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2 / 3)
黛玉示意左丘梅坐下,淡声道:“衙门内各班办事如何调动、传话应由何人才能不叫人起疑,我一概不识。虽有京兆尹府的官印在手,可若只听副官吏员的一面之词,难免此事败露,我想府衙之事还是交予先生稳妥。”
黛玉觉得有备无患,总好过偏听人言,一叶障目。
左丘梅苦笑道:“姑娘,我从前所伺之州府比不得这京兆尹,顶多做些抄书写信的营生,眼下可真是踩到刀尖上了。”
黛玉只轻声一笑:“是我知之不详,才更该倚仗先生。虽则天子脚下水深,但七品芝麻官中谁人不想一日能成这一品大员?同是地方府衙,又有副官吏员、衙兵差使供你差遣。”
她又眨眨眼,半开玩笑道:“你不妨也过把一品大员的瘾,暂且做两日师大人。”
一旁师景辉闻言,扭身怒挣,却早被绑得动弹不得,只能气喘如牛,眼中几乎能喷出火来。
左丘梅见达官显贵的崩溃嘴脸,更是求之不得了,不过他还是抬眸对黛玉道:“姑娘这回做的,可真是要脑袋的事。”
说完,却紧跟着问了黛玉的打算,便按照要求差使吏员做事,起草文书手稿。
看着他熟稔地调派衙门细务,黛玉终于卸下心中一块石头。
黛玉管*家之初尚且差点把自己逼上绝路,更遑论这京城重地,这回可没人可以救自己。
她不过是有些管家之能,能拿贾府大小管事、百余佣人调度得井井有条,如今只是将这门本事,从家宅至衙门,在最紧迫的时刻把仅有的人物和资源,用到最对的位置上。
黛玉不懂政令,更不懂守城之事,她如今借着京兆尹府能稍微调动京营,但还缺擅长兵事的人。
卫太尉只比左丘梅晚一步到京兆尹府,带着两个原来兵部的职方郎中,因京兆尹请求协商防务而被请来。
谁知只见黛玉如今已经接掌府衙,卫太尉性情豪直,朗声而笑,但那两个郎中满面狐疑中还是靠护卫腰间刀锋才得乖乖顺服。
“尔等不过是遵循京兆尹府所请作些官面文章,一并护京师百姓,若有战功,自有人知;若有闪失,也是身不由己。”
黛玉替他们准备好被逼上牌桌的理由了,她看向已经松绑好坐到一处的师景辉。
“师大人,从这一刻开始我们才是真正一艘船上的人,我们贾府与卫太尉既然已经配合了,您就是掌舵之人。若是京城防守得当,届时闯王顺利进京,还请大人掂量自己的官运,是要跟我们一同为建功之臣,风光无两,还是我们一同背负叛主之罪,共赴黄泉。”
师景辉双唇颤了颤,一直到守军派人来报,城中起火,延兴门外胡人已开始冲击城门,城南同样传来敌军接近的讯息,守城兵寥寥无策,告急如潮。已经开始冲击城门,他眼中挣扎终转为灰败。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低声道:“林姑娘……所言极是。”
那套“守而待援”的官样主张,此刻便如纸糊,风一吹就散了。
如今城中朝廷空悬,闯王未归,真正撑住京城的人,就只剩这一堂人。
众人围坐案前,匆匆商议部署、画图分区、勘定哨点,左丘梅挥笔草拟文书,卫太尉按军制调兵遣将。
黛玉站在一旁听完一轮调度,在这她能干的便是派足够的护卫保护左丘梅和卫太尉了。
眼见曹睢带着府中护卫重回京兆尹府,黛玉起身准备离开。
“我们贾府不过寻常百姓人家,京中防务便靠各位了。”
卫太尉道:“城中未定,林姑娘这是要往何处?”
黛玉回首一笑,语气温柔却不容置疑:“济民坊交予贾府代管,我便得尽责。如今城东守不住的可能最大,那一带济民坊安置了许多流民,若有破口,那些人总归是要安置的,我得去看一看。”
堂中众人尽皆动容。
黛玉莞尔一笑,“京营虽说仅有三千兵卒,若是济民坊能帮上一二,或许我们也能勉强凑出一只万人之师呢?”
她眸中明亮,唇角微扬,风雨欲来的城中,却叫人生出一丝希望。 ↑返回顶部↑
黛玉觉得有备无患,总好过偏听人言,一叶障目。
左丘梅苦笑道:“姑娘,我从前所伺之州府比不得这京兆尹,顶多做些抄书写信的营生,眼下可真是踩到刀尖上了。”
黛玉只轻声一笑:“是我知之不详,才更该倚仗先生。虽则天子脚下水深,但七品芝麻官中谁人不想一日能成这一品大员?同是地方府衙,又有副官吏员、衙兵差使供你差遣。”
她又眨眨眼,半开玩笑道:“你不妨也过把一品大员的瘾,暂且做两日师大人。”
一旁师景辉闻言,扭身怒挣,却早被绑得动弹不得,只能气喘如牛,眼中几乎能喷出火来。
左丘梅见达官显贵的崩溃嘴脸,更是求之不得了,不过他还是抬眸对黛玉道:“姑娘这回做的,可真是要脑袋的事。”
说完,却紧跟着问了黛玉的打算,便按照要求差使吏员做事,起草文书手稿。
看着他熟稔地调派衙门细务,黛玉终于卸下心中一块石头。
黛玉管*家之初尚且差点把自己逼上绝路,更遑论这京城重地,这回可没人可以救自己。
她不过是有些管家之能,能拿贾府大小管事、百余佣人调度得井井有条,如今只是将这门本事,从家宅至衙门,在最紧迫的时刻把仅有的人物和资源,用到最对的位置上。
黛玉不懂政令,更不懂守城之事,她如今借着京兆尹府能稍微调动京营,但还缺擅长兵事的人。
卫太尉只比左丘梅晚一步到京兆尹府,带着两个原来兵部的职方郎中,因京兆尹请求协商防务而被请来。
谁知只见黛玉如今已经接掌府衙,卫太尉性情豪直,朗声而笑,但那两个郎中满面狐疑中还是靠护卫腰间刀锋才得乖乖顺服。
“尔等不过是遵循京兆尹府所请作些官面文章,一并护京师百姓,若有战功,自有人知;若有闪失,也是身不由己。”
黛玉替他们准备好被逼上牌桌的理由了,她看向已经松绑好坐到一处的师景辉。
“师大人,从这一刻开始我们才是真正一艘船上的人,我们贾府与卫太尉既然已经配合了,您就是掌舵之人。若是京城防守得当,届时闯王顺利进京,还请大人掂量自己的官运,是要跟我们一同为建功之臣,风光无两,还是我们一同背负叛主之罪,共赴黄泉。”
师景辉双唇颤了颤,一直到守军派人来报,城中起火,延兴门外胡人已开始冲击城门,城南同样传来敌军接近的讯息,守城兵寥寥无策,告急如潮。已经开始冲击城门,他眼中挣扎终转为灰败。
片刻后,他缓缓点头,低声道:“林姑娘……所言极是。”
那套“守而待援”的官样主张,此刻便如纸糊,风一吹就散了。
如今城中朝廷空悬,闯王未归,真正撑住京城的人,就只剩这一堂人。
众人围坐案前,匆匆商议部署、画图分区、勘定哨点,左丘梅挥笔草拟文书,卫太尉按军制调兵遣将。
黛玉站在一旁听完一轮调度,在这她能干的便是派足够的护卫保护左丘梅和卫太尉了。
眼见曹睢带着府中护卫重回京兆尹府,黛玉起身准备离开。
“我们贾府不过寻常百姓人家,京中防务便靠各位了。”
卫太尉道:“城中未定,林姑娘这是要往何处?”
黛玉回首一笑,语气温柔却不容置疑:“济民坊交予贾府代管,我便得尽责。如今城东守不住的可能最大,那一带济民坊安置了许多流民,若有破口,那些人总归是要安置的,我得去看一看。”
堂中众人尽皆动容。
黛玉莞尔一笑,“京营虽说仅有三千兵卒,若是济民坊能帮上一二,或许我们也能勉强凑出一只万人之师呢?”
她眸中明亮,唇角微扬,风雨欲来的城中,却叫人生出一丝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