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1 / 3)
夏金桂大吵大嚷,嚷得刺耳,却被压在冷气森森的氛围里显得滑稽。宝玉急得满面涨红,转身恳声对李纨:“大奶奶!这简直荒唐!莫说薛大哥的事尚无实证,怎可纵容私刑,这般匪类行径!”
李纨只是冷眼盯着耳房方向,面色冷硬,未发一言。
“宝玉,你当真以为我和两位身子,靠仁义道德,靠家法有道,便能撑到今日吗?”
忽听屋内一声轻咳,众人回头,宝玉只见黛玉被紫娟搀扶着立在房中。她脸色惨白,却神情宁定,目光微垂。
宝玉急切道:“林妹妹,你向来待下人极好,怎能默许护院这般残忍?”
“那我该如何?”黛玉定定望着他,语气沉静,“劝那些杀人抢掠的流寇放下屠刀?还是跪求府中下人誓死守门?”
宝玉还要再辩:“我知道世道纷乱,但这不是以暴制暴的理由……”
黛玉轻轻一笑,那笑意中尽是凉薄。
她缓缓回身,走到桌边坐下。黛玉已经熬过了最难的时候,刺客她如同要讲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一般,淡道:“你们只知‘世道艰难’四字,却不知艰难到何处。”
黛玉原是并不想说这些的,“贾府当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可赵姨娘她们仍然没完没了地来府中,杀人,抢物,糟践府中的丫鬟。”
黛玉咳了咳,顿了顿,才慢慢道:你们可知,风卷残云之后,井边、池中、廊下,每一处院子,每一间房间,任何一处地方,都有可能躺着一具尸体。后面我们连将尸体运去义庄都做不到,只能在府中就那么放着。”
两位嫂子,府里的管事,听完都别过了头,不堪回想。
“朝廷抄检,贼寇抢掠,已经是家徒四壁,连月钱都发不出来,下人们见家败时常外逃,便是舅舅让他们看好家门,他们也时常懈怠。”
黛玉问宝玉:“那时候就连林之孝和周瑞都死了,这家里独留下我和大奶奶,你要我们怎么办?”
她的声音并不高,却让所有人心口一紧。
宝玉泪水已涌出,夏金桂见众人不说话,驳道:“我瞧你运走不少东西,哪里有你说的这般难!”
黛玉嗤笑,“我拿林家的家业来为贾府续命,你以为那时候的贾府是什么,是个丢进去一个铜板都听不到响声的无底洞。”
她眼神冷冷落在宝玉身上:“宝玉,无论我怎么守,为什么都能被赵姨娘和贾蓉他们破府而入?府里的下人,多的是等着我们这些主子被人害死,好干干净净地霸占贾府。”
宝玉与她两人曾在最美好的大观园里耳鬓厮磨,看花开似锦,为花落背弃。
若是可以,她也想一直天真浪漫地活着,可她父母早丧,寄人篱下,到如今家败人亡,为旁人苦苦求索,她的命运自始至终徒有悲剧。
平儿说要她管家时,她曾想自己也是要强的性子,也想得人赞语。有了宝二奶奶的身份,便不再是无依无靠,贾府便不再是她从前他家依栖,只想远走高飞的是非泥潭。
可如今,昔人不再,唯余物是人非,但她也从繁华似梦中清醒了。
“宝玉,你为何还能如此天真?”
院子里,耳房的惨叫渐渐转为哭喊求饶。
多姑娘手脚都动弹不得了,她只能被吊在梁上。
她知道的事不多,却足够详细的知道有谁在这张密不透风的罗网之中。
赵姨娘贾环、贾蓉贾蔷、薛蟠冷子兴柳湘莲、甚至连大观园中的十二戏子,巧姐的亲舅舅。
黛玉看着官府的人将多姑娘带走,甚至还有从紫檀堡来的所有人,还有宝玉。众人或震惊、或恐惧、或悲愤,但他们所感,远不及黛玉当年亲历的万分之一。
在贾府被绝望凌迟之前,她原以为能与少年一同看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终老一生。
可来时是客,终需一别。 ↑返回顶部↑
李纨只是冷眼盯着耳房方向,面色冷硬,未发一言。
“宝玉,你当真以为我和两位身子,靠仁义道德,靠家法有道,便能撑到今日吗?”
忽听屋内一声轻咳,众人回头,宝玉只见黛玉被紫娟搀扶着立在房中。她脸色惨白,却神情宁定,目光微垂。
宝玉急切道:“林妹妹,你向来待下人极好,怎能默许护院这般残忍?”
“那我该如何?”黛玉定定望着他,语气沉静,“劝那些杀人抢掠的流寇放下屠刀?还是跪求府中下人誓死守门?”
宝玉还要再辩:“我知道世道纷乱,但这不是以暴制暴的理由……”
黛玉轻轻一笑,那笑意中尽是凉薄。
她缓缓回身,走到桌边坐下。黛玉已经熬过了最难的时候,刺客她如同要讲一个无关紧要的故事一般,淡道:“你们只知‘世道艰难’四字,却不知艰难到何处。”
黛玉原是并不想说这些的,“贾府当时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可赵姨娘她们仍然没完没了地来府中,杀人,抢物,糟践府中的丫鬟。”
黛玉咳了咳,顿了顿,才慢慢道:你们可知,风卷残云之后,井边、池中、廊下,每一处院子,每一间房间,任何一处地方,都有可能躺着一具尸体。后面我们连将尸体运去义庄都做不到,只能在府中就那么放着。”
两位嫂子,府里的管事,听完都别过了头,不堪回想。
“朝廷抄检,贼寇抢掠,已经是家徒四壁,连月钱都发不出来,下人们见家败时常外逃,便是舅舅让他们看好家门,他们也时常懈怠。”
黛玉问宝玉:“那时候就连林之孝和周瑞都死了,这家里独留下我和大奶奶,你要我们怎么办?”
她的声音并不高,却让所有人心口一紧。
宝玉泪水已涌出,夏金桂见众人不说话,驳道:“我瞧你运走不少东西,哪里有你说的这般难!”
黛玉嗤笑,“我拿林家的家业来为贾府续命,你以为那时候的贾府是什么,是个丢进去一个铜板都听不到响声的无底洞。”
她眼神冷冷落在宝玉身上:“宝玉,无论我怎么守,为什么都能被赵姨娘和贾蓉他们破府而入?府里的下人,多的是等着我们这些主子被人害死,好干干净净地霸占贾府。”
宝玉与她两人曾在最美好的大观园里耳鬓厮磨,看花开似锦,为花落背弃。
若是可以,她也想一直天真浪漫地活着,可她父母早丧,寄人篱下,到如今家败人亡,为旁人苦苦求索,她的命运自始至终徒有悲剧。
平儿说要她管家时,她曾想自己也是要强的性子,也想得人赞语。有了宝二奶奶的身份,便不再是无依无靠,贾府便不再是她从前他家依栖,只想远走高飞的是非泥潭。
可如今,昔人不再,唯余物是人非,但她也从繁华似梦中清醒了。
“宝玉,你为何还能如此天真?”
院子里,耳房的惨叫渐渐转为哭喊求饶。
多姑娘手脚都动弹不得了,她只能被吊在梁上。
她知道的事不多,却足够详细的知道有谁在这张密不透风的罗网之中。
赵姨娘贾环、贾蓉贾蔷、薛蟠冷子兴柳湘莲、甚至连大观园中的十二戏子,巧姐的亲舅舅。
黛玉看着官府的人将多姑娘带走,甚至还有从紫檀堡来的所有人,还有宝玉。众人或震惊、或恐惧、或悲愤,但他们所感,远不及黛玉当年亲历的万分之一。
在贾府被绝望凌迟之前,她原以为能与少年一同看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终老一生。
可来时是客,终需一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