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2 / 2)
左丘梅知道黛玉是为解围,终是拂袖一摆:“还不回书房!”
贾兰唯唯应是,转身跑向荣禧堂,仍不时回头望一眼黛玉,眼中满是歉意与不舍。
演武场上,又重响起家丁练武之声,喊杀声高起。左丘梅却未即刻离去,驻足在场边望了一阵,才缓声道:“如今京城虽表面安定,实则暗潮汹涌。府中白日护卫紧俏,若有突发事变,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他瞥了眼紫鹃手中那把竹弓,“小少爷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主子若能一技傍身,便是遇难,也不至全无还手之力,任人鱼肉。”
黛玉静静听着,风卷过她鬓边细发,她想了想,道:“先生说得在理。你我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羸弱之人,先生若不介意,我也请府中护卫教你几手防身之法,日后若真有祸,我们主仆也能共患难。”
右手是摆设的左丘梅这回真的生气了,掷下一句“无聊至极!”,便转身走了。
黛玉替贾兰小小出了口气,忍不住一笑。
虽旧人不在,但这府里有这些人,到底聊胜于无。
第104章 金城汤池9
裴石当年便是因寺中遭活尸屠戮、血流成河,方才弃佛入世。若连佛门清净地都不能震慑妖祟魍魉,钟南山不过因文人墨客多在此讲道清修、隐居著文,才有“灵秀”之称,到了这等荒年乱世,又岂能真做个不染尘嚣的世外桃源?
赵安与荀勇回府后,俱报一应探查情况。左丘梅听得村中人畜俱无,不由得眯了眯眼:“若这两村真是空的,不如索性叫人占了,日后木匠砍伐、运柴都可设为贾府据点,倒也节省来回奔波。”
黛玉转头看向左丘梅,此人先前便有占村称王的前科,如今倒还惦记上“割据一方”了。
怕不是有点土匪性子?
比起能不能占领山头,黛玉更在意府里人的安全。赵安与荀勇这些护卫,皆是府中几次危险却始终在她身边不离不弃之人。
若是山中潜藏大量活尸,不管是人,还是兽,最先殒命的,便是那些拿着锯斧的百姓,连累的,亦是这些护卫。
她神色微凝,道:“事出反常必有妖。赵安,你那边尽快探查,未查明前,不得深入。荀勇,作业也须小心谨慎,护卫寸步不离那些百姓。”
赵安领了命,黛玉又从荀勇手下挑出几位身手不俗之人供赵安增员随行。
左丘梅仍执着在占村布防的畅想中,黛玉也未加阻拦,只道由他思谋,待查清真相再作决断。
次日,荀勇则继续督工伐木,并令护卫们协助木匠铲雪留出一条滚木下山的坡道。
赵安则打算一次性上皇寺,看看村民是否有可能躲在皇寺之上。
那座寺名曰“玄极寺”,位于钟南山顶,最早不过是一方荒庵,前朝文人雅客也常有人客居之上,便被传为百年古刹。
因太上皇极信佛法,当年下诏在各地修建皇家寺庙,玄极寺也得以翻建。重檐飞瓦,气象庄严,只为为宫中宣召的高僧提供一处离京近的清修之地,方便随时接受宫中传唤。
彼时也曾香火鼎盛,甚至远胜京中寺院。
然好景不长,自数年前一场惊雷破空,主殿半夜火起,玄极寺焚毁大半,主殿中为大旱诵经祈福而聚在一起的百名高僧皆命丧火海。此事当时震动京师,百姓纷传为“雷火降劫,天谴之象”。
而那年之后,关中连年大旱、盗匪蜂起、疫疾流行,饿殍满道,种种流言更甚。
有人说,是玄极寺藏污纳垢,触怒佛祖;也有人说,是寺中供奉异像,惹来雷火诛之;更有疯僧流传,那夜大火不是焚于雷击,而是寺中百僧度化“邪祟妖魔”失败,冲破桎梏,自焚以遁。
昨夜新雪渐融,山上寒风如刀,赵安等人带了护卫轻装而行。向导行至半山,脸色已微变。
“这条山路,平日我们村里猎户倒也上得来,可若说要进那玄极寺……咳,大伙其实都避着走。”
“为何?”赵安问,“只因山路难行?”
“也不是,玄极寺毕竟后来是皇家寺庙,修了山路,很是好走。”
向导面有难色:“你们听说过那场火吧?那一夜,寺里烧了一整晚,我们黑裕村的人眼见火光连天,山顶像是被鬼神吞了去似的。几个胆大的猎户曾试图救火,却听寺中不断有惨叫声——不是人的声音,像是兽吼,又像是哭号……总之那夜后,谁都不敢再上去了。” ↑返回顶部↑
贾兰唯唯应是,转身跑向荣禧堂,仍不时回头望一眼黛玉,眼中满是歉意与不舍。
演武场上,又重响起家丁练武之声,喊杀声高起。左丘梅却未即刻离去,驻足在场边望了一阵,才缓声道:“如今京城虽表面安定,实则暗潮汹涌。府中白日护卫紧俏,若有突发事变,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他瞥了眼紫鹃手中那把竹弓,“小少爷所言并非全无道理。主子若能一技傍身,便是遇难,也不至全无还手之力,任人鱼肉。”
黛玉静静听着,风卷过她鬓边细发,她想了想,道:“先生说得在理。你我皆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羸弱之人,先生若不介意,我也请府中护卫教你几手防身之法,日后若真有祸,我们主仆也能共患难。”
右手是摆设的左丘梅这回真的生气了,掷下一句“无聊至极!”,便转身走了。
黛玉替贾兰小小出了口气,忍不住一笑。
虽旧人不在,但这府里有这些人,到底聊胜于无。
第104章 金城汤池9
裴石当年便是因寺中遭活尸屠戮、血流成河,方才弃佛入世。若连佛门清净地都不能震慑妖祟魍魉,钟南山不过因文人墨客多在此讲道清修、隐居著文,才有“灵秀”之称,到了这等荒年乱世,又岂能真做个不染尘嚣的世外桃源?
赵安与荀勇回府后,俱报一应探查情况。左丘梅听得村中人畜俱无,不由得眯了眯眼:“若这两村真是空的,不如索性叫人占了,日后木匠砍伐、运柴都可设为贾府据点,倒也节省来回奔波。”
黛玉转头看向左丘梅,此人先前便有占村称王的前科,如今倒还惦记上“割据一方”了。
怕不是有点土匪性子?
比起能不能占领山头,黛玉更在意府里人的安全。赵安与荀勇这些护卫,皆是府中几次危险却始终在她身边不离不弃之人。
若是山中潜藏大量活尸,不管是人,还是兽,最先殒命的,便是那些拿着锯斧的百姓,连累的,亦是这些护卫。
她神色微凝,道:“事出反常必有妖。赵安,你那边尽快探查,未查明前,不得深入。荀勇,作业也须小心谨慎,护卫寸步不离那些百姓。”
赵安领了命,黛玉又从荀勇手下挑出几位身手不俗之人供赵安增员随行。
左丘梅仍执着在占村布防的畅想中,黛玉也未加阻拦,只道由他思谋,待查清真相再作决断。
次日,荀勇则继续督工伐木,并令护卫们协助木匠铲雪留出一条滚木下山的坡道。
赵安则打算一次性上皇寺,看看村民是否有可能躲在皇寺之上。
那座寺名曰“玄极寺”,位于钟南山顶,最早不过是一方荒庵,前朝文人雅客也常有人客居之上,便被传为百年古刹。
因太上皇极信佛法,当年下诏在各地修建皇家寺庙,玄极寺也得以翻建。重檐飞瓦,气象庄严,只为为宫中宣召的高僧提供一处离京近的清修之地,方便随时接受宫中传唤。
彼时也曾香火鼎盛,甚至远胜京中寺院。
然好景不长,自数年前一场惊雷破空,主殿半夜火起,玄极寺焚毁大半,主殿中为大旱诵经祈福而聚在一起的百名高僧皆命丧火海。此事当时震动京师,百姓纷传为“雷火降劫,天谴之象”。
而那年之后,关中连年大旱、盗匪蜂起、疫疾流行,饿殍满道,种种流言更甚。
有人说,是玄极寺藏污纳垢,触怒佛祖;也有人说,是寺中供奉异像,惹来雷火诛之;更有疯僧流传,那夜大火不是焚于雷击,而是寺中百僧度化“邪祟妖魔”失败,冲破桎梏,自焚以遁。
昨夜新雪渐融,山上寒风如刀,赵安等人带了护卫轻装而行。向导行至半山,脸色已微变。
“这条山路,平日我们村里猎户倒也上得来,可若说要进那玄极寺……咳,大伙其实都避着走。”
“为何?”赵安问,“只因山路难行?”
“也不是,玄极寺毕竟后来是皇家寺庙,修了山路,很是好走。”
向导面有难色:“你们听说过那场火吧?那一夜,寺里烧了一整晚,我们黑裕村的人眼见火光连天,山顶像是被鬼神吞了去似的。几个胆大的猎户曾试图救火,却听寺中不断有惨叫声——不是人的声音,像是兽吼,又像是哭号……总之那夜后,谁都不敢再上去了。” ↑返回顶部↑