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们要去吵也得去吵衙门去,我们府里主子也为难啊!”
  平儿和婆子们的态度出奇的为难与低微。
  这时,也不知道是谁,人群中有人冷不防喊了一声:“那就让护院进城!我们要做工!”
  “走!我们让城门开门!”
  这些流民辗转几城,虽然不似义军有组织的破城,但是叫城求援开门都是经验丰富。
  此话一出,群情激奋,一呼百应。纷纷应声而起者,不下三百声势汹汹地往南门而去。
  平儿站在灯火斜照的门廊中,看着远处聚拢的人群,如海潮一般涌动,眸光微动,低声吩咐:“叫几个小厮混在里面,打上火把,免得出事。”
  南城外内,贾府护卫披雪而立,早冻得面色铁青。他们原本便与段文昭理论许久,却遭拒于门外,只得在冰雪中苦等命令。他们并不知济民坊正在燃起火苗。
  不多时,远远的,一道火光沿街蔓延而来,喧哗声近。
  黑压压一片人影,火把、木杖、斗笠映着雪光,大几百人。段文昭从城楼上看见这一切,大惊失色,赶忙高声呵斥:“什么人!京城宵禁,冲击城门者,当场格杀勿论!”
  小厮混在人群中,喊:“我们人多!怕什么!”
  人多势众,况且有他们在,也不会让林工冲撞兵卒,不过是隔空对喊,这守城之人也没办法对他们干什么。
  人群中喊了一声:“放人入城!我们要做工!”
  “开门!让我们护卫回来!我们要吃饭!”
  呐喊声四起,震动夜空。城墙上的军卒开始惴惴不安,持矛望向段文昭,面露迟疑。
  段文昭惊怒交加,偏又不敢下令动刀。他知这些人不是乱民,若在此闹出人命,明日传到义军耳中,如何交代?
  南城楼上下僵持不休,争执虽烈,却仍止于口舌间,未至动刀兵刃。
  李大年自城西急赶而来,一见城门之下黑压压一群百姓围堵,喧嚣怒喊,心中立时一紧,脸色微变。
  义军本身便是“民变”起家,最怕的也是“民变”,转头又见常来传话的贾府管事和医馆东家守于门侧,神色凝重,频频张望,李大年不由得暗道一声不好:左先生果然言之有理,这事不是虚火,是真要烧起来了。
  他三步做两步登上城楼,李大年摆手止住,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径直走到女墙之后,朝城外望去。
  只见夜色之中风雪漫漫,就在城门下方隐约可见聚着二三十个身影,模糊如蚂蚁般黑点。
  他眯起眼,看不清细节,便朝城下高声问道:“门前何人!”
  城门下立刻响起回应,自报家门,俱是贾府护卫。
  段文昭冷笑一声,疾声插话:“谁知道是真是假!这天寒地冻的,说不定是敌军混入、甚至活尸作祟!”
  李大年闻言,眉头一皱,回身一掌将他推得踉跄后退:“蠢货!你见过活尸会说人话吗!你以为门下那几十个贾府护卫是吃素的?真要有夹带,那是贾府的责任!”
  段文昭红着脸,依旧强辩:“可京中宵禁,宵禁便是规矩!除了我军弟兄,谁也不能擅自出入。”
  “宵禁是死的,人是活的!”李大年一拍城墙,“你可知,那贾府的姑奶奶如今是闯王跟前的红人?京中济民、坊工、义诊,全是她一手操办,连咱们京营的过冬炭薪粥米,不也是贾府一车车送进来的?”
  李大年用手指了指死脑筋的下官:“说得再俗气些,段副官,你现在吃的热饭、烧的炭火,哪样不是他们贾府送来的?”
  “可!”段文昭不服气,他不过是尽忠职守,“可要真出事,京兆尹府问下来,我等也脱不了干系!”
  “管他京兆尹是谁!”李大年冷笑,“这师景辉不过是只会之乎者也的软脚虾,真要出了事,指望贾府出来担责还好过指望京兆尹府!这不开门得罪贾府,你这城楼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