  见她们过来, 何杨丢下手里的事情就迎了上来。
  何大人, 这里的事情可是快结束了?谢云韶四下望了望, 问道。
  再过个两三日便能全部收割完毕了。何杨一边说着,一边有些犹豫地看着谢云韶,这赵文虞倒也确实有几分才干,有他在此相助,事情办起来要轻松许多。
  谢云韶顺着何杨的指示往田边看去,赵文虞素来干净整齐的衣袍上,沾满了草籽灰尘,可他却并不在意,依旧低头计量着刚收上来的麦粮。
  说来惭愧,下官本以为赵长史纨绔子弟,无甚才学,靠着五殿下的支持才到了燕州。故而一直对他存有偏见。但近日一见,才知这侯府二公子能力学识皆有过人之处,先前是我太过狭隘了。
  谢云韶收回了目光,看着何杨。
  何杨见谢云韶不应声,心里有些奇怪,但还是继续说道:让这样的人留在五殿下那里着实有些可惜,下官向王爷建议,拉拢赵文虞过来,但王爷并未同意。
  谢云韶心下了然,李皓棠也是清楚赵文虞的底细,如何会用他。
  只是何杨并不清楚此间诸事,依旧有些惜才。
  王妃,不若你也跟着劝一下王爷吧。何杨知道燕王府是养有信鸽的,如此,五殿下那里少了一员大将,而这王府长史也成了自己人,王爷王妃便也无需顾忌。何况令妹似乎也对赵长史有意。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