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朝外头望了一眼,更是心急火燎的。这会儿过去都赶不上早市了,她今日的蛋也还没捡,恐怕连早饭都来不及做了。
  人总是这样,越急越容易出错。
  直到她走到堂屋,叫门槛绊了一下,才发现鞋子穿错了,一只是灰色的鞋面子,一只是鹅黄色绣花的。
  她只好又退回去,坐到床榻边,重新穿鞋。
  徐泽正好推了门进来,讶异道:“你收拾好了怎么不出去?我还以为你没醒呢。”
  “你怎么醒来了也不叫我?早就和你说了要去镇上卖鸭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陶枝停了动作,把脸扭过去不看他,颇有些怨念。
  “这不是看你睡得正香,没忍心打搅你。”徐泽嬉皮笑脸的上前来,看她只穿了一只鞋,便蹲下身去,取来另一只鹅黄色的绣花鞋给她穿上。
  “那我岂不是还要谢你了?”陶枝脸色未变,语气却明显软了三分。
  “谢就不用了,过来吃一口我做的早饭就行了,豆角焖饭,凉拌茄条,豆豉粉蒸肉,都是你爱吃的。”徐泽一面说一面拉她起来,推着她的肩膀朝外走,“走吧,鸭蛋你二婶都捡好送过来了,今日又下了五十四个蛋,吃完饭我们就赶车去镇上。”
  陶枝见他都安排妥当了,也就由他牵着往灶房去了。
  吃完饭,徐泽去后头把牛车赶过来,又把装鸭蛋的两个篮子提上车,还仔细的在篮子下头铺了一层稻草。
  陶枝临出门了,又拐到后堂把攒的四十来个鸡蛋也提了出来,这才锁了门。
  牛车稳当,一路上两人有说有笑的就到了卢山镇。
  菜市上没什么人了,陶枝索性提到了镇上唯一的一条主街上,和一家摆摊卖瓠羹的凑在了一起。
  摊主是个掉了牙的老婆婆,这会儿没有生意便坐着与她闲聊,她笑着问:“姑娘,你们怎么提了这么多蛋来卖?”
  “自家的鸭子下的蛋,特地凑够了百来个才提出来卖的。”陶枝笑着答她,又问,“婆婆,您买几个回去尝尝?”
  老婆婆摇了摇头,“不怕你笑话,老婆子的一碗羹才五文钱,又是起早贪黑熬羹,又要费钱烧柴火,又是让我儿子替我挑过来,赚的都是辛苦钱,一文我都舍不得花。”
  “您多大年纪了?”陶枝只好问些别的。
  “老婆子六十有二啦,到了我这个年纪,还能出来摆摊挣铜子儿,贴补家用,都靠我这一把手艺,熬出来的羹软糯化沙,吃过的人没有说不好的。”老婆婆笑得露出一口缺了门牙的牙。
  徐泽往来镇上是见过这个摊子的,从来没觉得这种没牙的老婆子才会喝的东西有什么好吃的,今天经她一提,倒是起了兴致。
  “十文,给我俩来两碗。”徐泽掏钱放在小饭桌上。
  老婆婆“哎”了一声,忙去给他们盛羹。
  徐泽把满满两碗瓠羹端过来,坐下和陶枝一人一碗沿着碗沿子吸溜着喝。
  瓠瓜煮熟后本味清淡,因此汤底里加了香蕈和竹笋提鲜,又切成了细丝,加了一点姜汁,无功无过,胜在细腻温和。
  若是冬日的早晨喝上一碗,定然能暖和一整天。可惜,今日天气晴朗,还在伏月的尾声。
  喝完一碗热的,两人都出了一身汗。
  徐泽把碗还过去,老婆婆笑眯眯地招呼他俩坐近一点,她的摊位上有一把大青伞,多少能替他们遮一遮日头。
  陶枝心中感慨,虽然还没赚到银子就花出去了十文,但换来一片阴凉,也是好的。
  没过多久,就有路人走了过来问价,“你这鸭蛋怎么卖?”
  “三文一个,是自家水塘里养的。”陶枝忙起身答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