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在几处城门内,贾府的护卫不停快马奔行,防敌夜遁入城,据裴石的人说,那是胡人惯用的手段。
  另一边,义军的小队已在城西、城东背面两处城门集结。卯时一到,他们分成两路,趁日出前突袭敌军。
  秦家暗卫中有几人原是宫中近侍,熟谙潜行之术。他们自城楼上放绳,悄无声息地探至城外,确认无伏兵后,延兴门缓缓洞开。其余暗卫骑马领在义军之前,率先冲出城去。
  “这面具戴久了,如今不戴,反倒觉得脸上冷得透亮。”
  “可不是!总算不用再掩人耳目,这日子快到头了。”
  “呆在禁军闷坏了,好久没削胡骑,今日得杀个痛快!”
  “正好让少爷瞧瞧我们还有几分本事!”
  号角声骤起,这一次,不是敌军攻城的警报,而是守军反击的信号。天色微白,积雪未化,白茫茫的大地间,血色已如红月晕染般铺开。
  三路义军如同合围的铁钳,正面迎击、侧翼掩杀,不再只是昨日的袭扰,而且一边杀敌,一边欲以少胜多的姿态,引敌提前攻城。
  他们自然比不过万人之术的胡兵,借着突袭获得的优势渐无,义军一面抵抗,一面撤向延兴门。
  胡骑见城门洞开,猛力追击,胡兵亦挥弯刀冲杀。胡马脚力极快,有的甚至抢在义军尾翼之前闯入城内。可一入城,他们才知中了埋伏。
  胡骑马强,他们甚至有的比义军的尾翼早一步冲去还未关上的城门之中,但是只要他们进了城,便知道中了埋伏。
  城门内张弓的弓手已候多时,长枪林立,义军迅速合围。更要命的是,城内早挖下暗坑,坑底利刺森森。几骑疾驰的胡马直接坠落,惨叫声中,其余人被困在关闭的城门与围杀的长枪之间。城墙上冷箭如雨,逼退城外靠近的胡军。
  敌军很快察觉圈套,鸣金收兵,准备重整进攻。
  进城的胡骑成功被俘虏了好些人,暗卫大多懂胡人的语言,将所得军情送往京兆尹府。与此同时,城楼上的炮声已轰然炸响,守军与敌军开始对轰,不再是单方面挨打。
  胡人大炮显然是战利品,间隔缓慢,暗卫中懂火器的人据敌军的填装速度推算出其数量与距离。义军再度出城袭扰,专攻敌军炮阵。几轮冲杀下来,不论胡军如何护炮,仍有几门大炮被彻底毁坏。
  虽无法一举击退数万敌军,但数次得手使守军士气高涨。唯一遗憾,是本该归师救援的闯王迟迟没有出现,而派出的三波斥候无一归来。
  又一夜过去,京营已摸索出边守边攻的节奏。双方形成胶着,互有攻守,却都未取全功。
  黛玉给守城的义军和流民加餐加米,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和意愿投入战斗;史湘云也游走各家还在京中有权势的人家,出府兵护院参与守城;而安阳医馆为首的大夫们驻守在城东,随时给伤者救治;平儿率济民坊的妇人搭设工事、运送药水,忙得有条不紊。
  唯一让人挂心的,是裴石他们的行踪。
  裴石只带了两人自城南而去,其余暗卫全部留给黛玉,直奔南山。无论三皇子水元真是否南下,他都要将人抢回来。
  黛玉又开始等。
  等敌军知难而退,等卫若兰护送宝玉归来,等闯王班师回朝解援京城战事,等裴石再度现身。
  她像是早已习惯了孤身应对寂寞,如今连等待,也多了种近乎冷静的耐性。城头上的攻守昼夜更替,局势千变万化,但在留下的暗卫参谋下,她依然牢牢把握师景辉,调度济民坊的援手补给,一切虽悬而未决,却始终不乱。
  所幸,闯王没叫人久等,也没叫人失望。
  斥候终与义军汇合,即便大雪封山封路,六万大军仍从后方迂回而至,硬生生挫败了胡兵的增援,逼得敌军仓惶遁去。
  以多胜少的战事非常迅速,捷报传来时,黛玉正坐在京兆尹府的厅中。
  师景辉亲自带衙兵出城迎驾,她亦随行,不显山不露水地站在吏员之后,直到闯王目光扫过问到,她才上前行礼问安,神情恭顺温婉,仿佛始终是那个知分寸、懂规矩的闺阁女子。
  接风宴罢,她吩咐护卫盯紧京兆尹府动向,防着师景辉临阵翻脸,拿了守城之功却用挟持京兆尹守城之事反咬自己一口。
  李纨派左丘梅去京兆尹府去接黛玉,可黛玉却去了济民坊,将善后和赏赐一并交代给管事的婆子和守坊的府兵,才带着已经改成护院的暗卫们,启程回了贾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