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护院一时间才意识到自己嘴快了,忙想了想,又道:“不……不确定……只是身高像……”他有些手忙脚乱地比划身高,一下子说了许多细节,“那人虽然也是武艺高强,可是,看着比老大瘦些,而且……而且……”
黛玉皱眉,“而且什么?”
她的心情不能接受一丝模棱两可的回答,直接问:“你只告诉我,他是否束发髻,他是长发短发……”
这下轮到护院当真是怔住了。
黛玉凝视他的眼睛一瞬,未再追问,只颓然转身,径直离开了书房。
“这……”
护院面露惶然,转向左丘梅,小声问道:“左先生,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左丘梅此刻神色复杂,望向门口久久无语,半晌才缓缓摇头:“不是你的问题。人活着,总归是好事。”
第106章 金城汤池11
紫娟将护卫遇袭一事禀报给大奶奶后,李纨虽对黛玉让她亲自去接回死者略有微词,但念及自己曾应允过要在府务上多为黛玉分忧,如今又是安抚人心的关键时刻,便吩咐素月拆下钗环,打点准备出门。
小红来李纨房里接人,绕过回廊,三人便见黛玉匆匆从书房出来。李纨与小红对视一眼,终究还是转向书房。
眼见左先生在书房中,李纨问:“发生什么事了?”
左丘梅难得见李纨主动来书房,略一躬身:“府中护卫此番探事出了意外,大奶奶既要亲行,我请求一道前往。”
李纨所问得不到结果,未深追,轻轻一笑:“既是先生愿同行,自然更好。”
时值数九严冬,出门本是大事一桩,但小红没有劳师动众,所幸贾府常有马车往返,只安排了两辆马车,照着黛玉的安排直接往安阳医馆而去。
安阳医馆离荣宁府只隔一街,路不算远。照理两车随行,左丘梅不必与李纨同乘,却忽然主动提出有话要说。李纨虽与他并无黛玉那样的君臣之分,但也颇想听听此人要说什么,便应下了。
车帘甫合,左丘梅便开口:“大奶奶是府中长辈,不知如何看待府中的这些护卫?”
李纨原以为他会问该如何处置伤亡之事,没料到竟先谈起下人,心中微讶,却不露声色。
李纨见多了见人下菜碟的,知道左丘梅虽客居贾府,她淡淡一笑:“不止是这些护卫,只要是为贾府尽力的,无论内仆外客,我们自当尽心体恤。”
左丘梅听罢微微一笑,摇头道:“大奶奶误会我了。我投身贾府,不为俸银,只因林姑娘识我残身不弃,更因她之志与我心中所图暗合。既入贾府,自会为之谋全局,也算是为自己。”
李纨闻言,略带欣赏地点头:“我虽只管园中细务,也听林姑娘与平儿说过,左先生为府中筹谋用心,实非常人可比。至于方才所言,我并非虚辞。如今贾府女子当家,下人愿效忠,我等自然不负忠心。”
左丘梅目光微动,语气稍沉了些:“正是因如此,我才留意到……林姑娘对府中护卫,似乎格外关照了一些。”
李纨眉头微蹙:“此言怎讲?”
“近来荣禧堂内,护卫常有随侍不离;赵安、荀勇等人也多受姑娘厚待。”他顿了顿,“更别说那位裴总领……我虽只与他一面之缘,但听闻他并非府中下人,原为还俗僧人,与贾府毫无渊源实属外人。如今便是不在府中,我看姑娘也甚是在意,几次提起。”
李纨闻言,神色不变,心下却已泛起涟漪。
婆子们嘴碎,先前京中流言她俱是知道的,所幸流言蜚语不过府外之事,是无根之言,又有府衙澄清,想来是风过,自会烟消云散。
可若是府中之人觉着颦儿对人有私,这事被有心人暗中利用,便不是闲话一句了。往后颦儿还要如何做人,宝玉若是回来,又会怎么想。
她神色如常,缓声道:“贾府诸位护院,皆是披肝沥胆之人。主子怜惜,也属人情之常。至于裴总领之事……左先生来府时已晚,或不知内情,先生误会了。”
稍顿,她语气略柔:“裴总领曾在府中变故时救过姑娘一命,两人算是过命之交,自然不似寻常主仆之谊。实在不怕左先生笑话,贾府刚落败时,姑娘管家甚是艰难。府中日夜盗寇滋扰,这些下人也只知道明哲保身,或纷纷逃散。若非裴总领相助,我们许是熬不过来。眼下这批护卫,本是庸懒惰散,如今能整肃有度,也是裴总领一手调教。”
左丘梅却觉得不只是如此,不过他的目的并非是问清旧事,看大奶奶态度,他便够了。 ↑返回顶部↑
黛玉皱眉,“而且什么?”
她的心情不能接受一丝模棱两可的回答,直接问:“你只告诉我,他是否束发髻,他是长发短发……”
这下轮到护院当真是怔住了。
黛玉凝视他的眼睛一瞬,未再追问,只颓然转身,径直离开了书房。
“这……”
护院面露惶然,转向左丘梅,小声问道:“左先生,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左丘梅此刻神色复杂,望向门口久久无语,半晌才缓缓摇头:“不是你的问题。人活着,总归是好事。”
第106章 金城汤池11
紫娟将护卫遇袭一事禀报给大奶奶后,李纨虽对黛玉让她亲自去接回死者略有微词,但念及自己曾应允过要在府务上多为黛玉分忧,如今又是安抚人心的关键时刻,便吩咐素月拆下钗环,打点准备出门。
小红来李纨房里接人,绕过回廊,三人便见黛玉匆匆从书房出来。李纨与小红对视一眼,终究还是转向书房。
眼见左先生在书房中,李纨问:“发生什么事了?”
左丘梅难得见李纨主动来书房,略一躬身:“府中护卫此番探事出了意外,大奶奶既要亲行,我请求一道前往。”
李纨所问得不到结果,未深追,轻轻一笑:“既是先生愿同行,自然更好。”
时值数九严冬,出门本是大事一桩,但小红没有劳师动众,所幸贾府常有马车往返,只安排了两辆马车,照着黛玉的安排直接往安阳医馆而去。
安阳医馆离荣宁府只隔一街,路不算远。照理两车随行,左丘梅不必与李纨同乘,却忽然主动提出有话要说。李纨虽与他并无黛玉那样的君臣之分,但也颇想听听此人要说什么,便应下了。
车帘甫合,左丘梅便开口:“大奶奶是府中长辈,不知如何看待府中的这些护卫?”
李纨原以为他会问该如何处置伤亡之事,没料到竟先谈起下人,心中微讶,却不露声色。
李纨见多了见人下菜碟的,知道左丘梅虽客居贾府,她淡淡一笑:“不止是这些护卫,只要是为贾府尽力的,无论内仆外客,我们自当尽心体恤。”
左丘梅听罢微微一笑,摇头道:“大奶奶误会我了。我投身贾府,不为俸银,只因林姑娘识我残身不弃,更因她之志与我心中所图暗合。既入贾府,自会为之谋全局,也算是为自己。”
李纨闻言,略带欣赏地点头:“我虽只管园中细务,也听林姑娘与平儿说过,左先生为府中筹谋用心,实非常人可比。至于方才所言,我并非虚辞。如今贾府女子当家,下人愿效忠,我等自然不负忠心。”
左丘梅目光微动,语气稍沉了些:“正是因如此,我才留意到……林姑娘对府中护卫,似乎格外关照了一些。”
李纨眉头微蹙:“此言怎讲?”
“近来荣禧堂内,护卫常有随侍不离;赵安、荀勇等人也多受姑娘厚待。”他顿了顿,“更别说那位裴总领……我虽只与他一面之缘,但听闻他并非府中下人,原为还俗僧人,与贾府毫无渊源实属外人。如今便是不在府中,我看姑娘也甚是在意,几次提起。”
李纨闻言,神色不变,心下却已泛起涟漪。
婆子们嘴碎,先前京中流言她俱是知道的,所幸流言蜚语不过府外之事,是无根之言,又有府衙澄清,想来是风过,自会烟消云散。
可若是府中之人觉着颦儿对人有私,这事被有心人暗中利用,便不是闲话一句了。往后颦儿还要如何做人,宝玉若是回来,又会怎么想。
她神色如常,缓声道:“贾府诸位护院,皆是披肝沥胆之人。主子怜惜,也属人情之常。至于裴总领之事……左先生来府时已晚,或不知内情,先生误会了。”
稍顿,她语气略柔:“裴总领曾在府中变故时救过姑娘一命,两人算是过命之交,自然不似寻常主仆之谊。实在不怕左先生笑话,贾府刚落败时,姑娘管家甚是艰难。府中日夜盗寇滋扰,这些下人也只知道明哲保身,或纷纷逃散。若非裴总领相助,我们许是熬不过来。眼下这批护卫,本是庸懒惰散,如今能整肃有度,也是裴总领一手调教。”
左丘梅却觉得不只是如此,不过他的目的并非是问清旧事,看大奶奶态度,他便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