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黛玉无奈,跟着李大年才真正往宫宴去了。
  才踏入内廷,便有宫人来传话:闯王请林姑娘到偏殿一叙。
  她与左秋梅对视一眼,心中都明白,这恐怕另有文章。
  正思量间,卫太尉上前拱手寒暄:“林姑娘,听犬*子说宝二爷回府了,姑娘可算守得云开见月明,老夫替你高兴。”
  黛玉盈盈一笑,言辞温婉道:“多谢卫太傅,若府中有喜,必请太傅同喜,切莫推辞。”
  这话落在卫太尉耳中,倒觉有些奇怪,毕竟黛玉是女子,这出嫁之事由女子开口邀请见证实在不合礼数。但卫太傅并未多说,只是含笑应下,黛玉和紫娟便叫人请走了。
  左丘梅心中其实也有跟黛玉一样的怀疑,只是他想的与黛玉不同。
  如今贾府虽说毫无权柄,但是在京中却有权势,且不说那十处来年开春便要解散的济民坊,此次守城之功便足以令贾府在新朝廷中占有一席之地。
  黛玉作为贾府的当家主子,往后其在京中的纵横能力不容小觑。
  虽说有闯王不在京中,师景辉这人软弱好拿捏的原因,许多事便由着黛玉自行周旋,可一旦坐了龙庭,千古以来有几位帝王不生猜忌?
  毕竟便是鸿门宴,他们也拒绝不得,在来皇城路上,主仆两人便想了,往昔闯王召见功臣是在京营,而今张才良尚未正式登基,便改在宫中设宴,虽说称帝改制已是必然,但恐怕也只差布告天下了。
  守城之事,不仅是击退胡骑,更是守住长安皇城,这份战功与夺取京畿六城并无轻重之别。对他而言,无疑是他得天顺位的最佳助力。
  他们在皇城禁地,护卫们被拒在皇城之外,只怕便是鸿门宴,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只能自求多福,既来之,则安之。
  师景辉带着副官与左丘梅寒暄,笑容殷切,仿佛情谊深厚。左丘梅心里记着黛玉的吩咐,也笑脸相迎,不露半分戒备。
  黛玉与紫鹃随宫女前行,不多时,便见到曹睢迎面而来。
  “林姑娘,今日宫宴得见,比往日更是光彩照人。”曹睢笑着寒暄,只一语,便转身引她们继续往前。
  黛玉淡淡问道:“不知陛下召我有何事,曹先生可否先告知一二?”她明知闯王在春后才会正式称帝,但既然义军中已有人改口,她也顺势而为。
  “没什么。”曹睢微笑道,“义军出城征伐,少不了贾府商队运送粮草,陛下一向感念姑娘大义。今日听闻姑娘在守城之事为首功,调运皇城炮台,劝动京中各户协力守城。”
  曹睢笑了一声,继续道,“陛下听闻此事后,便说姑娘是京中第一女杰,此等忠义之心,陛下要当众褒赏。”
  黛玉眉眼含笑,却不急着接话。赏赐?她不缺那些。要赏便赏给贾府吧,她并不想领了的“好意”,日后反成枷锁。
  “戎羌犯境,我身在城中,自当尽力拒敌,又何劳陛下赏赐?”她语调柔和,企图卸去对方的笼络。
  曹睢临入偏殿前,却压低了声音:“陛下既要赏,姑娘可千万别拂了好意,平白惹人不快。”
  黛玉独自进殿,张才良虽未着龙袍,却已换上明黄色长服,绣纹精繁,非一日所成。
  黛玉心下了然,盈盈一礼:“给陛下请安。”她才堪堪单膝下跪,便被免了礼。
  “姑娘守城之功,若非我过问,姑娘不说只怕是无人知晓。如此忠义高洁,本王敬服。”张才良亲赐座,待黛玉坐下,又似不经意道,“只是林姑娘,如此性情倒叫我担心,可似乎对自己的事情并不上心啊,本王只怕你被人欺负了啊。”
  这句话落下时,他的眼神并未看向她,而是落在殿外隐隐可见的宫墙方向,像是随口,却又像是另有所指。
  黛玉含笑应道:“陛下关怀,小女感激不尽。守城之事,乃同城百姓同仇敌忾,非我一人之能,不敢邀功。”
  黛玉虽如此客套,但她其实听得一头雾水,方才一路上尽想着该如何拒绝张才良的赏赐,免得贾府与自己与新朝廷捆绑过深,往后若有变,难以脱身。
  如今,她如何被人欺负了?怎的不知?
  “林姑娘过谦了,本王还听京兆尹提起,姑娘出身前朝侯门,先父与他曾同朝为官,同是兰台寺中人,自幼便有名师授业,颇有学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