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2 / 3)
他咧嘴一笑,语气轻佻,却带着几分真心:“再说了,我也不是那种人……我只是觉得……主子性子太好,才让人忍不住担心。”
路扶低头,没应声,倒是心里突然生出一丝共鸣。
史湘云此次带着儿女前来,不只为冬至祭祖,也打算在荣府小住三日——等卫若兰带着宝玉回到京城。
倪二领着商队已经回京,带回了卫若兰从外地捎来的书信,说已寻得宝玉踪迹,如今人在义军中暂歇,这两日便回京。
正是这番消息,方才叫黛玉在老太太灵前多停留了一会儿,细细祷告。
湘云上香焚纸,余下诸事皆有李纨操持,她便又把黛玉带出了宗祠,往荣国府走去。
黛玉尽说了三日前玄极寺之事,说得平静,湘云却听得心惊肉跳,连连称奇不已。
“以前我还笑你是假清高,如今比起那生吃鹿肉,你这般才是真名士,真风流,竟是你卧龙藏凤罢了。”
黛玉轻咳一声,嘴角一勾,似笑非笑:“妹妹休要取笑我了。如今也不过是身子强些,能走能跑罢了。真论起除尸捉妖,还不是靠着护卫府兵出力?我不过是敲边鼓。”
“我可不信!靠人多就管用,咱们贾府打小也人多,怎不见你姨娘去征南平乱换探春姐姐留在府里?若你没几分能耐、几分胆略,又怎敢上山除尸?”
史湘云摇头晃脑的,“等宝哥哥回来,我定要好好给他说说我们林姐姐如今有多厉害,当真是能文能武,是个能当家立计的人,叫他回来,好生听你的,莫再整日里挂念些虚浮的风月,厮混在姑娘堆里。”
黛玉听她提到宝玉,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却也只是一闪而过。
显然,贾府家破人亡,又历经改朝换代,两个曾经单纯污垢的姑娘早已深谙立世之道。
贾府的大观园虽是理想乡,但是立世还是要靠自强。
她知湘云一片好意,话虽嬉笑,其实是替她不平。但她终究不愿多提此番经历,毕竟此行也不是全然风光,山上死了十来条人命,若真细说起来,不过是血债换了平安而已。
于是她语气略转,轻嘲道:“说到底,宝玉回来倒还在其次,若说正经的,你家那位官人回京才是大事,你倒不心急?”
在黛玉想来,湘云这会子该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地跟她斗几句嘴,打几句趣,便也过去了。谁知她忽地不言不语,只上下打量着她,目光里竟透出几分揣度,让人看得心里发毛。
黛玉被她瞧得不自在,抬手摸了摸脸,半真半假地问:“我脸上可是沾了香灰不成?”
湘云却不答,只突然凑上来,笑得像猫偷吃了腥似的,压着声音调笑道:“姐姐近日身子可好?那热症可还缠着?夜里还咳得睡不着么?”
没等人回答,她恍然大悟地“哦”了长长一声,“知道了知道了~上回我留宿时我还在那择床难棉,你却睡得安稳。”
湘云却负手而立,像个小老成的道士似的沉吟半晌,忽然嘴角一翘,戏谑又带着叹息:“只可惜哩~”
“可惜什么?”黛玉心中一跳。
湘云连连点头,“可惜从前你为宝玉哥哥流离在外,茶饭不思,担心忧虑,以泪洗面,日日盼月月望,心心念念,熬得自己病病歪歪的。”
“如今倒好,没了他,你反倒活得精神抖擞,走马除尸,还能管兵遣将,日日生龙活虎,比我都壮实几分。”
说到这里,她忽然轻轻一叹,故意作势道:“早知有这造化,我又何必改口叫宝玉哥哥呢?还是爱哥哥爱哥哥说下去便是了~便是为着你那点小心思,可叫我改口得那么辛苦。”
她重重叹了口气,演戏演足:“又可惜,宝玉哥哥回来只怕又不知道怎么哭一回咯~”
黛玉听得怔住,睫毛轻颤。
湘云又笑,低声如蚊道:“你这是心思变了,是瓶沉簪折,还是琵琶别抱呢?”
这番话说得虽是轻巧,却字字带刺。黛玉登时脸色微变,抬手拽住她的袖子,四下看了一圈。
幸而如今护卫紧张,跟着她的都是后楼得婆子和姑娘们,口风紧得很,他们有小红管着,稳口紧嘴的,不至外传。她压低声音,正色道:“你胡说些什么呢?莫叫人听了去,反倒害我清白。” ↑返回顶部↑
路扶低头,没应声,倒是心里突然生出一丝共鸣。
史湘云此次带着儿女前来,不只为冬至祭祖,也打算在荣府小住三日——等卫若兰带着宝玉回到京城。
倪二领着商队已经回京,带回了卫若兰从外地捎来的书信,说已寻得宝玉踪迹,如今人在义军中暂歇,这两日便回京。
正是这番消息,方才叫黛玉在老太太灵前多停留了一会儿,细细祷告。
湘云上香焚纸,余下诸事皆有李纨操持,她便又把黛玉带出了宗祠,往荣国府走去。
黛玉尽说了三日前玄极寺之事,说得平静,湘云却听得心惊肉跳,连连称奇不已。
“以前我还笑你是假清高,如今比起那生吃鹿肉,你这般才是真名士,真风流,竟是你卧龙藏凤罢了。”
黛玉轻咳一声,嘴角一勾,似笑非笑:“妹妹休要取笑我了。如今也不过是身子强些,能走能跑罢了。真论起除尸捉妖,还不是靠着护卫府兵出力?我不过是敲边鼓。”
“我可不信!靠人多就管用,咱们贾府打小也人多,怎不见你姨娘去征南平乱换探春姐姐留在府里?若你没几分能耐、几分胆略,又怎敢上山除尸?”
史湘云摇头晃脑的,“等宝哥哥回来,我定要好好给他说说我们林姐姐如今有多厉害,当真是能文能武,是个能当家立计的人,叫他回来,好生听你的,莫再整日里挂念些虚浮的风月,厮混在姑娘堆里。”
黛玉听她提到宝玉,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却也只是一闪而过。
显然,贾府家破人亡,又历经改朝换代,两个曾经单纯污垢的姑娘早已深谙立世之道。
贾府的大观园虽是理想乡,但是立世还是要靠自强。
她知湘云一片好意,话虽嬉笑,其实是替她不平。但她终究不愿多提此番经历,毕竟此行也不是全然风光,山上死了十来条人命,若真细说起来,不过是血债换了平安而已。
于是她语气略转,轻嘲道:“说到底,宝玉回来倒还在其次,若说正经的,你家那位官人回京才是大事,你倒不心急?”
在黛玉想来,湘云这会子该像往常一样,笑嘻嘻地跟她斗几句嘴,打几句趣,便也过去了。谁知她忽地不言不语,只上下打量着她,目光里竟透出几分揣度,让人看得心里发毛。
黛玉被她瞧得不自在,抬手摸了摸脸,半真半假地问:“我脸上可是沾了香灰不成?”
湘云却不答,只突然凑上来,笑得像猫偷吃了腥似的,压着声音调笑道:“姐姐近日身子可好?那热症可还缠着?夜里还咳得睡不着么?”
没等人回答,她恍然大悟地“哦”了长长一声,“知道了知道了~上回我留宿时我还在那择床难棉,你却睡得安稳。”
湘云却负手而立,像个小老成的道士似的沉吟半晌,忽然嘴角一翘,戏谑又带着叹息:“只可惜哩~”
“可惜什么?”黛玉心中一跳。
湘云连连点头,“可惜从前你为宝玉哥哥流离在外,茶饭不思,担心忧虑,以泪洗面,日日盼月月望,心心念念,熬得自己病病歪歪的。”
“如今倒好,没了他,你反倒活得精神抖擞,走马除尸,还能管兵遣将,日日生龙活虎,比我都壮实几分。”
说到这里,她忽然轻轻一叹,故意作势道:“早知有这造化,我又何必改口叫宝玉哥哥呢?还是爱哥哥爱哥哥说下去便是了~便是为着你那点小心思,可叫我改口得那么辛苦。”
她重重叹了口气,演戏演足:“又可惜,宝玉哥哥回来只怕又不知道怎么哭一回咯~”
黛玉听得怔住,睫毛轻颤。
湘云又笑,低声如蚊道:“你这是心思变了,是瓶沉簪折,还是琵琶别抱呢?”
这番话说得虽是轻巧,却字字带刺。黛玉登时脸色微变,抬手拽住她的袖子,四下看了一圈。
幸而如今护卫紧张,跟着她的都是后楼得婆子和姑娘们,口风紧得很,他们有小红管着,稳口紧嘴的,不至外传。她压低声音,正色道:“你胡说些什么呢?莫叫人听了去,反倒害我清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