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啧,你倒是替人家打算得挺长远的,人家心里未必会这么想……”李三贵只怕是他媳妇儿一厢情愿。
  “你少在这儿给我泼冷水,我能这么说,必然是和我表嫂聊过的。你也别管了,赶明儿我回一趟娘家,再往我三舅家去,你去和徐二他们两口子说清楚了。”连秀芹得意道:“你就瞧好了,这事儿准能成!”
  三日后,连秀芹登了门,身边还跟着一个体态略丰的妇人,她五官生得不错,只是面上有些黄气,手里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儿。
  陶枝将二人通身打量了一番,收拾得很干净,只是衣裳旧了些,一层又一层的缝了不少补丁。
  陶枝将他们三人一齐请了进来,又倒了茶,连秀芹大喇喇地向他们娘俩介绍,“这位夫人姓陶,你们若是能被她瞧上,以后就得叫她一声东家了。”
  褚秋霞拉着孩子恭敬地叫了一声“夫人”。
  “你们一早赶路过来也挺辛苦的,先喝点茶。”陶枝应付了一句,又给连秀芹使眼色,压着声音说:“你和我出来一下,我有话问你。”
  两人当即起身去院子里说话,走到娘俩听不见的地方,陶枝才开口,“秀芹姐,你不是说只有你表嫂一人么,怎么还有个孩子?”
  “唉……这事儿也是说来话长……”连秀芹挠了挠头。
  “那你就长话短说。你表嫂带着孩子过来,我这儿又水塘又多,若是有个万一,她家里人过来闹事事小,把孩子的命丢了事大。无论如何,我总要把这事儿弄清楚了才好拿主意。”陶枝表情严肃的说。
  听她这么说,连秀芹也不含含糊糊了,当下就说:“我表嫂的身世想必李三也同你们夫妻俩讲了,我这侄子自幼丧父,爷奶偏心,全靠他娘护着他,才能全乎地长大。若是她娘不在那个家,他不知要过什么苦日子呢……我三舅娘为了讨好我二表哥一家子,把孩子也赶了出来,说是好给家里省一口饭,如此,这般,就……”
  连秀芹忙看陶枝脸色,又略有些担心地扭头看了堂屋中安安分分坐着的母子俩一眼。
  连秀芹见陶枝好似犹疑不定,顿时有些急了,拉着她的手说:“好妹妹,你就留下他们罢!我这侄子可听话了,让我表嫂和他交代清楚,他一定不会往水塘边跑的!而且他在家里也时常帮他娘干活的,平时你们忙起来了,让他捡个鸭蛋什么的不也挺好?”
  陶枝顿了一下才说:“没有,我只是在想工钱这一块怎么给才好……”
  “这么说你同意留下他们了?”连秀芹喜出望外,嗓门大得惊动了堂屋里的人。
  陶枝见他们都在朝外看,想必是都听见了,便走进堂屋与她们娘俩说清楚,她这儿用人是个什么章程,说罢又领着他们往鸭舍那边去了。
  这会儿二堂哥正在赶鸭子下塘,鸭群如河流涌动一般,截断了路,几人只能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
  那个小男孩儿拉了一下陶枝的袖子,怯生生的说:“夫人,我也会赶鸭子的,您别赶我走。”
  “卯儿!”褚秋霞斥了一声,又向陶枝赔罪。
  陶枝摆了摆手,笑着对他说:“你就叫我陶姨好了,我不赶你走,但是你要听你娘的话,不要去水边玩,知道没?”
  卯儿用力的点了点头,又喜滋滋地去牵她娘的手。
  到了鸭棚边上,陶枝推开窝棚的门,说:“你们先住在这边,吃饭的话,旁边也有一口灶,或是你们和我二哥二嫂搭个伙也成,他们就住在鸭舍最东边的屋子里。”
  褚秋霞朝连秀芹看了一眼,连秀芹不明所以,直接了当的说:“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你就直说,陶家妹妹是最通情达理的。”
  褚秋霞把肩上的包袱解了下来,咬着唇有些为难,说:“出门的时候,婆母什么都不许我带,包袱里就几件换洗的衣物……”
  陶枝当即就懂了,“是我疏忽了,今天你就和我们一起吃吧。被褥这些,你若是不嫌弃,我就回屋拿一些用旧了的过来,你们先凑合睡着。其他的我可以先把头一个月的工钱先支给你,你看缺些什么,咱们赶着车去镇上置办一些?”
  褚秋霞当即就哭出声还跪了下来,让卯儿跟着她给陶枝磕头。
  陶枝哪里经得住这些,连忙去扶她,给她递了帕子擦眼泪,劝道:“我这儿没那么多规矩,再不许给我磕头了。孩子让秀芹姐看着,你和我去前头取被褥去。”
  一路上,陶枝还给她讲了明日该做哪些活儿,让她不用想太多,只专心把鸭子养好就成。
  此事尘埃落定之后,陶枝和徐泽还专程去了一趟县城定鸭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